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诈骗“黑手”伸向未成年人
本报讯(记者 闫 锴 通讯员 柯雪娇)随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力度不断加强,群众的防诈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然而,有犯罪分子将目标转向了年龄层更小的未成年人群体,利用其单纯善良、反诈意识薄弱、认知和辨别能力不足的特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近日,兴业银行漳州分行成功堵截一起针对高中生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
近日,一位自称是QQ“客服人员”,在QQ上联系了兴业银行漳州商业城支行客户陈女士的高中生儿子小陈。“客服人员”告知其QQ有被盗的风险,要求其参加一个“视频会议”,指导其解除QQ被盗风险。听到QQ可能被盗,涉事未深的小陈便按照指示进行操作。但由于小陈还未成年,QQ绑定的手机和银行卡都是其母亲陈女士的,因此在“视频会议”中,“客服人员”不断要求小陈配合提供验证码且反复强调不能告诉家长。陈女士在儿子的要求下,配合提供了三次验证码。在收到需要人脸识别的请求后,她心生疑虑,赶紧到经常办理业务的兴业银行找工作人员咨询。
兴业银行工作人员看了小陈的QQ聊天记录后,判断这是典型的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告知陈女士千万不要提供人脸识别,并建议立即删除该“客服人员”QQ号。陈女士有所警觉并及时止损。
为避免学生等未成年人群上当受骗,兴业银行漳州分行提醒:学生要谨慎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谨慎加入陌生群组;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或点击未知链接;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与家人的信息,如家庭住址、手机号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验证码以及任何密码等。如发现被骗后应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及时报警求助。与此同时,家长要经常提醒教育孩子反诈知识,避免产生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