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引起医学伦理难题的原因
免费预览:
第十二章医学伦理决策与医学伦理难题卫生政策的国际、国内良好评价,等等。二、引起医学伦理难题的具体原因(一)生命科技的迅猛发展适应人类防病治病、维护健康等医学需要,实验医学的兴起,使生命医学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且当代生命医学科技的发展呈现加速态势。这些领域中的高新技术,“大大增强了医学专业人员的力量和知识。过去人们不能做的事情现在能够做了,如使垂死的病人继续存活,在产前检查胎儿的疾病,移植身体的器官等等,于是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干这种事吗?由于知识的增加,我们可以预测原来不可预测的行为后果,迫使我们作出道德决定。例如,有严重缺陷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有身体缺陷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是否可作出不能生育的决定?力量和知识的增加可带来许多好处…某一器官衰竭的病人可以获得代替的器官,这又提出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①从而带来我们“应该不应该”“应该怎样做”等一系列医学伦理难题。(二)医学伦理观念的急剧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医学伦理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很多医学伦理问题看法的改变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甚至与过去的看法截然相反、相互矛盾。例如,对于医学目的,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减轻痛苦”,坚持“生命极为宝贵,不论何时都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的生命神圣的医学伦理观。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对生命、死亡看法的改变,人们重新审查医学目的,指出“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也是当今医学的重要目的。这样就在坚持传统医学目的的同时,又突破了对传统医学目的的认识,尤其是对于死亡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甚至有的国家,如荷兰已经确立主动安乐死的合法地位。这样,关于安乐死这些新观念的形成,就使人们在对于如何对待生命和死亡问题上,出现医学伦理难题。(三)医学伦理学理论的多样化20世纪后期,医学伦理学得到飞速发展,形成了许多公认的医学伦理思想,总结这些新的医学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医学伦理体系从继承传统的美德医学伦理,发展到规范医学伦理,形成生命伦理;对待生命的医学伦理学理论从过去的生命神圣论,发展到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形成生命神圣一质量一价值论;出现了美德论、人道论、人权论、义务论、后果论等不同的医学伦理学基础理论;医学伦理原则出现了医德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其中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不伤害(non-malfeasance)、有利(beneficence)、尊重(respect)和公正(justice)。这些医学伦理思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成为进行医学伦理决策和评价的基础。但这些医学伦理思想在一个具体的医学伦理行为情境中,相互之间可能发生矛盾,从而产生医学伦理难题。例如,面对一个病人,当医师诊断出其患有恶性肿瘤等绝症的时候,对病人是否应该“讲真话”就是一个医学伦理难题。其原因是,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医学伦理理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医学伦理原则,也会提出相反的观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