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晨,请再捞自己一把

  原标题:林依晨,请再捞自己一把

  

  林依晨打破记录了。

  出道以来0差评,却因为嫁入豪门6年没怀孕,遭到群嘲。

  其实,论豪门,林依晨自己就是白手起家的豪门。

  2000年出道,迎头赶上了台湾偶像剧大繁荣时期。

  她演的湘琴,不仅成了8090永久的青春回忆,更是《演员请就位》等综艺的翻拍范本。

  与胡歌搭戏《天外飞仙》,老胡夸她是自己最佩服的演员;

  在《我可能不会爱你》中,程又青知性、脆性。

  并且,林依晨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她拼出来的。

  从16岁的懵懂少女,到30岁的“大龄剩女”,林依晨的生活,就像这些角色的变化。

  什么年龄,就散发那个年龄的魅力,做那个年龄该做的事。

  脚下的每一寸江山,一步一步熬。

  01

  1982年,林依晨出生在台湾宜兰县。

  妈妈对她十分宠爱,但她的整个童年,都很少见到爸爸的影子。

  看见别家的爸爸,她就问“我的爸爸呢”?

  他出远门打工,要很久才回来。

  母亲除了上班,平时见缝插针地带她和弟弟,一个人唱黑脸又唱红脸。

  

  林依晨和弟弟

  林依晨湿气重,需要长期喝姜茶驱寒。妈妈担心外面买的速溶姜粉不健康。

  每次她都买一袋生姜,装进塑料袋,胖胖的身子蹲在阳台给林依晨打姜、熬茶。

  那个画面,她看得心疼。

  除了生活照料,母亲平时对她管得也极其严厉。

  小学到高中,林依晨从没和同学出去玩过。一直是学校、补习班、家里三点一线。

  连独自到楼下的小卖部打酱油,都不行。偶尔去去同学家,也要提前报备。

  妈妈总担心,外面治安不好,不安全。

  严母出学霸,林依晨从小就是班里最早写完作业的。

  但高二,一击重雷劈在这个家头上。妈妈去治脖子,结果推拿师父没有执照,出了问题。

  母亲后脖颈血管破裂,造成小脑中风住院。

  病床上,她把林依晨拉到一旁,说了这些年隐藏在心里的秘密。

  早在林依晨5岁时,父母就分居了,高中,他们才正式离婚。

  这些年,全是她一个人养活一家三口。

  两个孩子上学,靠借钱和打工维持。就连外公传下来的金链子,都当了。

  最后能借的钱都借遍,没办法,妈妈只好办了10几张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以卡养卡。

  利滚利10几年下来,她欠下300万台币的债务。

  从小到大,林依晨和弟弟要什么,妈妈都会买,姐弟两从来没体会过,什么叫穷。

  直到这天,现实终于整盘端到面前:自己是贝壳里的珍珠,而妈妈是壳,挡住了一切风浪。

  “我开始发觉,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依靠,我必须靠自己。”

  她要靠自己,从贫民窟的信用卡堆里,捞起一家人。

  02

  2000年,台北阳明山上的杨丞琳通过选秀,签约唱片公司出道。

  一个普通的下午,高中生林依晨拿到捷运报(地铁报),顿时眼前一亮。

  第一届美少女选拔赛,奖品:价值3万的电脑+百货公司提货券。

  弟弟的电脑,早就宕机到用不了,妈妈已经负担不起家里的额外开支。

  她不管能不能赢,冲着奖品就报了名。

  

  没想到一路从初赛、复赛、打进了决赛。捷运报为了提高报纸销量,比赛采用投票制,买一份报纸,就可以投一票。

  除了大众投票,就连林依晨中学时的小前男友,都默默买下几百份报纸,替她拉票。

  总决赛,林依晨一跃冲上冠军宝座。

  从这天起,她四处拍广告,拍MV,做平面模特,一分一分地替家里还债,并挤时间复习。

  高考,她考进心仪的国立政治大学。“音乐魔术师”张雨生,曾在这里种下梦想。

  林依晨也在这里接到人生第一部戏,《十八岁的约定》里的女主。

  

  《十八岁的约定》剧照

  老师听说她要拍戏,建议林依晨休学。

  她差点急哭,10几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得来太不容易,怎么能放弃?

  幸运的是,《十八岁的约定》多数是夜间戏,她每天早上八点到晚八点,在学校上课。

  下课就飞奔剧组化妆拍戏,拍到凌晨,迅速下山,找个速食店趴一个小时,醒了匆忙洗漱,再回到教室。

  林依晨在剧组,是出了名的守时。看剧本,也比任何一个导演、演员都认真。

  她在剧本上,用彩色做了各种记号,包括台词的解读、人物情绪的转折变化,读一次,就标记一次自己的理解。

  

  林依晨的剧本笔记

  后来发掘她的瞿友宁导演,都怕了这个小姑娘。

  如果我们不够认真,会有一点对不起她。

  那段时间,林依晨像蜡烛两头烧。但她却觉得自己得像超人,是在干一件大事。

  《十八岁的约定》在台湾热播的时候,撞上了张韶涵的《MVP情人》。

  《MVP情人》的剧情,神似日本的动漫《灌篮高手》,这部动漫在当时正火。

  林依晨第一部女主戏,风头就这样被压下去。

  就连江美琪唱的主题歌《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都比林依晨火。

  

  那个年代的大女主,都是安以轩、大S那样,高颜值、身材火辣的大气美女。

  初出茅庐的林依晨,圆脸小个子,看起来像个小孩,观众一时还接受不了。

  就这样接了一部又一部,直到2004年和贺军翔出演《爱情合约》,林依晨才被大众熟知。

  不过初次走红,不是因为戏,而是她唱的主题歌《孤单北半球》。

  这首歌上线后,在KTV和手机铃声下载网站,连续蝉联了12周的冠军,火遍两岸三地。

  太多人因为出名过早,反而后劲不足;林依晨平庸里磨了5年,把每一场戏,都当做期末考。

  03

  2003怀着导演梦,却靠写剧本养家的瞿友宁,得到“偶像剧教母”柴智屏的点拨。

  柴智屏送他一本吉村明美的漫画《蔷薇之恋》,并指了条明路:改成电视剧。

  2004年瞿友宁的第一部偶像剧《蔷薇之恋》,一举拿下金钟奖年度最受欢迎戏剧奖。

  

  《蔷薇之恋》剧照

  他入场,就尝到了甜头:

  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一部好的作品感染力会这么大。

  2004年,瞿友宁开始扩大偶像剧版图,改编日漫多田薰的《淘气小亲亲》,取名《恶作剧之吻》。

  男主是《蔷薇之恋》中趁手了的演员郑元畅,女主是唱火《孤单北半球》的林依晨。

  让她演袁湘琴,林依晨是抗拒的。

  因为现实生活中,她和湘琴性格太不一样。湘琴可爱到冒泡,行为冒失,智商常常不在线。

  彼时22岁的林依晨,不仅是学霸,还把自己当军人一样“管着”。

  日常聚会,她话最少,和朋友相处不苟言笑,严肃、高冷。

  但瞿友宁相信自己的眼光,她就是湘琴。

  2005年7月,陈乔恩和明道《王子变青蛙》热播,刷新了《流星花园》的收视记录。

  9月,《恶作剧之吻》在台湾中视和八大电视热播,很快超越前人,成为本年收视冠军。15-24岁观众的收视率,达到历史最高值。

  《恶作剧》第一部,瞿友宁只拍到漫画前10话。

  因为收视效果空前,2007年他乘胜追击,开拍《恶作剧2吻》。

  依旧是原班人马,第二部,湘琴和植树从校园步入了家庭。

  湘琴也从一个“憨憨”,变成护士,慢慢体会到生活的酸甜。

  林依晨演出了湘琴各个阶段的成长变化。

  当林依晨站山潮头的同时,其他偶像剧女主也没闲着。

  杨丞琳的《换换爱》盛夏热播。

  继《青蛙王子》之后,陈乔恩携手阮经天拍了《命中注定我爱你》。

  张韶涵接拍的漫改剧《公主小妹》开播后,连续13周霸榜收视冠军,并被湖南卫视引进内地。

  2007年,台湾偶像剧大丰收。

  那年的金钟奖颁奖台,把林依晨、杨丞琳、陈乔恩、张韶涵4位偶像小天后,拉上同一个擂台比拼。

  但结果还未揭晓,台下林依晨的呼声早就一浪高过一浪。

  那晚,林依晨是史上第一个,靠偶像剧当上金钟奖视后女演员。

  这个奖她等了七八年,获奖感言最后,林依晨缓缓道出:

  没有瞿友宁,就没有林依晨。

  

  整个剧组到现场的除了林依晨,只有郑元畅。

  他体贴地站在林依晨身边,若哭,他就给她肩膀,照顾她的情绪。

  结果林依晨非但没哭,反而满眼喜悦。

  平庸时沉得住,起飞时攒够能量的女主,终于一飞冲天。

  04

  成了名,拿了奖,林依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债。

  出道六七年,终于清空10几张信用卡,还清 300万外债。弟弟开餐厅,她拿出500万台币做启动资金。

  林依晨悄悄跑到金店,给妈妈打了一条当年一模一样的金链子,补偿对母亲的遗憾。

  终结了贫穷负债的日子,林依晨职业生涯,也开始急速爬坡。

  2004年,琼瑶剧《还珠格格第三部》在湖南卫视热播,捧红沉寂已久的黄奕。

  宣布封笔的琼瑶,再度出山,筹拍《一帘幽梦》。

  《恶作剧之吻》出来后,琼瑶就十分欣赏林依晨:

  她很可爱,我看了《恶作剧之吻》,很喜欢这小丫头,跟紫菱是有点像。

  但那时候,林依晨已经接到《射雕英雄传》,搭档是合作过的老干部胡歌。

  这是《射雕》第7次翻拍,挑战经典,压力本就大,胡歌在拍摄过程中。

  却遭遇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意外,一场车祸夺走了助理的生命,自己去掉半条命。

  《射雕英雄传》剧照

  受伤的胡歌,担心剧组因为自己废了这部剧,出院他带伤进组。

  老胡越是这样,林依晨越心疼,她决定付出全部的心血。

  为了演好黄蓉,林依晨断食减肥,保持灵秀的身材。

  这部戏,一拍就是3年,最辛苦的时候,她连续6天6夜没合眼,不断逼近身体的极限。

  多年后,胡歌拍《琅琊榜》拿到金鹰奖,领奖台上他一席话,把台下的林依晨逗哭:

  我要感谢林依晨。她对我说过两句话,是在我们拍摄《射雕英雄传》的时候。

  第一句话,她说演戏是一个探索人性的过程。

  第二句话,她跟我说,她是在用生命演戏。

  这两句话,我会记住一辈子。

  

  过度扑在工作上,她的身体还是敲响警钟。

  2008年,林依晨脑部被检查出2厘米长的囊肿,熬到《射雕》杀青。

  林依晨躺上手术台,醒来后满身插着管子,蓝色的病房里只有仪器的滴滴声,安静得能听见心跳。

  出道到住院,9年时间,林依晨的每一天,都像大学拍戏时那样,白天夜里,争分夺秒往前冲。

  27岁,正当事业高峰的时候,林依晨决定停下来,充充电,休养生息。

  从此,她变成了“晨型人”:每天早上出门,夜里9点以后,就乖乖睡觉。

  朋友要约到她,只能约早饭、午饭。最夸张的时候,林依晨早上6点起来,就叫好友去唱K。

  没有约,她早上四五点就起来看传记、看杂志、学英文。

  她给自己买的房,两面墙全做成书架。

  书架最上层,放着已看完的书;中间按阅读顺序,摆放近期要看的书;最下层就放置要看但目前还没兴趣的书。

  风格像极了部队,码得整整齐齐。

  

  无论是生活习性,还是阅读习惯,大家都觉得她活得像个小老太太。

  接戏,图精不图多。

  2010年,观众看了10年的日漫改编的偶像剧,开始产生审美疲劳。

  瞿友宁发现了这个风向,2011年他不再改编。

  开拍本土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你》,林依晨饰演30岁,知性成熟的商场女店长,程又青。

  男主是机场地勤人员,陈柏林饰演的李大仁。

  

  《我可能不会爱你》剧照

  这部剧一反常规,程又青不是天真可爱的傻白甜,李大仁也不是智商200的富家公子。

  林依晨打破了湘琴时期的刻板印象,再次创造了一个现象级的女主,成为2011年的收视冠军。

  她也拿下人生第二个金钟奖视后。

  如同她那句,“没有瞿友宁,就没有林依晨”。

  瞿友宁之于林依晨,就像侯孝贤对于舒淇、李少红对周迅、张艺谋对章子怡的意义。

  脚步慢下来,成长反而更快了。

  05

  出道20几年,林依晨演过无数鬼灵精的角色。

  戏外,她却严肃认真。

  或许是这样的性格,即便搭档过郑元畅、胡歌、陈柏林这样的“花美男”,依然保持0绯闻。

  在剧里,湘琴有直树,程又青有李大仁。

  林依晨等了30年,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直树和李大仁。

  2011年圣诞节,29岁的林依晨一袭白衣,去表姐婚礼当伴娘。

  婚礼现场,一个身高180,英俊挺阔的青年站到自己身边。

  

  他叫林于超,表姐的同学,也是她高中隔壁班的男同学。

  两人认识,也算十几年了。

  婚礼结束,两人聊起中学时代,慢慢相熟起来,不久发展成了恋人。

  

  慢下来,不仅收获了第二个视后,还收获了爱情。

  这段时期,林依晨对剧本很挑剔,《兰陵王》算是最近的作品,却都已经是7年前的事了。

  2013年8月,古装偶像剧《兰陵王》热播。

  兰陵王妃杨雪舞和四爷冯绍峰的虐恋,再次掀起收视狂潮,大结局创下当年的最高收视记录。

  林依晨的演技,也在这部戏再次得到认可。

  9月,留学各项申请顺利通过,林依晨告别演艺圈,脱产到英国留学1年。

  林于超得空,就飞过去陪伴,仿佛重回校园时期的简单恋爱。

  林依晨毕业之际,林于超飞到英国,向林依晨求婚。

  没有大排场,也没有惊喜,他们像寻常夫妻那样定了终生。

  结婚多年,林于超为了生意满世界跑,每次离开家,她就让林依晨回娘家住,怕她孤零零。

  林于超的贴心,不输李大仁。林依晨的对丈夫的情意,也毫不掩藏。

  

  两人结婚后,金星问林依晨:

  “工作、家庭做个选择,你选哪个?”

  林依晨顿了一下:

  当然是家庭……吧。

  她的微博,每次晒旅行照,都是一家人出行。

  聚少离多的异地婚,不管外人如何揣测,对于身处其中的人,聚散都是珍贵的,不容比较。

  生活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別人的看法。

  婚姻减缓了事业的脚步,但众人依旧期待林依晨。

  如果哪天想回来,愿她像当年,从穷困里捞起一家人一样,再捞一次自己。

  06

  18岁时,如果没有那场选秀,林依晨可能就是台北普通的上班族。

  家庭的困境,阴差阳错地将她带到进演艺圈。

  她没接受过一天表演教学,也没有一鸣惊人。

  而是历经5年的平庸,才遇到《恶作剧》,成为观众记忆里无人替代的湘琴。

  竹子用4年时间,只长了3厘米;

  但第五年开始,它就以每年 30厘米的速度疯长。

  林依晨也一样,成不成名,先把功课做足。在别人看不见的土壤下,扎实地打基础。

  横店每天数十万群演梦想破碎,林依晨没当一天群演,但她对自己的锤炼,却是部队级别的严苛,不亚于社会给群演的考验。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审视10年前的台剧,难免觉得狗血。

  就像今天的你,翻看过去的QQ空间,总会忍不住自嘲做作。

  偶像剧再狗血,林依晨的可爱,依旧是稀缺的。

  那是一个严肃紧绷的女孩,在镜头前抛开自己,给你的全部真诚。

  *参考资料:

  1.央视网《林依晨:“林”家有女初长成 偶像一姐的另一面》

  2.中天综合《沈春华lifeshow 2009·纯良林依晨遇幸福》

  3.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林依晨》

  4.《金星秀·林依晨》

  5.《娱乐在亚洲 》

  6.林依晨微博

  *作者简介:Jenny乔,北大学霸,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两本畅销书作家,曾是年薪百万的纽约律师。用理性、独立、文艺的笔触,揭穿人间真相,解码人生困局。微信公众号:Jenny乔(ID:Jenny-Qiao-Love)。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