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禁止未成年人游戏”提议的浅谈

  我认为这个提议,应该从多方面的影响来思考这个问题,包括它一旦实施可能产生的连锁影响。

  首先从个人经济利益说,已满八周岁并且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玩家账号早已支持充值服

  务。如果账号突然受到登陆限制,那么他们将无法在这段时间享受其内容,并且若干年后其体

  验很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如果对于未进行过充值的账号还好说。如果对于已经进行过充值的账

  号,那可能就要考虑是否损害了个人经济利益了。我相信大部分的未成年人玩家是在家长之情

  的并且得到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充值的。

  从游戏的价值层面来讨论。我作为一个八年的游戏爱好者,玩过很多类型的游戏。可以很诚恳地说,游戏不是坏东西,无论对哪个年龄和身份的人来说,它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一款好的游戏,能让人收获快乐和感动,训练思维能力,甚至能让你明白一些东西,收获一些道理。不然一些教育机构也不会把MC作为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工具。现在的游戏已不可同年而语矣,因为时代赋予了游戏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它可以是文化的载体,可以是现实的反映,可以是内心的呈现,可以是普通人了解科学的桥梁,可以是“第九艺术”的表达。所以不要单纯地将游戏视为未成年人的毒瘤。丰富多彩的游戏总有适合未成年人的,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孩子都是有害的。适当地进行游戏无论对谁来说是有益的。

  从主观来说,对孩子合理的引导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孩子成长的希望寄托在禁止游戏上。一个孩子的自控能力是由个人心智和外界干预共同形成的。而我相信外界积极的引导对孩子自控能力形成的作用要远大于天生的心智。若不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能力训练,那么他将大概率成为一个能力低下的人。那么试问以下,对于这样的孩子,禁止他玩游戏,也能够提升他的自控能力或者是它不沉沦于其它的身外之物吗?恐怕不行吧。这样的孩子,在学校打球也不顾学习,刷抖音也不顾身体,出去放荡也不愿归家。这样的孩子在十八岁生日那天,照样会下载游戏玩得昏天黑地,这样的孩子出了社会照样沉迷于乐。那么禁止游戏能解决根本问题嘛?难道就是为了看见游戏与孩子分离使自己舒服一点吗?禁了网游还会有更多的单机游戏,而且现在游戏机制多种多样,许多单机游戏都有联机功能,一部分游戏也是在网游和单机的机制上结合而来,那么如何给网游下定义呢?难道只要涉及联机功能的诸多游戏都要向未成年人封禁吗?那基本上不可能吧。不如致力于配合孩子锻炼个人能力,提高个人素养,这才是能够水到渠成地解决根本问题的上上策。

  还有一些年轻玩家对此类提议同家长一样举双手双脚赞成,但理由却是因为一些没有道德

  的熊孩子破坏了游戏环境。对此类问题虽然无法做过多地评价,但年轻人面对大时代,心怀大

  格局,海纳百川包容万物。吾遇此人,如遇囧料,一笑而过便之。

  最后我认为,凡事物都有两面性,一刀切不得。根据许多家长们的控诉提出此提议可以理

  解,但是时代的发展不可能暂停,破处旧的观念才得以更高质量地发展。当今,许多人仍怀着

  偏见与片面去看待游戏。着与时代有着诸多联系。从改革开放至今,不过四十年。这期间对于

  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发展太快,以至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偏见就是其体现之一。

  另外,在这个成绩和学历至上的社会观念里,许多家长将“努力学习”视为孩子的唯一工作,

  这无形中固化了家长们的思维,将一切看起来与学习背驰的东西排除在外。但我们只要稍稍放

  宽心,仔细感悟,就会发现玩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而这种学习方式用快乐的和互动方式表现了

  出来。适当的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思维发展是有利的,不应该一概禁止。国外的游戏

  内容普遍比国内的尺度要大得多,但是管理做的相当不错,这得益于他们合理的分级制度和科

  学的教育理念。

  我的八年游戏生活,从来不是在沉沦中度过的。我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从小他们就对我科

  学管理,并且以身作则,让我成为了一个开朗独立的大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