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了,教你3个挑西瓜小妙招,包熟、沙瓤远离生瓜蛋子!

  你爱吃西瓜吗?你喜欢吃什么样的西瓜?皮薄沙瓤?还是厚皮沙瓤?你会挑选西瓜吗?有没有吃到过生瓜蛋子?

  夏季到了,喜欢吃西瓜的朋友可以开吃了,其实早在5月份当年的大棚西瓜已经上市,这些西瓜不管好不好吃,价格是很贵的,那么你觉得西瓜什么样的比较好吃?

  

  我觉得西瓜小了不好吃,皮薄了也不好吃,个头在10-20斤,真正成熟的沙瓤西瓜比较好,这可能和家里种植西瓜有关。

  我家在中原地区,家里8.9亩薄田,以前都是种植的西瓜,但是连续几年西瓜的价格很低,几乎没有收益后,后来不仅是我家,附近农户陆陆续续都不在种植西瓜,估计很多人不知道种植西瓜有多麻烦,在这里简单给大家介绍下。

  

  中原地区种植的小麦为冬小麦,在种植小麦的时候,就会把“瓜被子”留出来,“瓜被子”是土话,意思和“拢”是一样的,这都是农村土话,找不到名词代替。(“瓜被子宽度为50公分,长度和天地等长,是不能种植小麦的,小麦减产在所难免”)

  到第二年4月下旬就可以种瓜了,种瓜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营养播”,待西瓜长出4个叶片后,在移植到“拢”内;一种是直接播种到拢内,播种到拢内也并不省事,需要铺设地膜。

  

  因为4月下旬的天气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的,使用地膜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我是觉得不管用哪种方式,都是比较麻烦的!

  但这还不是最麻烦的,麻烦的在后面。每年6月1号左右是收麦的季节,麦子收完后,就要去田里忙了,这时候西瓜苗已经长到1-2米的长度,需要把瓜苗左右顺直防止无序生长。

  

  有些比较勤快的农户,把瓜苗顺直后,会在中间挖出一条浅沟,这是为后面浇水方便,因为西瓜需要大量的水源。

  这时候的瓜苗有些已经开花了,为了增加坐果几率,就要把雄花摘下来,和雌花对在一起,在我老家叫“对花”,因为每一个新生的雌花就可能是一个西瓜,如果不“对花”的话,蜜蜂和其它采蜜的昆虫也能授粉,但是不能保证全部授粉。

  

  “对花”后的一个星期最怕的是下雨,因为这时候已经进入夏季,一场大雨的话,西瓜全部脱落!如果预报天气说下雨的话,就会全家齐上阵,用纸袋把西瓜全部装起来,类似于现在的瓜果套袋子。

  套了袋子后,还要掰叉子,有些瓜苗会发叉,吸收了大量的营养成分,要把叉子掰掉。雌花完全坐果后,还要把瓜头扭一下,扭伤就行,这么做的目的是让西瓜长的更快。

  

  “顺苗、挖沟、施肥、对花、套袋子、掰叉子”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在炎炎烈日下进行,农民的皮肤偏黑,并且干燥开裂不是没有原因的,一生都在田里忙来忙去。

  这些前期工作做完后,也不是等着收西瓜,而是浇水,不停的浇水,大约2-3天一次,如果不浇水的话西瓜长的很慢!这中间还要拔草、打药除虫等等。

  西瓜从坐果到成熟大约需要30-40天,因为品种不一样,成熟早晚也不相同,但是同一块田西瓜差不多同时成熟,早晚也就相差几天而已。

  

  在这30多天里,最怕的是下冰雹和连续阴雨,如果下冰雹的话,可以说颗粒无收,前期的投入全部白费!如果快要成熟的时候连续下雨,不仅影响采摘,并且采摘的西瓜味道很差,甚至全部烂在田里。

  西瓜成熟后全部采摘,这种属于头茬西瓜,田里的二茬瓜个头也不小了。采摘之前联系好收西瓜的贩子称重售卖,你估计都想不到多少钱一斤,前些年种植的西瓜一般1-2毛钱一斤,有时候甚至1毛不到!

  不过这已经是很多年前了,我家好多年不再种植西瓜,当时种植西瓜的时候,并没有高科技,完全靠天长地养。

  

  现在提起种西瓜都有骂娘的冲动,忙忙碌碌一年又一年,年年不赚钱,遇到价格低、冰雹、连续阴雨天,真是亏的裤衩子都没了。

  不过还是那时候的西瓜好吃,但是已经忘了那时候的西瓜是什么品种,只是个头很大,正常10-20斤一个,个头大的甚至30斤朝上。这种西瓜的瓜皮并不算薄,并且有籽,籽可以自己留着来年种植。

  

  头茬瓜卖完后二茬瓜大约20天左右也上市了,二茬瓜的品质相对于头茬来说差了许多,不仅个头小,甜度也达不到,价格很低,并且成熟度相差巨大。这种西瓜贩子收的很少,一般在当地消化,因为当地有很多地方没有种植西瓜。

  当时家里不再种植西瓜后,我父亲也干起了这个生意,在农户手里收购西瓜,去隔壁县乡下售卖(城里是不让卖的)。当时收购价一车(农村机动三轮)西瓜是200-300元,你没看错就是一车大约4000-5000斤。

  

  看起来很便宜,但这是个体力活,要自己去田里摘西瓜,摘完西瓜后自己装车。如果没有力气是不行的,也就赚个辛苦钱,后来感觉实在是太累,也就不做了。

  在市区的朋友估计很难想象,200-300元能买几千斤西瓜,这就是现实,即使现在西瓜还没有大量上市,我老家这边镇上也才1元一斤,如果到西瓜大量上市的时候,镇上超市西瓜的价格大约5毛左右一斤,有时候甚至2-3毛一斤。

  

  那么对于爱吃西瓜的你来说,怎么挑选西瓜才能吃到皮薄、沙瓤、包熟、包甜的西瓜呢?有3个小妙招,有可能有效。

  前些天老婆买了4个西瓜,一元一斤总共46斤,属于有籽西瓜,西瓜籽畸形没有长好,西瓜籽是白色的,商贩吆喝的是8424西瓜,具体不知道。切开后就感觉不太好,皮很厚,比以前我家种植的皮厚多了,也不是沙瓤。

  

  吃起来很硬,口感很差,感觉也不甜,这种西瓜应该是高科技西瓜,没办法买都买了。剩下的3个没有吃,放了6天后再切开口感明显好多了,瓜瓤没有那么硬了,这些西瓜采摘的时候估计8层熟都没有。

  头茬西瓜是不需要挑选的,原因也很简单,头茬西瓜从种植到坐果到成熟,基本是同时的,同时种植,同时萌芽,坐果的时候会相差几天,成熟的时候也相差几天,为什么说不用挑选呢?

  

  原因也很简单,你购买的西瓜一般不是成熟的,如果完全成熟的话,运输的过程损耗太大,一般是8-9层熟。8-9层熟的西瓜从采摘到运输,再经过几个批发商,最后到顾客手中需要1-3天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西瓜也差不多成熟了。

  所以说头茬西瓜你挑不挑都一个样子,品质的好差相差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挑选品相好的就行了,另外如果想吃沙瓤西瓜的话建议再等等,现在的西瓜是真难吃!因为现在不是西瓜上市的季节,不是真正成熟的西瓜。

  

  真正需要挑选的是二茬西瓜,因为在头茬西瓜坐果后,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西瓜藤上面才会出现第二个雌花,甚至第三个雌花,这才是二茬西瓜。

  二茬西瓜相对于头茬西瓜来说,要晚10天左右甚至更晚,并且二茬西瓜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果,也就是说结果的早晚相差很大,二茬瓜早果和晚果能相差10几天,甚至更长时间。

  

  这也是摊贩售卖的同一批西瓜,有的已经熟了,有的还是白籽白牙生瓜蛋子的原因。有人会说:商贩在农户手里收购西瓜的时候,没有把生瓜蛋子挑出来吗?

  只能说你想多了,这么多西瓜谁会去挑,即使你想挑选,农户也不会让你挑选,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太便宜了。

  前文提到二茬西瓜200-300元农用三轮车装一车,大约4000-5000斤,这种西瓜有一个摘一个,有挑西瓜的时间,不知道少装多少,不知道浪费多少时间,根本不值得。

  

  这些二茬西瓜相对于头茬西瓜来说品相差很多,是可以看出来的,二茬西瓜的个体大小差异很大,远没有头茬西瓜大小均匀,除了歪瓜比较多,成熟度差异也很大,那么要怎么挑选?

  你会挑选西瓜吗?你挑选西瓜的时候看的是眼缘?还是靠的感觉?挑选西瓜还是有一定窍门的,那么被外国人称之为“神技”的敲瓜听声真的有效果吗?

  ①、敲瓜听声,或者拍瓜听声、这种挑选西瓜的方式真的有效,我平时买西瓜的时候也是这个方式。如果敲击或者拍击西瓜后,发出低沉浑厚“嘭嘭”的声音,那就代表这个西瓜是成熟的,并且是沙瓤。

  

  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声音很大,有可能是熟过头了;如果是特别清脆的声音,多半是生瓜。这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找到感觉,如果不经常吃瓜,或者吃瓜很少的话,很难把握。

  ②、网传看瓜藤、网传西瓜藤为粗壮青绿的最好,因为瓜蒂越绿,瓜就越新鲜;另外,瓜藤是弯曲的西瓜会比瓜藤是直的西瓜更甜。网传头茬瓜蒂是弯曲的品质较好,二茬瓜瓜蒂是直的品质较差。

  这种说法我还真没注意,不管是头茬还是二茬,当时种瓜的时候瓜蒂弯曲的比较多,可能没有注意过这种挑选西瓜的方式吧。

  

  ③、西瓜的大小、就拿普通的西瓜来说,你喜欢吃大的还是小的?我是喜欢吃大的,可能是以前西瓜的品种比较少,个体大的西瓜相对于个体小的西瓜口感要好多了,沙瓤也比较多。

  即使现在买西瓜也不喜欢购买小的,如果吃不完的话就放冰箱里,以前家里人口多,晚上不做饭的话,一个大西瓜一家人就吃完了,现在是不行了。

  最后:农村有句老话叫:“歪瓜裂枣最好吃”。意思是品相不好的瓜果,有时候是歪的或者裂开的味道不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瓜果是自然成熟的,虽然品相不太好,所以吃起来口感很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买西瓜的时候,即使同一批西瓜价格也相差很大,有些西瓜明明个头很大,但是价格却不贵,因为这些西瓜不够圆润,也就是歪瓜,这些歪瓜大多数味道比外观圆润的要好,不知道你有没有购买过这类西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