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不怕七月半鬼,就怕端午节水”,端午节的水有可怕?
今天是阳历6月22号,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往年的端午节烟雨蒙蒙,似乎苍天在哭泣,为屈原落泪;今年的端午节却晴朗的天空,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汗流浃背。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四大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齐名。从2008年开始,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节日,法定调休假日为三天。去年放假的时间是从6月22号到6月24号,6月的25号星期天要加班一天。
端午节的由来比较多。按照古代星宿的说法,农历五月初五,苍龙七宿在天空中最显著的位置,位于南方正中天,寓意着“飞龙在天”。因此,在端午节就有与“龙”相关的习俗活动,如“赛龙舟”。
其实最主要的一个传说,那就是与屈原投身汨罗江有关。屈原是古代著名的爱国将领,一腔热血为民,可他看不惯,朝廷昏庸无能,荒淫无度,于是只身跳入汨罗江,警醒世人。留下了“世人皆浊我独醒”的精神佳句。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古人云:“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这就是对端午节丰富多彩文化习俗的形象描述。也就是端午节这一天有吃粽子的习俗,也有挂香囊,门口插艾叶,赛龙舟等习俗。
其实,我国每一种习俗,都是有一定的寓意的。“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不戴艾,去变妖怪”、“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丟”,就是端午节要插艾、要喝雄黄酒,以祈福禳灾。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个月建午,也就是太阳火辣辣的意思。五月由于气温迅速回升,比如蛤蟆、蛇、壁虎、蜈蚣、蝎子等毒虫非常活跃,又被称之为五毒虫,五月又被称之为五毒,月也叫恶月。因此,在农历五月挂上辛香味比较浓的艾叶、菖蒲,能够驱赶这些都城在家里到处乱爬行。
端午节挂艾叶也是有讲究的,挂单不挂双,艾叶要向下挂。割艾叶要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割完,艾叶上面有露珠为好,主要选择比较粗壮的。挂在门上的艾叶一般取下来要到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也就是挂上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到了六月初六天气就非常的炎热了,那些毒虫因为炎热活动降低。
再来说一说七月半的鬼的含义。七月半指的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我国传说中的鬼节。7月又被称之为鬼月,在这一天夜里要把流浪的鬼放出来到人间寻找食物。
七月半又要中元节,是一个上坟祭祀的日子,在外地的人要选择路口交汇处,烧一些纸钱给流浪的鬼。其实鬼就是一种传说的叫法,真正的谁见过鬼?俗话说“只见活人受罪,未见鬼神享福”。
俗话说“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在南墙站”。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提醒人们,7月里的暴雨多,主要处在炎热的三伏天里,这个时候不要站在墙边上,因为雨水造成的墙容易倒塌。尤其是农村家里单独的门口的硬背墙,没有其他的支撑,所以很容易倒塌,但并不是七月半有鬼存在。
老话说“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端午节的水”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最怕端午节的水呢?
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中元节的鬼不可怕,可怕的是端午节的雨水。毕竟鬼神谁也没有见到过,只是一种民间的神话传说而已。而端午节的水则不同,这里的水指的是河水和雨水。
俗话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因为农历的五月一般是小麦收获的季节,在小麦收割的时候,需要晴朗的天气利于小麦的晾晒,否则将会形成烂场雨。
今年河南南部、安徽南部等地区就出现了烂场雨,在小麦成熟之后,却出现了连续四五天的阴天造成了小麦发芽、霉变,使得粮食大幅度的减产,农民损失也非常严重。毕竟发芽的小麦价格非常便宜,今年最便宜卖到了0.4元一斤,而优质的小麦却能卖到一点三元一斤,最高时能卖到1.5元一斤,远远的高出了芽麦的价格。这就是为什么最怕五月五端午下雨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五月初五前后正是端午雨,频繁的日子,这个时候冷暖湿气流非常的活跃,南方已经进入了汛期,很容易造成江河湖满水位暴涨,甚至形成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举办龙舟赛等活动,一定要切实注意,防止出现意外。
第3方面,那就是五月初五端午正是割麦子的旺季,尤其在过去人工割麦子,天气非常的炎热。俗话说“女人怕生孩子,男人怕割麦子”,是因为在小麦丛里割麦子非常的热。这个时候孩子们很容易到水里去游泳,可这个时候的水温还没有上来,表层水温比较的暖和,深水区域非常的冷,很容易造成溺水现象。
而今年端午节的水则不然,因为今年的夏至在端午节之前,农民已经收割完了小麦,水温也已经上来了。主要原因是今年闰农历的二月,使得端午节向后延迟了一个月的时间,也就出现了端午节在夏至之后的现象。
一般夏至在6月21~22日到来,而端午节一般在6月初到来,所以端午节在夏至之后到来,很少见今年的年份比较特殊。“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可见今年有可能自然灾害频发,专家预测今年是史上最炎热的一个夏天,旱涝并重,高温持续时间长。
综上所述,端午节的水最可怕。主要是因为端午节正是麦收的黄金季节,下了雨容易使得小麦发芽或霉变。可有的年龄不同,比如闰二月就会出现端午节向后推迟,也就不存在端午节的水最可怕,只是用这种说法形象地表明了端午节前后水温还没有上来,要注意安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