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能赢宁波队?看完这3点分析,答案被揭晓了

  这两天中国篮球圈最为“火热”的话题,莫过于在刚刚过去的CUBAL决赛当中,广东工业大学成功“复仇”了清华大学,捧起了校队历史上的首座冠军奖杯,同时也阻止了清华的“4连冠”。

  

  如此励志的比赛结果,加上一波三折的比赛过程,确实是把这场比赛的整体氛围给推向了一个顶峰。

  这其中,广东工业大学在比赛当中表现出来的“坚韧”风格,以及绝对核心陈国豪表情波澜不惊,数据又极其出彩的种种表现,都给现场以及屏幕前的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鉴于此,有球迷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广东工业大学和CBA联赛的宁波队打一场比赛,有没有取胜的可能?

  问题一出,立刻引起了球迷群体的热议,有说广东工业大学能赢的,也有说宁波队能赢的。

  那么咱们接下来就对于这个问题,展开来聊一聊。

  

  首先,职业队的专业训练是大学篮球不能比的。

  在CUBAL的决赛上,广东工业大学来到下半场的时候,很明显能够看出来,他们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体能不支的情况,很多防守不是失去位置就是完全跟不上,甚至有一段时间在场上只能靠“踱步”去缓解。

  对面清华大学的体能情况要好一些,但这也是因为他们能够上场打球的球员更多一些,主教练适时的把一众主力球员给换下场进行轮换休息,要不然,估计情况也不会很乐观。

  从这就能说明一个很直接的问题,那就是和职业球队相比,在这些基础训练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的,要不然不至于下半场刚开始,第三节刚一上来,体能就严重不足了。

  要知道,这场比赛虽然是决赛,但是看了的球迷都知道,其整体攻防强度还有转换的速度并没有那么大和快。

  

  最主要的,这还是一场单节10分钟,全场40分钟的比赛,算下来,比CBA足足少了8分钟。

  而体能作为篮球比赛基础当中的基础,如果连这一项技能都不达标,那么就算有再好的技术也要大打折扣。

  而宁波队,他们作为一支职业球队,平时会有基础技能这方面的大量练习,或者说只要是成为了职业球队,这些基础技能是每天都要去做的,哪怕是球员们不想做,但是球队当中负责相关方面的助理教练也会带着大家去做。

  但是,作为大学生球队可就不一定了,毕竟,打球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唯一的“职业”。

  在时间和精力投入方面,和职业球队相比肯定是要逊色不少的。

  

  就光这一项,广东工业大学就没法和宁波队比。

  其次,广东工业大学只有陈国豪一个在线的球员。

  宁波队虽然作为CBA联赛的“新军”,几个赛季以来的成绩都是排名垫底,但是,他们球队目前集结的这些球员,也都是好几届CUBA的顶级强者。

  说白了,宁波队组队也是摘了连续几年CUBA最拔尖的那一波球员,然后再辅以一些已经在联赛打了有一定年头的球员,比如李原宇这种。

  反观广东工业大学这边,除了陈国豪一个可以算得上实力在线,以及状态比较出彩之外,剩下的球员根本都够不到职业球员的“门槛”。

  或者说也就1-2个球员将将勉强摸到职业“门槛”的边边,剩下的那些连参加选秀的资格都没有。

  

  也就是说,他们连为宁波队效力的机会都没有,何来能够与之抗衡的说法呢?

  如果说,我是说如果,把今年这一届所有的参加CUBAL的球员给组成一支球队,那倒是有与宁波队一战的机会。

  比如清华大学邹阳、方佳晨还有陈国豪,然后再从其他球队选择实力特别突出的球员,这样组成一支球队。

  但是,就算是这样,至多也只是有了站在宁波队对面的机会,想要赢球也不容易。

  就拿同曦队举例子,他们目前球队的阵容,王岚嵚、刘东是之前清华的绝对核心,赵柏清是之前北大的绝对核心,邬挺嘉是之前矿大的绝对核心,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配上林葳、王子瑞、孙鸣阳、董瀚麟等等。

  对了,还包括两个外援皮特森和阿丘尔,然后再配合所谓的“四节五人次”的外援政策。

  

  就这也只是拿到了第14名的成绩,如果不是新疆队闹了一个“退赛”,那么同曦队至多也就是15的成绩,不要说距离真正的季后赛了,就是所谓的“附加赛”都还差的很远。

  从这,大家能够看出来差距了吧。

  最后,战术执行力不同。

  可能很多球迷一直不是很明白,职业球员到底比那些“半职业”球员强在哪里。

  其实,就简单的说一个点,职业球员的战术执行力非常到位。

  最简单的主教练画了一个进攻战术,怎么传球,怎么跑位,最后是把球传给谁的手上来完成出手,一说完,职业球员就能上场像模像样的做出来。

  

  反观大学生球员,由于一直以来都是那种自由散漫的球风,脑子里面对于这个所谓的战术“整体性”并没有概念,在场上基本上就是随风而动,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说好听一点就是富有创造力,说难听一点就是根本不成章法。

  就是,篮球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依靠团队配合然后和各种纷繁复杂的战术去达到目的和效果的。

  其他的我们看到的那些超级球员在很多时候就用简单粗暴的个人能力去解决问题。

  其一,那是因为他们是五十年甚至是一百年都难遇到一次的“天才”,他们就是有那样的本事去做到通过战术配合才能做到的事情。

  这种“幸存者偏差”事件就不太具有适用性了。

  

  其二,就算这些能力出众的球员,可以在场上为所欲为,但是同样离不开队友的配合,最简单的如果队友不上来帮着“挡拆”,或者跑位吸引防守,减轻该球员在进攻端出手的压力,那么最后的结果也不太好说。

  所以,正常来说,在大家普遍天赋都差不了那么多的情况下,有一套严谨的战术配合,所有球员的“球商”都在线,最后出来的效果,肯定要比“各自为战”好得多。

  所以,关于广东工业大学能不能赢宁波队这件事,答案揭晓:不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