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的年纪怎么写?
古风小说,从女主的视角写故事,我想把重要人物的年纪写出来。
但又不能见人就写“这人看着大约十七八岁”,“他看起来应该三十出头”感觉很单调;或者女主直接问“你今年多大了?”又觉得没有必要。
我也看了别的小说,但是很多小说里都没有描写人物的年龄,这个年龄到底要不要写?
但是如果不写的话,男女主的年纪差不就体现的不明显了?请问大家应该怎么办?
年龄一般不需要写,真要写就要当重点来写,千万不能一笔带过。
比如
这个女人大约六十岁,因为保养的很好,皮肤还很饱满,眼袋略微有些重,却也在护肤品的遮盖下不那么明显。头发必定是染过的,显出过分的油黑色,反而把发根的白衬托的更加刺眼。
你明白吗?这就是说话和写作的不同。
你聊天时说一个人十八岁,这就算是过了,大家都知道了。
但是你写文章,要么你不写年龄,就说年轻、年老;一旦你提年龄,你就必须把围绕年龄的相关特征给写足,不然你的文章就会显得空洞。
系统推送,有点兴趣,随手答。
……
先确定描述时是谁的视角。
1、上帝视角。
这个简单,直接介绍即可。
都市文例:
酸菜花今年20岁,是清华大学中文系大二的一名学生。
古风例:
酸菜花今年适逢双十春秋,即使扩至方圆三百里内,亦算得才貌无双,如今却仍待字闺中。
酸菜花是个有主见的,不知之前怎么说服了双亲,誓言只嫁真才子。
理想丰腴,真才子又岂是唾手可求?眼见早过了出阁佳期,她心仍是恬淡,高堂却急起心病。
昨日又有媒婆登门,展如簧巧舌,为二百里外的知市大户王家二公子提亲。
那二公子正当弱冠之年,不仅家境殷实,传言才华更是了得。前年已录得秀才,正准备应试八月秋闱。
……
双十,弱冠,分别指女性和男性20岁。
……
主角视角描述,是主角直观感受主观判断,不能实写,只能描个大概。
古风例:
酸菜花缓缓摘下面巾,王二公子霎那间如遭雷击,这一刻只想捶胸喊“我死了我死了,这世间竟有如此好看的女子!”
但见她娇靥如玉,粉腮泛红。年龄当在二八之后,又不及双十。
细长的柳眉下,一双杏眼秋波流转,在他脸上飞快滚了一圈,才轻轻低下头去。
……
附:古时对年龄的别称。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7岁——髫年; 男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如“黄口小儿”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双十年华,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
注:举例段子皆是我随手瞎编,若有冒犯,非我本意。
祝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