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金庸没写《神雕后传》,你把郭芙之子的名字读一遍,顿时悟了

  当你第一次翻开《倚天屠龙记》时,是怎样的心情?至少对于笔者而言,是经历了“期待”“欣喜”到“失望”的过程。

  倒不是因为《倚天屠龙记》的故事不够精彩,相反,作为“射雕三部曲”的完结篇,它算是为这个系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甚至中原少年张无忌娶了蒙古姑娘赵敏都像是在弥补郭靖和华筝的遗憾,可谓首尾呼应。

  但笔者之所以有从期待到欣喜再到失望的心路历程,是因为故事前三回的设定,当郭襄登场时,笔者期待她身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看到她与张三丰重逢时,笔者欣喜这二人或许要延续前缘,可到了原著第三回,郭襄直接被写死,故事的主舞台被搬到了数十年之后,作为“双雕”书迷,怎能不失望?

  (郭芙剧照)

  不过话说回来,为何在《神雕侠侣》结束之后,金庸没写一部《神雕后传》,而是围绕数十年后的故事写了《倚天屠龙记》呢?

  其实书中早已解释过原因。

  一、圆满的结局

  有人说《神雕侠侣》的故事过于狗血,不如前作《射雕英雄传》,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神雕》不如《射雕》是事实,但绝不是输在剧情狗血这一层面,君不见《射雕》中那郭黄二人密室疗伤的剧情有多狗血?整本书的高手都在他们面前晃了一遍。

  在笔者看来,两部作品给读者的感受不一样,完全是因为两本书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射雕英雄传》重在讲“英雄”,所以故事的立意更高一些,宣扬的是家国大义,让人读起来有种史诗感。

  而《神雕侠侣》则是以一个“情”字为主题,所以其中大部分的情节都是围绕着书中的江湖儿女之间的爱恨情仇展开,自然就略显小家子气了。

  (蒙古兵剧照)

  但就作品完整度而言,《神雕侠侣》也是有始有终的,杨过与小龙女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情为何物”,故事在他们二人走下华山之后画上句号是十分圆满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金庸没有理由去续写这部作品,正如笔者赋予他那续篇的命名“神雕后传”一样,这可以是一部不再围绕“情”字展开的作品,因为在后神雕时代,也有不少故事值得被续写。

  二、风起云涌的后神雕时代

  有人说后神雕时代应该是相对沉寂的,因为杨过退隐了,郭靖又战死在襄阳,余下的老三绝早已是半截身入土的状态,自然没有理由再出山与年轻人争雄了,所以这个时代高手凋零,没有值得被写出来的故事。

  此时包不同若在场,都要来一句“非也,非也”。

  因为金庸在连载版原著第四回中就提到过这么一段背景设定。

  (郭靖一家剧照)

  原著道:“元代中土沦于异族,百姓呻吟于蒙古的铁蹄之下,陷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抵抗官吏残暴,勉力自保,是以文事凋零,武学一道,反而更加光大。江湖间奇人异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之世,武功固更见精进,而惊心动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书之不尽。”

  可见后神雕时代不仅没有因为五绝的退场而沉寂,反倒是人才辈出,这也合情合理,毕竟常言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总会有新人涌现出来。

  再加上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武林群雄哪怕打不过数以万计的蒙古大军,也大可在武林之中小打小闹,对元朝进行局部打击,千里大堤溃于蚁穴,若不是一点点努力的积累,元朝如何会在《倚天屠龙记》中走向灭亡?

  (郭芙、杨过剧照)

  而杨过夫妇其实也并未彻底退隐,后来登场的黄衫女子就能作证,既然如此,他们在后神雕时代的武林中又会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着实耐人寻味。

  既然如此,金庸何不写一部《神雕续集》?一方面能将那些悬念揭晓,同时也不用担心读者不买账,有杨过等老角色登场,这份情怀是值得读者买单的。

  所以金庸在顾虑什么?

  或许郭靖那外孙的名字就能给你答案。

  三、郭靖外孙的名字

  文学作品中,一个角色的名字往往会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就拿杨过来说,当初穆念慈请郭靖夫妇为那孩子起名时,他们就是这么说的。

  原著道:“穆念慈道:‘蓉妹妹,请你照着郭大哥说的意思,给孩子取个名儿。’黄蓉道:‘我给他取个名字叫作杨过,字改之,你说好不好?’”

  这也符合杨过后来的命运,他的确是因为“报杀父之仇”而走过不少弯路,最终有过改之,终成一代神雕大侠。

  而郭靖那三个子女的名字其实也是有深意的。

  (郭芙、耶律齐剧照)

  郭芙、郭襄、郭破虏,其实除了“郭芙”不容易被察觉之外,郭襄和郭破虏的名字很容易看出深意,当你将他三个子女的名字连在一起,答案就浮出水面了,那“芙”通“扶”,连在一起便是“扶襄破虏”,郭靖夫妇不过是在借自己三个子女之名在明志,他们决心与襄阳城共存亡,所以要扶襄破虏。

  而郭芙之子,也就是郭靖外孙的名字则暗示了郭靖一家的结局注定是悲剧。

  连载版《倚天屠龙记》中,俞莲舟就提到了郭靖外孙的大名:“俞莲舟见他背上负了六只布袋,心想这是丐帮中的六袋弟子,地位已算不低,如何竟干出这种卑污行径来?何况丐帮素来行事仁义,他们帮主耶律渊如又和大师哥宋远桥是极好的朋友,这事可真奇了。”

  (耶律齐剧照)

  这位名为耶律渊如的丐帮帮主无疑就是郭芙和耶律齐的后人,金庸为何要赋予他这样一个名字?

  其实“渊如”二字所指即是“元入”,蒙古人入主中原是既定的事实,郭靖无法逆天改命,因此《神雕后传》的主线剧情是避不开“郭靖之死”的,一段知道结局的故事还如何吸引人?而且还要让你看着曾经的主角被杀,无论怎么说,似乎都难以让读者满意,金庸不写这段故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