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中的世界》:足不出户的植物园

家门口的植物园是孩子的乐园,每个季节都会有惊喜,每个季节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孩子最喜欢逛秋天的园子,因为她可以采集到很多奇妙又可爱的种子和果实。鸢尾草那一串串墨绿的珠子,橡树下那满地的橡子,最为神奇的是带着小翅膀的槭树种子,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树木,所有新奇的发现都能让孩子欢呼雀跃。

《一粒种子中的世界》可以说是一座足不住户就能沉浸其中的植物园。作者贝蒂·碧奥朵是一位院士级的农学家和生物多样性专家,让整本书的专业性极强。虽然主要受众是儿童,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降智,从文字到绘图,都保持着严谨的科学态度。

全书的文字充斥着专业性的术语,甚至还配有它们的拉丁语名。从传粉方式—(虫媒,鸟媒),传播方式(风力传播,自体传播,弹射传播等),种子和植株的名字和形状,作者并没有要迁就小朋友的理解力而避重就轻,反而从小就给他们树立了一种科学观,让孩子一开始就知道植物和种子各部分的“大名”,并适当了解植物命名方法的由来。直面难懂的专业术语,比如子房、柱头、胚珠、假种皮、冠毛,让孩子的植物学启蒙不走弯路。作者提到的很多植物学的概念对于非专业的家长来说也是非常新奇的,比如正常性种子,玩拗性种子,头状花絮,协同进化,和孩子一起学习也是乐趣多多啊。

全书最吸引人的部分要属这些栩栩如生的图画。绘者乔亚·马尔凯嘉妮曾获得过博洛尼亚童书插画类的大奖,不仅绘画功力可见一斑,对植物也相当了解,这一切都体现出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孩子曾经在一株植物上发现了一串特别古怪的种子,却因为不知道名字而懊恼不已。在《一粒种子中的世界》里看到了相似的荷花玉兰的种子,我们不仅恍然大悟,还有种心中冒泡泡的喜悦。 欧洲栗,虞美人,印度马兜铃,紫藤,很多曾经亲眼见过却不知名的种子就这样惟妙惟肖地摆在面前,那种满足感比中了彩票还要幸福。

除了可以探索丰富的种子世界,作者还让我们体会到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世界之间关联的重要性。长距彗星兰和他的传粉者马岛长喙天蛾同步发展,协同进化;黑白领狐猴是旅人蕉的传粉动物之一;毛里求斯群岛上的守宫花完全依赖蓝尾日行守宫;匍枝帝王花需要通过小老鼠们完成授粉……大自然神奇的魅力总是令人惊叹不已。
作者还给立志成为“种子收藏爱好者”的小朋友提供了很多种子小游戏。父母快和孩子们准备起来,一起走进神奇的大自然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