谁的十八岁不曾惊艳世界?
2020年第70届柏林电影节对于影迷来说有太多可说道的,金熊奖伊朗影片《无邪》实力能否服众,韩国导演金尚秀终于擒得银熊,现象级大爆的DAU能否深远的改变电影界……
可对于更广大的吃瓜群众和笔者这种纯粹的颜党来说,刚刚落下大幕的第70届柏林电影节最闪光最耀眼的记忆点,就是那个细白瓷瓜子脸,碧蓝色大眼睛,如花笑颜的美少女。
她主演的影片《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也获得了评审团大奖银熊奖,这位颜值与实力双高的美少女通过这届柏林电影节成功惊艳世界。
随后她主演的影片《西区故事》则是著名大导斯皮尔伯格的经典翻拍。
老版《西区故事》是1961年的一部经典歌舞片,一个现代都市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女主演娜塔莉.伍德,新版主演也是一个娜塔莉,有点命定的意思,从小就在百老汇舞台长大的娜塔莉.莱德演唱跳俱佳,所以才能进入斯皮尔伯格的法眼。
毋庸置疑,之后她的星途必是一路高歌,毕竟影坛已经好久没有这么好看的小美眉了。
塔莉娅·莱德 Talia Ryder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2002年8月17日
代表作品:玛蒂尔达、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西区故事
塔莉娅·莱德,2002年8月17日生于美国,今年还不到18岁。12岁的时候,便已在百老汇音乐剧《玛蒂尔达》(Matilda)中初露头角。
如今17岁的她出落得就像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小公主,面容精巧,皮肤细白,五官标致得挑不出毛病,
而且是咱国人最受用的那种融汇东西方之美的型,连气质也是又仙又灵又温婉沉静,乖乖的那种。
总之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都是国人的菜,也难怪盆圈的宅男宅女一见莱德都高呼换女神了。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剧照,右二为莱德
18岁的莱德真美好,令人不免追忆昔日那些被影坛美少女的神颜暴击的瞬间,感谢电影记录了那些惊艳世界的十七、十八岁。
伊莎贝尔.阿佳妮 Isabelle Yasmine Adjani
国籍:法国出生日期:1955年6月27日代表作品:情泪种情花,着魔,罗丹的情人,玛戈皇后,裙角飞扬的日子,主要成就:第7、9、14、20、35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女演员奖、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第3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奖。不少人看到塔莉娅·莱德都觉得她像伊莎贝尔·阿佳妮,这太正常了,丑各有不同,而真正的大美女都是相似的,作为颜霸,阿佳妮的美名是每逢比美之时都必被提及的。
在《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中把特吕弗电得五迷三道的前一年,1974年18岁的阿佳妮第一次担任主演,出演了《耳光》La Gifle,导演克洛德·皮诺托就是《初吻》的导演,故事也跟《初吻》差不多,讲述的是一个父亲和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儿之间的冲突。
虽然剧情简单老套,但《耳光》依然多年来荣居一些资深影迷的心头好,就冲它记录了女神阿佳妮最青葱的岁月,就足够影史留名了。
从小就拥有丰富舞台经验的阿佳妮刚触电就展现出非凡的实力,她扮演的女儿是个性叛逆的准大学生,但那种柔弱外表之下歇斯底里的调调已经呼之欲出,被父亲怒扇耳光之后的表演爆发力超强,表现可圈可点,而且第一部主演处女作就大方演出露点戏份,也可以看出阿佳妮从一出道就不走乖乖女路线。
虽然,影片打光化妆很不讲究,给阿佳妮的一些角度非常不友好;虽然,70年代的造型看起来很挫;虽然,女神阿佳妮的牙似乎还没有矫正好,但真美女别说三分龅,五分龅都扛得住,只要给她一个特写镜头,那象牙雕刻似的精巧鼻子,那一片蓝海一样的双眸,只有陶醉。
阿佳妮的美是最难用静照所呈现的,她的美在于灵动与鲜活,在于她的每个呼吸,每个转眸,没看过她电影的人永远无法体会。
苏菲·玛索Sophie Marceau
国籍:法国出生日期:1966年11月17日代表作品:初吻、勇敢的心、芳芳、云上的日子、当爱变成习惯主要成就:第8届恺撒奖最佳新人女演员、第26届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还有人觉得塔莉娅.莱德除了撞脸阿佳妮还撞脸苏菲.玛索,这是必然的,因为提到阿佳妮必会提到苏菲.玛索,两人不仅样貌相似,还先后和导演祖拉斯基相恋,两人的名字纠缠了足足有20年。
我们对14岁《初吻》如蓓蕾初放的苏菲无比沉迷,而18岁的苏菲更迷人。
1985年,18岁的苏菲出演了安德烈·祖拉斯基执导的爱情电影《狂野的爱》,她摆脱可爱甜美的邻家玉女形象,变成了一个无法捉摸、性感危险的黑色女郎,片中还有大胆的激情戏份。
之后,她高价买断了自己的经纪合同,恢复自由身,与大自己26岁的祖拉斯基相恋,接演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影,一步步证明自己是个自由的演员,飞翔的女性。
《狂野的爱》对于影迷来说,是个非常纠结的存在。
虽然祖拉斯基的歇斯底里与癫狂,让无数观众怒打低分,但18岁的苏菲.玛索实在太迷人了,又支撑着观众一边咒骂一边观看,直到看完全片,满怀怨念的给影片打出更低的一个分数。
虽然,《狂野的爱》里的苏菲还像个拼命学坏的乖乖女,像个偷用了妈妈眼影的小女孩,但在油腻不适宜的妆容和打扮之下,美颜依然闪闪发光,尤其是她标致无可挑剔的唇部轮廓和柔和的下颌线,清纯却不失欲感,小小年纪便有风情万种。
苏菲.玛索看上导演祖拉斯基可能有人想不通,但导演爱上这么美的女主角实在太正常了。
薇诺娜·瑞德 Winona Ryder
国 籍:美国出生日期:1971年10月29日代表作品:《剪刀手爱德华》《惊情四百年》《纯真年代》《小妇人》《怪奇物语》主要成就:第66届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提名、第67届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第51届金球奖最佳女配角获奖听到有人还点名塔莉娅.莱德撞脸薇诺娜.瑞德,我会心一笑,是因为名字相似吗?还是因为都是美国影坛罕见的美少女?
薇诺娜.瑞德惊艳世界、俘虏德普的《剪刀手爱德华》我都懒得提了,咱说说前一年18岁的瑞德拍摄了波顿先生的另一部电影《阴间大法师》吧,
她在其中扮演一个行为诡异、妆容怪异的怪咖少女,波顿的最爱。
虽然顶着狗啃式刘海,涂着厚厚的哥特风眼影,然而瑞德还是漂亮的像橱窗里的洋娃娃。
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影迷,在留言的时候,都不会忘了夸一句小萝莉瑞德的美貌,“小可人儿就是她了”。
对于波顿先生的哥特少女来说,瑞德太漂亮了,还是比例略微失调的克里斯蒂娜.里奇更合适,美得耀眼的瑞德就得演BLINGBLING的小公主小人鱼什么的。
莹白细腻吹弹可破的皮肤,立体却不失圆润的五官,最神奇的是巴掌大的小脸,瑞德的五官分布却显得舒朗大气,那种洋溢在眉间眼角的孩子气令人一见忘忧。
难怪英俊如斯的德普看见瑞德都会完全不自信,那时的她真是太漂亮了!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Kristen Stewart
国 籍:美国出生日期:1990年4月9日代表作品:暮光之城、白雪公主与猎人、战栗空间、锡尔斯玛利亚、不再沉默、荒野生存、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主要成就:第18届MTV电影奖最佳女演员奖、第4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女配角奖还有人说塔莉娅.莱德撞脸艾玛.沃森的,其实不如说她撞脸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更多一点。
作天作地放飞自我的小K的颜值是被大大的低估了,18岁演的《暮光之城》说的太多了,
说说她17岁出演西恩.潘导演的《荒野生存》时,她扮演的特蕾西是一名情窦初开的少女,拥有一把吉它,还有少女式坦率又迷茫的眼神,深深爱慕着独自远行的男主角。
卷曲长发掩映下,尖尖小脸上宽阔的眼窝,窄窄的鼻梁,并不多见的绿眼睛,还有一双细白长直的美腿。
少女特有的细骨伶仃却有一种别致的性感,青春期的惶惑、敏感与不知所措,像一只突突乱撞的小鹿,这样吉普赛气质的音乐少女谁能抗拒?
奥丽维娅·赫西 Olivia Hussey
国 籍:阿根廷出生日期:1951年4月17日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黑色圣诞节》、《尼罗河上的惨案》主要成就:第26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女新人、第13届意大利大卫奖金奖盘-最佳女主角
其实要说撞脸,还有一位融东西方美于一身的美少女被漏掉了,那就是奥丽维亚.赫西。娜塔莉.莱德即将要拍摄的《西区故事》被喻为“现代都市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她也算史上又一位出演朱丽叶的女演员了。
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拍过很多版,但大众承认的最美朱丽叶直到今天只有一个。
1968年的影片《罗密欧与朱丽叶》镌刻下赫西17岁的盛世美颜。据说她试镜的时候,因为紧张屡次说错台词,要知道这可是莎翁的经典名作啊,但是导演最后还是选择了她。我举双手支持导演的选择。
妈妈是英国人,爸爸是阿根廷人的赫西拥有一张完美融合东西方之美的精致脸孔。五官立体精致又秀气细腻,如瀑的黑发凭添东方神秘感,而碧蓝的双眸又纯净的像清泉。
脸孔是稚气未脱的天使面孔,身材却是性感无比的魔鬼身材。这种奇妙的融合让赫西扮演的朱丽叶集纯真与爱欲于一身,纯情若雪又热烈如火,令人信服的诠释了那个可以为爱不顾世仇、生死相随的痴恋少女。
朱丽叶那么多,但这么多年过去,最美还是这一个,也只有盛世美颜小李子的罗密欧能与之相配了。不知道娜塔莉.莱德在新版《西区故事》中的现代“朱丽叶”的美能否与之比肩?
本届奥斯卡幕后链接
▼
喜欢,就点个 “在看” 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