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司法局:“五举措”推进全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

  GZSF

  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近年来,六盘水市司法局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成效,结合工作实际,“五举措”积极推进全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

  统筹推动,加强培训

  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纳入六盘水市2023年全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点,要求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强化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帮扶。在每季度一次的全市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分析研判会上,均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调度研判和培训。依法组织各市(特区、区)司法局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定期进行全员实地走访。

  加强监管,分类施策

  依据《贵州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贵州省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规定(试行)》等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的相关情况,实行严管、普管、宽管分类教育管理。按照管理类别,实施不同频次的定期电话通讯或智能终端通讯软件报告个人情况、信息化核查、到所报告和提交书面报告、个别教育、实地走访,确保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遵守社区矫正法律法规。

  依法矫正,提升质效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法规,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发育需要等特点,突出个别化矫治,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和分别进行、信息保密、权益保护原则。在调查评估阶段,注重调查方式方法,落实保密规定,保护拟适用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信息。接收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后,定期掌握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行为动态,并根据情况变化,调整矫正方案。加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教育,进行正面引导,促使其心理上、思想上更好地接受社区矫正;加强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严格执行未成年人档案封存和查询制度,由专人保存管理。

  强化协作,形成合力

  定期组织召开社区矫正联席会议,研究探讨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问题;与民政部门协调,帮助困难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解决低保、救助问题;与公安部门协调,帮助解决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监管问题。通过协调配合、部门联动,有效弥补了社区矫正机构在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治中的短板和不足。结合近年来社区矫正典型案例,强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要求其监护人认真履行监护责任,积极配合做好社区矫正期间的监督管理教育工作。

  强化法治教育

  严格将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区分开来矫正,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特殊身份做到严格保密,实行单独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学习,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认真接受矫正,自觉做到遵法守法。通过违法典型案例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提醒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防止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

  原标题:《六盘水市司法局:“五举措”推进全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