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美剧可以称为「神作」?

  另外希望知友在提建议时能标一下是否已完结,以及剧集数等等,不要拉我们入坑,谢谢。姊妹问题:有哪些英剧可以被称为「神作」?有哪些日剧可以被称为「神作」?有哪些韩剧可以被称为「神作」?

  我也算具备比较好的影视作品质量的鉴别能力了,看了美剧30多年(除了最近两年关注比较少),我从来没看到过综合了文化丰富性(毕竟长达86集,长度在这方面是大优势),和美国现实的结合性,剧本的文学性,文学的想象力,导演和演员对剧本的加分,制作风格和剧本之间的完美平衡,单集的高下限和高上限,风格的整体性和单集的独特性,表演,电影语言,一个路人甲都能写好的群像能力,在商业体制内尽量的去公式化的能力,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之间的有机联系(甚至有些配角可以完美地成为具备主动性的镜子去帮助塑造其他角色,比如Sil就是对大主角Tony性格冰山下的隐藏部分的完美注释,反过来,Sil的性格也能通过Tony和他那个极少出场的老婆来塑造得更立体,有的细节甚至只有一个不显眼的动作,而主要角色的太太和情人团也能侧面衬托主要角色的性格,这种绵密隽永的剧作特点在美剧里能充分体现的,一只手数得出来,甚至说可能不超过3部),主题的丰富性,社会研究的可延展性等方面结合的如此完美的作品。

  这就是《黑道家族》,其他的神作当然也不少,但是综合这么多优点的基本没有。

  我看的次数已经没法统计,因为我前前后后已经看了约15年,直到昨天打开两集看看,我都能看到过去忽略的细节,和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巧思,打个比方,这就是美剧中的《金瓶梅》加《红楼梦》。

  我觉得文学爱好者,传媒学,文化史和社会学研究者都可以在里面收获甚丰。

  再多说两句,美剧,或者说好莱坞式的剧作,对比欧洲和日本,优点和缺点都是逻辑性太强,以及编剧的控制力太强。哪怕是那些“失控”的角色,在编剧笔下其实都是可控的,但《黑道家族》(和《广告狂人》)则不然,角色的丰富度太大,以至于存在某种剧作者和人物(玄学可以理解为,角色已经活过来了,在做ta自己能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框架外的一种“失重”的空间,更能体会到人这种生物的多个位面,人性的复杂和丰富的部分,甚至角色和编剧的初始版本都可能对人物的“欲望”产生误会,但最后又能通过群戏(制作,制作,剧本最终成果还是必须结合制作和表演)和整个故事制造的世界中绕回来,这种恰到好处的“剧作失重”感非常迷人,这群编剧肯定不只是为了追求写一个好电视剧去的,而是要在里面灌注自己的爱,怨,迷惘,未知和不安全感,是朝着塑造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本去努力的。和那些强调“烧脑”、“反转”、“完整”的剧作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