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老师师德集锦9篇

  物理老师师德范文1

  调查对象为高中政治课教师和高中文科生,涉及省重点、市重点、县重点和一般高中,调研范围遍及贵州、安徽、甘肃、辽宁等许多省份,共回收教师卷114份,学生卷105份。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高中政治课德育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一)从价值理想上来看,师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价值认可度均很高

  针对高中政治课的价值,作为课程学习者的学生和教授者的老师,均更加注重政治课的道德和社会价值,两个选项选择比例不分伯仲,而且加起来占了全部选项的80%的选择比例,另外两项政治和应试价值则只占了约10%,这两方面价值不受普遍承认。在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学生更加重视政治课的社会价值,注重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而教师更加重视政治课的道德价值,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我们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虽然知道道德素质很重要,但是道德的作用相对社会能力而言更为隐性,认可度稍小。对于教师而言,显然是知道道德素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首选道德价值。不管如何,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认可度为34.3%,教师对道德价值的认可度为47.3%,从整体上而言,在价值理想上师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价值的认可度均很高。

  表1 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价值的认可度

  你认为高中政治课的最主要价值 考量方面 学生百分比 教师百分比

  A.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成道德培养目标,塑造健全人格 道德 34.3% 47.3%

  B.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 5.7% 7.9%

  C.学习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好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能力 社会

  51.4% 39.5%

  D.提高政治考试成绩,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 应试 8.6% 5.3%

  合计 100% 100%

  (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

  在“教师是否经常提示某个知识点是‘考试重点’”一题中,42.1%的教师选择了“经常”,39.5%的教师选择了“有时”。而在学生眼中,77.1%的答案是“经常”,20%的答案是“有时”。本题意在考察教师在新课教授中对应试的重视程度。政治新课教学,本应重视知识点的理解、学生生活体悟、活学活用,并穿插各种有趣的活动和丰富生动的案例;但是,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多的提示“考试重点”,不仅体现教师自己的智育倾向、应试倾向,也会在有意无意中传递给学生应试的重要性,降低了政治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不幸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不仅自己经常在授课中提示某个知识点是“考试重点”,而且在学生眼中此现象更为严重。因此,高中政治课的道德教育价值没有实现。

  (三)高中政治新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

  在“新授课程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的调查显示,50%的教师选择了“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23.7%的教师选择了“以讲授为主”;而同样的问题,37.1%的学生选择了“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48.6%的学生选择了“以讲授为主”。可见,在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眼里,政治新授课的教学方式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并且,学生眼中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比教师自己认为的更为显著,这就是教学理想与教学实际效果的差距。

  (四)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一般,师生互动情况较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双方应当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里进行良好的互动,方能实现既教又学。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的状况,反映了课堂了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课堂的活跃度,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思维的积极性等情况。而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去质疑问难,能够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内容,加深理解,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内在体悟性,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德育目标。

  因此,针对“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情况进行调查。作为学生发言机会的给予者的老师,“比较多”的比例为55.3%;而作为发言机会的实际拥有者的学生,则反映课堂发言机会“很少”,选择比例为42.9%。显然,学生的答案更具真实性。一方面,直观反映出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不好,师生互动情况较差;另一方面,师生的选择倾向的差距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想化倾向和学生对政治课堂不满意的情绪。

  (五)课堂讨论机会少、效果差,生生互动情况较差

  课堂的教学互动,不仅有师生之间的提问回答活动,也有生生之间的讨论活动。这两个活动共同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也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讨论的主要形式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分组就教师提出的某一问题或某一情境一起讨论交流、共同探讨,大胆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讨论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不同思维的碰撞,在德育方面有利于从不同的道德选择倾向中选择正确的道德倾向。

  “课堂上同学们参与讨论的情况”的调查显示:教师和学生的答案都集中在“经常讨论,效果一般”这一选项,比例分别为42.1%和48.6%。但是,整体的倾向性两者又出现了分歧。教师选择“基本不讨论,习惯听老师讲”的仅为4.4%,而学生则为22.8%;教师选择“经常讨论,效果很好”的为16.7%,而学生则为2.9%。因此,从整体来看,课堂上同学们参与讨论的频率和效果都一般。

  (六)教师理想教学模式偏保守,教学观念较落后

  调查结果显示,53.5%的教师选择了“多联系社会生活、时政热点,增加教学的生活性”。在前三个选项中,这个“生活性”的选项偏保守,属于对现有教学模式稍微改进后就可以实现的理想教学模式,而且课堂活动不多,教师只需要在自己教授内容上多联系社会现实即可。其次是30.7%的老师选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是8.8%的老师选择“多开展情景模拟、辩论等课堂活动,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两项中,尤其是前者的改革理想更为大胆,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性。然而,这两项的选择比例加起来也没有第一项多。因此,总体来看,教师的教学理想仍偏保守,对课堂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老子德育思想的解决路径

  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老子德育思想有相应的解决路径,归纳为道德观、教师教育观、学生学习观这三个方面,分别强调了:道德教育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教学应当“行不言之教”、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学习应当“静观玄览”、注重道德内化和外化、提高自身素质。

  (一)道德观:重视道德教育、人格提升

  理想人格是道德教育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老子则提出了培养“上士”、“上德之人”的目标,让整个社会在圣人的“无为”治理之下,最终回到原初“尊道贵德”的朴素状态。

  首先,老子极为推崇“圣人”,在《道德经》中“圣人”被提及高达12次。他将圣人的本性看作人自然本性的典范,是“道”的具体体现和承担结果。他认为“道”应当是人们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德育应当培养认识、追求、体悟道的人。如此,人的本性才是自然无为、贵柔不争、致虚守静的。因此,在现代教育的改革中,我们应回归于人性中最本真的品质,用自然无为的方法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其次,任何德育思想的都应以人为中心,老子追求的是人的个体性存在,倡导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尊重人格独立,反对对人本性的压制。只有人个性纯朴自由,人生和世界才能完满。因此,我们不能将学生固定在书本和教室狭小的空间内,而应该将知识教育与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的自由个性。

  (二)教师教学观:行不言之教

  1.哲学内核:道法自然

  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教学观出自《道德经》的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见,“不言”与“无为”呈现对应关系。其中,“无为”的体现便是因循自然,道法自然,也就是遵从最高的“道”。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言”和“无为”,并非不说话、无所作为,而是不以人为的故意强加于他人、他物,任人、物“自化”,也就是由其本性。道的本质属性是自然,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最重要观念,强调遵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和规律。老子认为圣人最显著的品格,就是对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掌握与运用,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融为一体。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这一总法则,用于修身处事。这便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基本思想。

  2.内涵:因循自然,顺其发展

  如何理解“不言之教”?王弼在“行不言之教”旁加注:“智慧自备,为则伪也。”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认为:不言就是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言”指政教号令,而“不言之教”引申为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老子倡导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行教,任凭万物生长发展而不人为地确定起点,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化育万物却不自居其功,这是老子教育活动的理想境界。

  3.德育现状:空洞说教,违反道德生长规律

  在当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道德教育的空洞说教的问题。学生基于教材学习“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而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更萌生出“做与不做跟我有什么关系”的想法。在授课中,教师将学生视为机械性的学习者、没有自己的思想。因为这种对学生角色的定位,教师采用了纯粹简单说教、甚至灌输的方式授课,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德育的效果是有限的。

  用“行不言之教”的道理来解决德育问题,就启示我们道德教育要因循自然、顺其发展,按学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来施教。道德在学生体内的生长,需要的是体悟的感受过程。而学生是活跃的、好奇的、没有后果感、又容易受鼓动的身心特点。因循学生和道德这两点规律,便能找到德育的解决思路。

  4.德育方法:学生主体,自主探究

  首先,树立学生的德育主体观。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顺其本性,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内在的德育需求,使他们能够自由、独立、主动的发展,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主体。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确立其主体意识,发挥其内在的固有的潜能,更能实现自我完善。

  其次,创建轻松、自然的自主探究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因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能够发挥自我教育的能动性,有利于道德体悟,实现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三)学生学习观:静观玄览

  “行不言之教”是从教师教学观的角度来讲,但是,在老子看来道德的落实最终还是靠学生自我来实现,便提出了“静观玄览”的学生自我教育观。“道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将自化。”道德修养的最后阶段终归是落实到克服自我,战胜自我,自己思想和行为发生改观,才算真正实现自我。道德不是外教的,而是内生的,与其说是施教的结果,不如说是客体自化、自在生成的。

  1.玄览:保持纯粹心灵

  “玄览”出自《道德经》第十章中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陈鼓应将其解释为洗清杂念而深入观照,能没有瑕疵吗?他认为“玄览”比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张岱年则认为“老子讲为道,于是创立一种直觉法,而主直冥会宇宙本根,玄览是一种直觉。”(《中国哲学大纲》)冯友兰认为“玄览即览玄,览玄即观道,要观道首先就要洗涤心灵,涤除就是把内心中的一切欲望都去掉,这样才可见道,见道就是对道的体验,对于道的体验就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

  2.静观:自在体悟

  “静观”来自《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大意为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表面的理解是“静静的观看自己”。陈鼓应认为这是:“形容心境原本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的活动和外界的扰动,而使得心灵闭塞不安,所以必须要时时做到致虚、守静,才能恢复心灵的清明。”范应元认为:“致虚、守静,非谓绝物而离人也。要想获得心灵的德,最根本的需要自己内心深处去体悟、去追求。因此,老子倡导“静观”的自在体悟法,用心去学习。

  3.德育现状:应试知识目的,被动聆听学习

  一方面,高中政治课的应试目的过重,学生努力学习政治课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忽略了道德品质的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心灵就不纯粹,内心被外在的欲望沾染,失去了自我提升、自在感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政治课堂仍是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学生表达、参与、思考的机会少,处于被动聆听学习状态,没有机会或者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自在感悟。学生只是懂得、会背知识,但当面临复杂选择、充满诱惑的社会时,又无从下手,这便是学生没有实现道德自在体悟的后果。

  4.德育方法:守静内省法

  老子提出了“致虚守静”的守静内省法,也就是道德主体进行自我思考、自我体验和自我完善。所谓“致虚守静”就是要人们拓展精神空间,净化心灵,去除欲念的烦恼,使心安宁沉静。学生应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遵从内在本性,发挥内在潜能,从而通过内化实现其道德自律。学生只有使身心回复到本性的清静状态,才能不被纷繁复杂的外物所扰乱。老子的守静内省法是对主体生命价值的高度肯定,也显示出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它可以启示受教者从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俗社会中超脱出来,以平静乐观的心态去把握现实世界,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研究启示

  物理老师师德范文2

  关键词:初中生物;地理学科;德育;渗透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渗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在现今的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科学的认知、思想的觉悟、个人修养、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的渗透。

  物理老师师德范文3

  听老一辈说,德贤老师吹一手绝妙的笛子。可是,我们很少有机会享受他的笛声。疏帘铺淡月之夜,冷雨凄楚之秋,黄花落尘、日薄西山之时,德贤老师对那根纹理细腻的竹笛,总是极为亲昵地细细把玩,不肯吹奏,好似满腔心绪尽在笛外。我知道德贤老师惜笛如命,那根青色的横笛在他心中怕只有温柔漂亮的师母与之媲美吧。

  一次镇里举行国庆联欢晚会。会上政界献艺频频,大出风头。行至高潮时,一政界吹笛高手上台吹奏了笛子独奏曲《姑苏行》。音色、节奏、旋律都属上乘。吹奏完毕,其洋洋自得,把笛子扛在肩上,竟冒出一句话来:“教育界怕不行吧?”因自己上教师吧,一种被侮辱的感觉直罩心头,血往上冲。“靠!”坐在身旁的德贤老师竟粗鲁地骂了一声,随后也拿起笛子登上了台子。望着一向和蔼的德贤老师,我的眼睛忽然湿润起来。还是那首《姑苏行》。古朴典雅的音乐在德贤老师手指灵巧的起落间流淌出来。笛声如溪水出涧般清澈空灵,时而似珍珠落盘般清脆,时而又如飞絮起舞般轻盈,时而浑厚,时而纤细。吹至快处,仿佛急风骤雨,吹至慢处,又似檐雨滴落,吹至高处,笛声愈发纤细如一根金线扶摇直上深入云霄,吹至低处,若有若无,似断似续,虚无飘渺。人们仿佛看见行云流水的笛声在氤氲的灯光里颤酥酥流动,同时人们的想象在酣畅淋漓的笛声的牵引下游着姑苏园林……。假山池沼,亭台轩榭,藤萝翠树,各具情韵。大厅里静静的,每一处都流溢着婉转的笛声。吹奏完毕,笛的余音在耳畔丝丝袅袅久而不绝。德贤老师在台上站了五分钟,台下掌声响了五分钟。从那以后,不论镇里举行什么名目的联欢,各种乐器演奏应有尽有,惟独没有吹笛子的。德贤老师呢,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对笛子愈加钟爱,时时带在身边用手摩挲着,就如那泛青的隐隐透明的横笛是身上的某一器官。

  近几天,德贤老师身体有些不适。下午放学后我便邀他去散步。德贤老师挺高兴,爽快地答应了。我们踏着柔和的夕阳静静走着。一米左右的小土道,两旁绿草覆地,茸茸的。泛红的阳光慈爱地铺满前后左右的空间,几只小鸟在夕阳里飞动,渐渐远去,在视野里变成一颗颗天上的黑痣。此时的气氛很祥和。看着德贤老师手中的笛子,我不禁问道:“德贤老师,你笛子吹奏的那么好,为什么风景宜人时,却听不见你的笛声呢?”德贤老师看看手中笛子笑了笑说:“有景时,细细咀嚼的是我而不是笛子,它终归为物,人玩物天经地义,若为之所累,怕不是玩物丧志就是物玩人了吧,再说了,我还没有达到人笛合一的高深境界。”哈哈哈,我们都笑了。夕阳更加柔和了,四下里是一片静的美,和谐的美。前面一个十字岔道。这时从道口走来一个学生,手里不知捧着什么书边走边读着。我说:“德贤老师,当年你也是这般书生气吧?”德贤老师笑着说:“他可差远了,想当年我看书撞了电线杆还向人家说对不起呢…”我们正说着,没注意左边路口飞驶过来一辆自行车,竟撞向那个学生。“小心!”我懵了,一时立在那儿。德贤老师却一个箭步上去,顺手把那根笛子直插飞驶的自行车轮圈……喀!德贤老师一下被掼到草丛里,手里死死攥着半截笛子,还有半截在空中潇洒地飞旋着……

  物理老师师德范文4

  一、找准渗透“点”———语文教学有效实施德育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和思品教育是水融的整体。我们在备课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找准德育“点”;在教学时要在整体上落实,渗透德育“点”。找准德育渗透点可以从课文的关键字词入手,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挖掘这些词语的内涵,自然渗透德育是最基本的做法。如苏教版语文《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中这样描写:“3月4日,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虽然上班前她就感到身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关注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劳累了一上午,连水都没喝一口,只觉得周身困乏疼痛,她不得不费力地爬到床上休息。”我抓住“仍”“坚持“”费力”这些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叶欣高强度、高风险、高效率的工作;体会在危险面前,叶欣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体会叶欣在灾难面前、在死亡面前的那种大爱情怀。当然,找准渗透点也可以从课文中心句、语法、插图方面入手,甚至可以抓住标点符号做文章。比如,这段话里的省略号让我们感受到叶欣工作的高强度和高效率,体会到叶欣在灾难面前的奋不顾身。

  二、把握渗透“度”———语文教学有效实施德育的关键“度”是一个事物保持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事物的质变。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根据儿童生活经验、思想实际和认知水平把握好尺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而逐步提高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对德育因素的理解程度、可接受程度是有区别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一定要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思想实际和认知水平,去把握好德育的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使德育收到实效。

  三、选好渗透“法”———语文教学有效实施德育的保证有机地实施渗透,既能强化语文的德育功能,又能引导学生深层次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1.创设情境,入境入情

  “情境”,包括“情”和“境”。“境”指客观事物或虚拟的事物“,情”指人由客观事物引发出的“主观情感”。这种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感的“融合”,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主观情感反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去逐步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的和谐发展。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披文入境,进而入情。这样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德育教育的效果极好,甚至能收到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学《老师,您好》一文时,我利用动情的语言说:“同学们,我每一次听到你们这充满深情的问候‘老师,您好’”,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和你们一样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是啊,是老师指导我们握笔写字,是老师教会我们读书、写作,是老师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是老师把我们从一个步履蹒跚的孩童教育成一个懂礼貌、有知识的现代人。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自己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好!”这样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充分利用学生每天上课师生问好这样的生活资源,引领学生披文入境,走进文本,创设情境,激感,引起共鸣,在不知不觉中为课文的朗读奠定了基调。

  2.以读为本,领悟思想

  物理老师师德范文5

  关键词: 高中政治;老子;德育;教师;学生

  作为高中德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堂,不仅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教学模式教条化、形式化现象突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失去了德育功能,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德育改革势在必行。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以“道”和“德”为教,提出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因此,本调查力图将老子德育思想进行现代转化,为当代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学的困境提供新的思路。

  调查对象为高中政治课教师和高中文科生,涉及省重点、市重点、县重点和一般高中,调研范围遍及贵州、安徽、甘肃、辽宁等许多省份,共回收教师卷114份,学生卷105份。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高中政治课德育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一)从价值理想上来看,师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价值认可度均很高

  针对高中政治课的价值,作为课程学习者的学生和教授者的老师,均更加注重政治课的道德和社会价值,两个选项选择比例不分伯仲,而且加起来占了全部选项的80%的选择比例,另外两项政治和应试价值则只占了约10%,这两方面价值不受普遍承认。在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学生更加重视政治课的社会价值,注重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而教师更加重视政治课的道德价值,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我们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虽然知道道德素质很重要,但是道德的作用相对社会能力而言更为隐性,认可度稍小。对于教师而言,显然是知道道德素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首选道德价值。不管如何,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认可度为34.3%,教师对道德价值的认可度为47.3%,从整体上而言,在价值理想上师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价值的认可度均很高。

  表1 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价值的认可度

  你认为高中政治课的最主要价值 考量方面 学生百分比 教师百分比

  A.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成道德培养目标,塑造健全人格 道德 34.3% 47.3%

  B.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 5.7% 7.9%

  C.学习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好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能力 社会

  51.4% 39.5%

  D.提高政治考试成绩,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 应试 8.6% 5.3%

  合计 100% 100%

  (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

  在“教师是否经常提示某个知识点是‘考试重点’”一题中,42.1%的教师选择了“经常”,39.5%的教师选择了“有时”。而在学生眼中,77.1%的答案是“经常”,20%的答案是“有时”。本题意在考察教师在新课教授中对应试的重视程度。政治新课教学,本应重视知识点的理解、学生生活体悟、活学活用,并穿插各种有趣的活动和丰富生动的案例;但是,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多的提示“考试重点”,不仅体现教师自己的智育倾向、应试倾向,也会在有意无意中传递给学生应试的重要性,降低了政治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不幸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不仅自己经常在授课中提示某个知识点是“考试重点”,而且在学生眼中此现象更为严重。因此,高中政治课的道德教育价值没有实现。

  (三)高中政治新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

  在“新授课程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的调查显示,50%的教师选择了“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23.7%的教师选择了“以讲授为主”;而同样的问题,37.1%的学生选择了“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48.6%的学生选择了“以讲授为主”。可见,在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眼里,政治新授课的教学方式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并且,学生眼中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比教师自己认为的更为显著,这就是教学理想与教学实际效果的差距。

  (四)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一般,师生互动情况较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双方应当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里进行良好的互动,方能实现既教又学。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的状况,反映了课堂了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课堂的活跃度,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思维的积极性等情况。而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去质疑问难,能够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内容,加深理解,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内在体悟性,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德育目标。

  因此,针对“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情况进行调查。作为学生发言机会的给予者的老师,“比较多”的比例为55.3%;而作为发言机会的实际拥有者的学生,则反映课堂发言机会“很少”,选择比例为42.9%。显然,学生的答案更具真实性。一方面,直观反映出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不好,师生互动情况较差;另一方面,师生的选择倾向的差距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想化倾向和学生对政治课堂不满意的情绪。

  (五)课堂讨论机会少、效果差,生生互动情况较差

  课堂的教学互动,不仅有师生之间的提问回答活动,也有生生之间的讨论活动。这两个活动共同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也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讨论的主要形式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分组就教师提出的某一问题或某一情境一起讨论交流、共同探讨,大胆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讨论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不同思维的碰撞,在德育方面有利于从不同的道德选择倾向中选择正确的道德倾向。

  “课堂上同学们参与讨论的情况”的调查显示:教师和学生的答案都集中在“经常讨论,效果一般”这一选项,比例分别为42.1%和48.6%。但是,整体的倾向性两者又出现了分歧。教师选择“基本不讨论,习惯听老师讲”的仅为4.4%,而学生则为22.8%;教师选择“经常讨论,效果很好”的为16.7%,而学生则为2.9%。因此,从整体来看,课堂上同学们参与讨论的频率和效果都一般。

  (六)教师理想教学模式偏保守,教学观念较落后

  调查结果显示,53.5%的教师选择了“多联系社会生活、时政热点,增加教学的生活性”。在前三个选项中,这个“生活性”的选项偏保守,属于对现有教学模式稍微改进后就可以实现的理想教学模式,而且课堂活动不多,教师只需要在自己教授内容上多联系社会现实即可。其次是30.7%的老师选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是8.8%的老师选择“多开展情景模拟、辩论等课堂活动,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两项中,尤其是前者的改革理想更为大胆,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性。然而,这两项的选择比例加起来也没有第一项多。因此,总体来看,教师的教学理想仍偏保守,对课堂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老子德育思想的解决路径

  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老子德育思想有相应的解决路径,归纳为道德观、教师教育观、学生学习观这三个方面,分别强调了:道德教育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教学应当“行不言之教”、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学习应当“静观玄览”、注重道德内化和外化、提高自身素质。

  (一)道德观:重视道德教育、人格提升

  理想人格是道德教育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老子则提出了培养“上士”、“上德之人”的目标,让整个社会在圣人的“无为”治理之下,最终回到原初“尊道贵德”的朴素状态。

  首先,老子极为推崇“圣人”,在《道德经》中“圣人”被提及高达12次。他将圣人的本性看作人自然本性的典范,是“道”的具体体现和承担结果。他认为“道”应当是人们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德育应当培养认识、追求、体悟道的人。如此,人的本性才是自然无为、贵柔不争、致虚守静的。因此,在现代教育的改革中,我们应回归于人性中最本真的品质,用自然无为的方法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其次,任何德育思想的都应以人为中心,老子追求的是人的个体性存在,倡导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尊重人格独立,反对对人本性的压制。只有人个性纯朴自由,人生和世界才能完满。因此,我们不能将学生固定在书本和教室狭小的空间内,而应该将知识教育与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的自由个性。

  (二)教师教学观:行不言之教

  1.哲学内核:道法自然

  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教学观出自《道德经》的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见,“不言”与“无为”呈现对应关系。其中,“无为”的体现便是因循自然,道法自然,也就是遵从最高的“道”。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言”和“无为”,并非不说话、无所作为,而是不以人为的故意强加于他人、他物,任人、物“自化”,也就是由其本性。道的本质属性是自然,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最重要观念,强调遵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和规律。老子认为圣人最显著的品格,就是对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掌握与运用,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融为一体。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这一总法则,用于修身处事。这便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基本思想。

  2.内涵:因循自然,顺其发展

  如何理解“不言之教”?王弼在“行不言之教”旁加注:“智慧自备,为则伪也。”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认为:不言就是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言”指政教号令,而“不言之教”引申为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老子倡导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行教,任凭万物生长发展而不人为地确定起点,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化育万物却不自居其功,这是老子教育活动的理想境界。

  3.德育现状:空洞说教,违反道德生长规律

  在当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道德教育的空洞说教的问题。学生基于教材学习“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而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更萌生出“做与不做跟我有什么关系”的想法。在授课中,教师将学生视为机械性的学习者、没有自己的思想。因为这种对学生角色的定位,教师采用了纯粹简单说教、甚至灌输的方式授课,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德育的效果是有限的。

  用“行不言之教”的道理来解决德育问题,就启示我们道德教育要因循自然、顺其发展,按学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来施教。道德在学生体内的生长,需要的是体悟的感受过程。而学生是活跃的、好奇的、没有后果感、又容易受鼓动的身心特点。因循学生和道德这两点规律,便能找到德育的解决思路。

  4.德育方法:学生主体,自主探究

  首先,树立学生的德育主体观。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顺其本性,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内在的德育需求,使他们能够自由、独立、主动的发展,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主体。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确立其主体意识,发挥其内在的固有的潜能,更能实现自我完善。

  其次,创建轻松、自然的自主探究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因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能够发挥自我教育的能动性,有利于道德体悟,实现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三)学生学习观:静观玄览

  “行不言之教”是从教师教学观的角度来讲,但是,在老子看来道德的落实最终还是靠学生自我来实现,便提出了“静观玄览”的学生自我教育观。“道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将自化。”道德修养的最后阶段终归是落实到克服自我,战胜自我,自己思想和行为发生改观,才算真正实现自我。道德不是外教的,而是内生的,与其说是施教的结果,不如说是客体自化、自在生成的。

  1.玄览:保持纯粹心灵

  “玄览”出自《道德经》第十章中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陈鼓应将其解释为洗清杂念而深入观照,能没有瑕疵吗?他认为“玄览”比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张岱年则认为“老子讲为道,于是创立一种直觉法,而主直冥会宇宙本根,玄览是一种直觉。”(《中国哲学大纲》)冯友兰认为“玄览即览玄,览玄即观道,要观道首先就要洗涤心灵,涤除就是把内心中的一切欲望都去掉,这样才可见道,见道就是对道的体验,对于道的体验就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

  2.静观:自在体悟

  “静观”来自《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大意为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表面的理解是“静静的观看自己”。陈鼓应认为这是:“形容心境原本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的活动和外界的扰动,而使得心灵闭塞不安,所以必须要时时做到致虚、守静,才能恢复心灵的清明。”范应元认为:“致虚、守静,非谓绝物而离人也。要想获得心灵的德,最根本的需要自己内心深处去体悟、去追求。因此,老子倡导“静观”的自在体悟法,用心去学习。

  3.德育现状:应试知识目的,被动聆听学习

  一方面,高中政治课的应试目的过重,学生努力学习政治课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忽略了道德品质的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心灵就不纯粹,内心被外在的欲望沾染,失去了自我提升、自在感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政治课堂仍是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学生表达、参与、思考的机会少,处于被动聆听学习状态,没有机会或者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自在感悟。学生只是懂得、会背知识,但当面临复杂选择、充满诱惑的社会时,又无从下手,这便是学生没有实现道德自在体悟的后果。

  4.德育方法:守静内省法

  老子提出了“致虚守静”的守静内省法,也就是道德主体进行自我思考、自我体验和自我完善。所谓“致虚守静”就是要人们拓展精神空间,净化心灵,去除欲念的烦恼,使心安宁沉静。学生应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遵从内在本性,发挥内在潜能,从而通过内化实现其道德自律。学生只有使身心回复到本性的清静状态,才能不被纷繁复杂的外物所扰乱。老子的守静内省法是对主体生命价值的高度肯定,也显示出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它可以启示受教者从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俗社会中超脱出来,以平静乐观的心态去把握现实世界,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研究启示

  关于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模式,教育界的各路学者充分发挥了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提出了各种教学观和学习观。但是,结合老子德育思想探讨高中政治课堂的道德教育方法较少。本研究便是从老子思想的角度寻求高中政治课德育教学的新启示、新观点。

  老子德育思想对高中政治德育教学的核心启示是道德的内化逻辑。政治课堂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自由思考的时间和机会,甚至将课堂交给学生,实现师生和生生的良性互动。实际上,目前已有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如茶馆模式、后茶馆模式、杜郎口中学模式等等已经将大部分甚至全部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在其中只是引导、难点讲解作用。通过这种将课堂交给学生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学生的参与越深入,思考、活动、交流等方式越充分,道德内化也就越深入。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长沙:岳麓书社,2011.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物理老师师德范文6

  关键词:教师;师风师德;标准

  一、当代中小学教师师风师德现状

  所谓师风师德就是老师要关心学生、爱学生、在学生需要老师的时候竭尽全力的去帮助学生。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些报道指出某些道德素质极差的老师猥亵儿童的现象。个人认为此现象并不是媒体的夸大也不是个人的泛泛而谈。还有一些报道指出一些小学老师认为小学生没有羞耻感,为了给学生们上生理课,让学生们不管男女都出现在老师面前,前不久就有报道指出一名老教师觉得一名农村学生很可怜然后给他去送一些物资,结果物资送到之时他却将他送物资的照片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导致大量的人员对此学生关注,最终此学生受不了网友的曝光和别人的眼光喝几家农药自杀。因此在瓷片文章里,小编就要对如何展现师风师德建设作出探讨,给广大人民中小学教师一个标准。

  二、中小学教师师风师德建设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流传至今有很多诗句都是借来歌颂教师的:唐代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清代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斯大林的名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老师必须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高尚思想道德修养,具有无私奉献的伟大,还应该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这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新一代的接班人,才能培育出不拜金不虚伪的“人才”。如此做老师才能说自己问心无悔,捧心而来,不带半根草而去。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并能够尊重自己接触的学生这是作为一名老师最基本的要求,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也拥有高尚的情操,对此老师应该用一颗热诚的心去教育学生使得学生和老师双赢,使得教育事业在教育界发挥最大的效率。老师热爱自己的学生,反过来学生也会爱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生不理不睬,对学生不予帮助不是一名好老师,虽然说严师出高徒,但是,倘若老师不注重自己的自我修养和专业知识的巩固,自然学生也不会尊重自己的老师,也会对学习起不来兴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着微妙的联系,很多中小学学生对很多老师都有着惧怕的心理,在课堂上小心翼翼一直紧绷着神经,完全没有轻松教育的氛围,下课学生见到老师也像老鼠见到猫似得远远地就躲了,所以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该具备高尚的情操,学着去宽容学生,当然教师的宽容不是绝对的宽容,老师应该在一些方面严有度,松有力,这样才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并且让学生能够在心里去认可你、去尊重你、愿意去学习你传授的知识。例如,我有一朋友是女性老师,她主张严师出高徒,但是很多时候都事与愿违,而且她所教的中小学生也极具有叛逆心理,常常在课堂上顶撞她导致课堂进度拖延,课后不仅有一些学生叫她灭绝师太而且还有一些学生向校长报告要求换老师,这样最终导致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事与愿违,所以说不管怎么样老师都应该抓住师生之间关系的“度”,使得身心还不完全成熟的中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达到教育效果。

  三、全心全意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兢兢业业服务于教育业

  教书育人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基本职业要求。大家都说老师就是辛勤的园艺师,是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的蜡烛,是护花的落红,是救人们于无知的天使,所以说作为一名中小学人民教师肩负着提高国家国民素质和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重任。在此之前老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以端正的态度去教育学生成才,设身处地的服务于教育事业遵从孔老先生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指导,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无愧于教育界,无愧于心,无愧于家长,无愧于向自己学习知识的学生。

  四、文章总结

  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师风师德培养的标准。教师只有在教好书的前提下,将当代的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能文能武,能歌善舞的人才才是检验是否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的标准。世界这么大,也许一个教师的力量是渺小的,就像一粒沙子一样难以筑成城堡,但是全天下的老师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就像太阳一样耀眼,太阳一样照耀着万物使他们健康成长。他们宁愿做任人踩踏的落红也要维护其他的花,谁不愿作为枝头随风摇曳的红花,谁不愿用一颗宁静的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但是他们却选择了这样的一份职业,所以老师的高尚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尊重的,老师的师风师德也是每个老师不断加强的。

  作者:娜仁图雅 单位: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中学

  参考文献:

  物理老师师德范文7

  关键词:思想品德;理想教育;途径

  一、理想是什么

  理想,是由人根据自身情况所设定的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或心中期望的未来的奋斗前景,或者是描绘一个个人生活事业的状态,又或者是国家和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发展目标,它是一种鞭策理想主义者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理想按照主体的角度不同,理想包括个人理想和群体理想(又称共同理想)。

  二、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加强理想教育的途径

  1.丰富理想教育的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义务教育中最重要的理想教育课程,各个思想品德教师都非常重视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在文化多元化,互联网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信息流能轻而易举地到达学生的身边,面对众多不分好坏的信息,初中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还没有形成自己正确的“三观”,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重中之重,理想教育更应该丰富其教育内容。比如,在讲授“走进共同理想”这一课内容的时候,首先要从社会发展开始讲,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资本主义最后必然灭亡的事实。重点阐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后一定胜利的原因。然后,让学生举手发言,举出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例子,比如很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事业奋斗终生的英雄人物,有、王进喜等。把课堂内容和课下活动相结合,把社会理想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变成学生认同的理想。比如在课余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一起去附近的博物馆、纪念馆参观,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到历史文化的深厚,进而形成自己的理想。还可以一起去植物基地、动物园,看一看家乡的自然景观,这样既能让学生领略家乡风景的美丽,还能增加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2.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这对初中生有一定的难度。辩证思维又是人类对社会主观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地、辩证地认识这个世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批判自己不认同的现象,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从这个角度讲,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老师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社会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为了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就要对他们进行训练。比如在课堂上,老师选择一个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作为讨论对象,这样学生和老师的关注焦点都一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观点,再把学生的观点归纳分类,让学生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对自己的观点或者对立的观点假设求证。通过这样有规律的讨论、求证、反对、再讨论、再求证的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维,为学生的理想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基础。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初中,学生的课业任务要和课下活动相结合,只有把课堂理论和课下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想的实质。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口头表述、多媒体互动,学生只是了解到理想教育的理论部分,没有实际的生活场景进行运用,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在课下实践中,思想品德老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勇于参加社团活动、课下游戏,还要亲自和学生打成一片,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去,并且把这样的活动列入课程,允许其他教师评价。当这样的课上理论与课下实践结合到一起,形成一定的文化时,学生会乐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户外实践,学生认识社会的机会会增多,心理状况会趋于开朗,价值观会慢慢形成,理想会慢慢明确,最终完成自我理想的升华。

  4.注重言传身教

  学校中,老师和学生就是一家人,老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大人,比父母接触的时间都多,所以老师特别要注重的一点就是言传身教。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老师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告诫学生让学生达到是不可取的,学生甚至会因此看不起老师,觉得大人都没做到的事情让小孩子完成是可笑的。所以,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更要严于律己,起到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理想认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不仅要加强自我的修养,还要把自己的理想认识体现在教学生活中,正如《师说》中写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做到言传身教,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帮助学生加强理想认识和形成能力。

  理想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正确理想的形成。本文从思想品德课程入手,讨论了加强学生理想教育的途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辩证思维,理论实践相结合,注重言传身教,为思想品德课程老师在课程上加强学生理想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孙溧.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社会理想认同教育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10).

  物理老师师德范文8

  关键词:高中生物 德育教育 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新课程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关注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关注生物教学的实用性,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环节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表现出来的态度、价值观。所以,笔者以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为出发点,进行课本挖掘研究,分析课本中是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的,这是我们执教者需研究和斟酌的,下面是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一、明确目标,有效渗透理想教育

  教学工作者的职责就是教育和培养社会上所需的各种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缺点而自觉地去改正完善。教育人的最好方法便是让教育者的想法通过受教育者本人发现进一步转变为自己的需求,最大限度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参加的主动性,指引受教育者自主学习。中国拥有久远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在课堂上不仅注重应用这些历史文化知识,激励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而且我更注重赞颂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生物科技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来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中国的热情。当我第一次给学生上生物课的时候,向学生讲解了“中国克隆羊培育成功”,中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方面处于世界生命科学的前沿,还有中国两位博士后把小草抗旱基因转移到旱稻取得了成功等科技成果,为学生讲解生物工程以及生命科学是当今社会最有活力的科学之一,把生物科技作为先驱的新兴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位置。鼓励学生以这些生物科学家为榜样,努力探究生物科学,确立宏伟目标,未来肯定会有所成就。在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时候,提到袁隆平研究高产杂交水稻荣获世界金奖,1988年种子进行太空之旅后培育的高品高产的农作物新品种等;讲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郑萌珠已经在2007年被西安西京大学录取;讲解“免疫”的时候,提到中国医疗保健的迅猛进步等。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我们祖国的科技实力,树立为祖国的发展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学生愿意学,成绩肯定会越来越好。

  二、凸显魅力,有效渗透治学精神

  不管怎么说,德育仍然是一种比较隐形的状态存在,尤其作为理科来讲,涉及的方式很少,很多老师的方法是在适宜的时候利用介绍科学史与科学家的事迹使学生体会科学发展的过程和科学家严谨、刻苦、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如果只做这些是不够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用数据证明。利用抽象的数据,表明具体的情况,并通过分析过程中领悟道理。例如,“人类遗传病和预防”这节课,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遗传病发病率与环境关系的示意图,使同学们了解环境污染与遗产病发病几率的联系,老师并未大喊“我们必须维护好环境”的标语,可是数据给学生带来的直观效果远大于老师的语言。

  2.巧用媒体,创设情境。理科教学中有很多知识是抽象的,需要媒体的支持,在讲课时可以利用媒体,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严谨的知识学习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比如,人教版选修三“胚胎工程”中受精过程的教授中,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仿真的动画对该过程的艰难进行呈现,同时也让学生们体会能完成受精的是在众多的帮助下才得以成功,这是多么的幸运和偶然,所以一定要珍爱生命。

  3.在理论和实际运用相结合中渗透辩证观点。自然科学中知识的价值是中立的,不但可以帮助善事,也可以帮助恶事,如果讲授知识时事先创设一个善的环境,那么学习知识就是在为善服务,同样可以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学习克隆技术的时候,老师对于克隆技术的讲解,指出克隆技术引起伦理上非常大的顾虑,必须制止,可是“克隆技术”也能够为人类带来很大的好处及新的发展机会,可以提倡,两种矛盾的说法,鼓励学生展开探讨。学生把克隆人作为话题展开辩论,认识到克隆技术确实具有两面性,科学发展始终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提高了利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三、挖掘课本,有效渗透价值观念

  生物课本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生态观等多个内容,其中有一部分拥有明显的思想性,但大多数的思想道德教育都包含在生物学内容里。在平时备课时,我非常看重探究课本中包含的思想品德的信息,把道德教育融入文化教育。例如,当第一次给新生上生物课讲《致同学们》的时候,我提到了袁隆平的财富已经超过千亿元,不单纯为了钱而活着恰恰是最富有的相关内容,向学生说明:袁隆平的千亿资产并非指的是他个人的财产上,而是他给社会创造的价值中。只有把个人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相结合,那么他的成功才能说是最具价值的。只有把远大的理想竖立于每一件繁琐而枯燥的具体事情上,那么他的奋斗才是具有根基的,成功的脚步也会越走越近。如此,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时候得到了思想的熏陶,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强化素质,有效渗透学习乐趣

  物理老师师德范文9

  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几乎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与学生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渗透在智、体、美和劳教育的各个方面。在素质教育中,道德教育是于首位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方面。对学生健康成长及学校教育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及保证的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思想和行为都产生着潜移默化作用。德育教育工作,是老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老师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树立道德榜样

  由于教师是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要经常与学生联系沟通。老师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及道德品质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和好奇,价值评价体系也不成熟,对事物的评判能力也不强。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影响者,要时刻认识到个人行为、举止得体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谓的“言传重于身教”。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现在仍处于薄弱阶段,教师要通过定期研讨和培训,更新德育教育理念和巩固教学方法,真正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针。

  二、德育和心理学相融合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是迈入人生的转折关键期。这时的青少年,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但是,又不满足于简单说教及现成结论,因为还不太成熟,所以比较容易固执及偏激。因此,简单的道德说教,很显然是不可行,也是不科学的。

  中学生在基础教育时期,他们情绪不稳,心理多变,思想上也活跃,既轻易能接受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及丑恶现象的侵蚀及危害。因此,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应该针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特点,采取各种各样的、易于被青少年接受及理解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把传授专业知识与陶冶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相结合,把学生成才与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历史方面教育及当前政治形势教育想结合,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德育工作要有灵活性,掌握运用好“无声”和“有声”的方法。在处理某些问题时,老师并不要施以言教,无言的关爱,也许更会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另外,由于初中生身体的变化,会让很多学生产生羞涩感,同时学生也把自己当成成年人了,同时,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周围的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对教师及家长产生抵制思想,也就是所谓的“叛逆期”。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育者,对待这个时期的学生要投入更多的关爱和耐心。老师要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对于有心理挫伤的学生,老师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及时机,与学生诚恳的沟通谈心。教师要用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化学生,让学生们树立起自信心。同时,老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年龄的优势,体现友情和亲情的关照。帮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成人尊重和体验到情感的归属。

  三.教师家访及沟通

  德育工作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参与。但是,有很多学生极其厌烦老师作家访,怕老师“打小报告”,也有的怕老师,知道自己是单亲家庭及家庭贫困。由此,教师要变换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逐步地通过师长双方的沟通交流感化,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坦然面对现实,并在这个基础上,树立起良好的道德价值取向。

  四、加强社会生活参与,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老师要充分发掘社会资源。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募捐、到附近敬老院等。最后在每周一次班会上,组织学生们发言讨论,给出科学的德育评估,这样,有利于教师合理地安排下面的德育工作。每学期要组织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走进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走进附近农村,接受农村劳动教育;亲近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祭扫当地的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活动,大大拓展了德育教育的空间,扩大了德育教育的内涵,把学校和家庭及社会紧密地联系系起来了,发挥了德育网络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