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三大觉醒:懂宽恕,能包容,敢突破

  提起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

  多数人都不会太陌生,他的《人性的弱点》一书更是家喻户晓的程度。

  这本书里总是能用一些接近我们生活的实例,去说明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结论,实用性非常强大。

  不管是做人还是处事,我们都生怕做一个层次低、格局小的人,但某些行为和细节则会暴露出我们的一些缺点。

  

  正如卡耐基所言:“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只要你不断反复研读,它必将助你获取成功所必备的那85%的能力。

  《人性的弱点》成年人的三大觉醒:懂宽恕,能包容,敢突破

  “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的内在力量,就是觉醒。”

  人生,是不断觉醒的过程,长大并不意味着成熟,觉醒才能带来蜕变。

  觉醒是自我的成长,是一个人不断向下扎根,向内求索,向上生长的过程。

  真正觉醒的人,懂得透过众生万象、人生百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能把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内化成人生的智慧。

  一个人的强大,往往从三次觉醒开始。

  

  懂得宽恕,是见众生的智慧

  弘一法师说:“众生就是人性,妖魔鬼怪名利权情,见了众生,明白了众生,所以宽容,所以慈悲。”

  众生皆苦,见的人多了,便了解了百态人生,就会对世人多一分体谅,对世界多一分接纳。

  当渐渐学会了宽恕,内心也便多一份坦然与豁达。

  

  《人生海海》中,“我”本来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可因为“小瞎子”的一句谣言,让“我”的家变得支离破碎。

  爷爷因受不了谣言的污蔑,出卖了上校,在村里人的吐沫星子中上吊自尽;

  大哥作为长子,被迫做了倒插门女婿,受尽了侮辱;

  母亲和二哥饱受折磨,抑郁而终;父亲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而“我”一个人被迫漂洋过海,远走异乡,在西班牙过着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日子。

  “我”恨透了小瞎子。

  多年后,事业有成的“我”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

  看着眼前早已被割了舌头、挑断了手脚筋骨、沿街乞讨并且浑身散发着臭味的小瞎子,“我”咒他早死。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去到了更多的地方,见了更多的人,发现原来这个世上,有很多人的生活令人绝望,却依然兴高采烈地活着。

  再次回村见到小瞎子, “我”一改往日嫌弃的冷漠,主动给了他两张一百元,他用僵尸手在地上写下了一行字:大人不记小人过,谢谢你。

  “我”当然不需要他的感谢,但这不经意的善举,却给“我”留下了经久不息的安慰。

  “我”饶过了他,也饶过了自己,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宁。

  麦家在书中说:“人要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饶人的善良,也是饶过自己的智慧。”

  深以为然,宽恕别人,也是宽恕我们自己,让自己不再跟痛苦较劲。

  人生海海,越是执着于过去的仇恨,内心的负累越多。

  与其在仇恨的牢笼里痛苦挣扎,不如走出去,见识更多的人生百态,然后学着宽恕,试着放下,坦然享受内心的安宁。

  

  包容差异,是见天地的涵养

  《逍遥游》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蝉和斑鸠讥笑北海大鹏,说:“我们决定起飞的时候,一遇到榆树和檀树就停下来了,如果飞不上去,落在地面就是了,你又何必要累死累活地飞到南海去呢?”

  然而,大鹏鸟没有因为它们的中伤而怀疑自己,依然遵循着自己的节奏,飞向了九万里的高空,最终到达南海。

  对于翱翔在九万里高空的大鹏而言,天地广阔浩瀚,而世间的万物犹如一粒粒尘埃。

  不同的环境塑造了不同的眼界,也塑造了不同的认知和思维,站在自己的角度或凭自己的喜好去定义别人的行为,就容易对他人的见解嗤之以鼻。

  茫茫众生,坚持自我很容易,难的是守住自己节奏的同时,还能包容差异。

  庄子和惠子就是这样一对好朋友。

  两人一个哲学家,一个魏国官员。

  庄子向往精神自由,他逍遥不羁,平日隐于山野。他不理解惠子为什么非要做官,将自己沉醉于俗世红尘。

  

  惠子位高权重,忧国忧民。他也看不懂庄子,明明穷得吃不上饭,穿不起衣服,买不起鞋子,却还整天幻想逍遥自在。

  两人经常因为观点相悖而辩论不停,但无论怎样,他们没有渐行渐远,反而始终感情深厚,惺惺相惜。

  庄子和惠子都是见过世面、阅历颇深的人,所以他们能理解世间万物的多面性,也能包容和尊重彼此的差异性。

  就像电影《一代宗师》里说的:“见天地,览乾坤而容不同。”

  真正的智者就是这样,允许自己与别人不同,也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心态开放,思维开阔。

  哲学家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

  很多时候,相同的思想和观念,只能激发自身的认同感。

  而不同的思维和观点,却能开阔眼界,促使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所以请走出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突破自我的狭隘,不再不陷于计较和成见,拥有“大度兼容,万物兼济”的胸怀。

  

  突破认知,是见自己的修为

  网上有人问:“为什么我尝试了很多次,却还是做不好?为什么我明明很努力,却还是会失败?”

  有个回答深得人心,他说:“那是因为你对自己的认知偏离了客观事实。”

  的确,只有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自我觉察,才更容易收获更加美好的人生。

  《道德经》里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意思是说,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无知,是明智的,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是很糟糕的。

  一个人的失败,往往源于对于自己的认识不够客观,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也很肤浅。

  罗翔老师在一次采访中讲过自己的故事。

  本科毕业后,感觉自己达到了法律的巅峰状态,什么都懂,什么案件都敢接,什么案子都敢分析。研究生毕业后,更是讲遍了所有法学部门的课。

  但随着知识的深入,年龄的增长,他慢慢理解了,自己之前所谓的“什么都懂”是多么的愚昧无知。

  当有人再邀请他去讲法律,他会表示,其实自己懂得不是很多。

  他说:“即便你再优秀,在某个专业属于杰出者,你对人类知识的理解也是很少的。所以,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一个人对于这个世界,了解得越深入,越容易进行自我洞察,避免自我陶醉,从而能更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保持谦逊。

  杨绛曾说:“人生一世,需要有三个自觉,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

  人生最大的困难就是真正地认识自己,只有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和了解,才能看到自身的局限与不足,才会成长和进步。

  一个人最大的修为,是善于发现自身的局限,不断地反省。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原有的认知,改变固有的思维,最终不断觉醒,得以成长。

  

  很喜欢蒋勋的这句话:

  “生命是一场对话的旅途,与自己对话,与周遭对话,与世界对话。”

  确实,人生是一场觉醒的过程,是不断精进自己的修行。

  见众生,理解了众生万象,便懂了宽恕;

  见天地,体会了伟大和渺小,便会了包容;

  见自己,看到了局限和不足,便敢于突破。

  往后余生,愿你踏过万水千山,看遍百态人生,拨开千重迷雾,迎来自己的觉醒。

  这样的,才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最好的标志。

  很多人会把《人性的弱点》当作一本“心灵鸡汤”书,但其实这是错误的。其实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深奥,而且作者在前言就告诉我们,除非我们去实践书里的观点,否则将没有任何效果。

  所以说,这本书是真正教你如何积累人际经验,探究人性的一本书!

  

  《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最成功的励志经典,这本书汇聚了他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这是一本诚意之作,全书的理论都来自上千名学院的真实经历。

  正如作者在自序所言,他曾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日常交往,课程教授与学员互动中积累人际经验并探究人性。我想正是因此,这本书才能从虚无缥缈充满理论的海量人际交往书籍中脱颖而出。

  

  因此我给大家推荐这本《人性的弱点》,很多看了之后,还付诸于行动的读者,都通过这本书,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

  当然除了《人性的弱点》,让人受益一生的几本书《羊皮卷》《墨菲定律》《鬼谷子》《狼道》,也是让人充分地认识自己,并解决除了人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于这5本书,大家的评价是这样的:

  “这些可都是很好的书,值得仔细阅读,每本书里都包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是生活中、工作中、创业中的精神辅助工具。”

  “读了人性弱点,有些人就算看清了,照样是你放不下的人;

  读了墨菲定律的想放弃时什么都是理由,想期待时却总是没有结果;

  读了鬼谷子别用自己的一往情深绑架了别人也廉价了自己;

  读了羊皮卷都这把年纪了没有结果的事,真的要少干了;

  读了狼道并不是所有的相识都能天长地久,也不是所有的友谊都能地老天荒”

  

  参透这5本书,何愁过不好这一生?

  整套书99元,价格并不贵,甚至有些便宜了。也就是一顿饭钱,就能让自己领悟到人生的智慧,换来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非常值得!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AY36鬼谷子+墨菲定律+人性的弱点+羊皮卷+狼道精选¥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