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考点版版.doc

  新闻伦理和法规

  第一章 新闻传输伦理概述

  一、媒体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

  1、媒体职业道德就是媒体从业者和媒体机构本身,遵照表现普遍性社会公德(工作观)和表现特殊性专业标准(专业规范),对其职业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2、媒体职业伦理就是媒体从业者和媒介机构在媒体职业道德体系中诸个原因发生冲突时理性抉择标准。

  3、新闻职业道德和伦理是媒体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关键,是决定新闻应该怎样采集、制作、报道和编辑行为准则。

  二、可利用伦理学理论和标准

  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康德绝对命令、英国功利主义

  第二章 新闻传输应遵照伦理标准和规则

  一、新闻行为评价标准

  1、符合宪法和相关法律要求。

  2、符合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要求。

  3、符合新闻工作通例

  新闻要真实、报道要客观、采访要深入、评论要公正等。

  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二、道德总标准:利益净余额

  1、道德终极标准:善恶标准

  2、善恶六标准:

  无私利她、为己利她、单纯利己、纯粹害己、损人利己、纯粹害她。

  三、记者饰演角色注意事项:

  1、不能扮成政府工作人员,借处理政事获取新闻;

  2、不能扮成司法工作人员,借审理案件获取法律新闻;

  3、不能扮成军事机关人员,获取军事资料。

  4、记者不能扮成违法犯罪之徒。

  5、不能改变其自然性别角色。

  四、隐性采访应遵照下列标准:

  1、公共利益标准。暗访出发点和目标应该是大多数人利益。如?“地沟油”采访

  2、别无她法标准。只有当显性采访之路不通,又必需了解事件真相时。比如《华氏911》

  3、场所公共性标准。暗访场全部要求性,非公共场所不经同意,不得进行拍摄、录音、笔录,不然便是侵犯隐私权。

  4、降低道德损失标准。记者暗访可能要负担成为不法行为旁观者或间接参与者风险,在掌握了很多内幕和细节后,不该和盘托出,应省略部分细节,将潜在有害后果降低到最低程度。

  第三章 新闻传输伦理内容及实现

  一、新闻工作者品德结构

  1、新闻品德三种成份:

  新闻传输伦理认识、新闻传输伦理感情、新闻传输伦理意志

  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品德基础要素包含两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

  3、新闻传输伦理意志

  概念:新闻传输伦理意志是一名新闻工作者道德行为从心理、思想确定到实际实现整个心理过程。

  它包含2个阶段:

  ——采取道德决定阶段(这一阶段道德意志关键表现在对动机冲突处理、行为选择上)

  ——实施道德决定阶段(这一阶段道德意志关键表现在克服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

  二、新闻工作者品德培养

  1、提升道德认识:品德培养首要步骤。

  2、陶冶道德情感:品德培养基础步骤。

  3、锻炼道德意志:品德培养最终步骤。

  道德教育能够分为言教、奖惩、身教、楷模四种方法。

  新闻伦理道德修养方法:学习、立志、躬行、自省四种方法。

  第四章 新闻传输伦理规范体系构建

  一、媒体传输伦理存在问题

  1、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两种具体表现形式:

  (1)收取新闻刊播费用

  (2)对刊播者提供服务,一条新闻收多少酬金。

  (3)出卖版面

  (4)以报纸版面或一定节目时间创收。如打着协办或赞助名目,或将月末版向社会公开招标

  (5)收受礼金

  (6)参与新闻公布会、开业仪式,收受“好处”

  (7)在采访报道中收“交通费”、“误餐费”

  (8)一些地方、部门、企业采取奖励措施,吸引记者进行报道。

  2、恶性竞争

  表现:(1)在新闻资源竞争中,为抢新闻不择手段。

  (2)在征订发行竞争中,采取不正当巨奖促订手段。

  (3)在人才战略、经营领域内存在不正当竞争。

  (4)盲目追逐报道热点,对不良社会风气形成和不健康大众文化流行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3、假新闻

  表现:伪科学新闻、“假事件”新闻

  刊播虚假广告和低俗广告

  二、媒体传输伦理失范原因

  1、媒介编辑部门和经营部门混岗

  2、混岗极易造成编辑部门或人员出卖发稿权和广告商交换。

  3、在中国,从中央传媒到地方传媒,全部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问题,而且作为基础工作之一,必需完成,不然会受到经济处罚。尤其是广告,丰厚回扣对于记者诱惑力很大,于是记者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一个发稿权和广告交换。

  4、记者岗位聘用制度不健全

  5、在生存焦虑驱动下,传媒或记者有可能淡化职业责任感,单纯追求利益。

  6、传媒职业规范亟待明确,自律意识亟待增强

  7、传媒职业意识,在学术上即“新闻专业主义。

  三、处理传媒职业道德意识缺失问题应注意:

  1、将传媒工作“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

  2、立足于行业内控制,职业角色经过职业道德意识内化而形成

  3、记者形象、记者是否意识到自己职责,自觉遵照而不是由外在力量控制自己职业行为,出自从业人员对其本身控制,即“自律”。

  四、建立网络传输伦理规范

  概念:网络伦理是指大家经过网络媒体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来多种道德关系,包含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媒体对象等等之间关系。

  1、网络传输伦理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