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成年人的秘密,都锁在卫生间里

  

  

  不知道有多少打工人曾在公司的厕所里暗自哭泣。

  又有多少人只敢在洗澡的时候放声高歌,水蒸气营造的氤氲气氛,加上卫生间独有的混响效果,随便哼唱一曲,都觉得自己是下一个帕瓦罗蒂。图源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

  说来感慨,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好像只有在厕所里,我们才能获得片刻的逃离和喘息,获得短暂的和自己相处的机会。好像只有在厕所里,我们才可以收起迎合的面具,真正做回自己。

  这个小小的格间环绕着我们,带给我们无比的安全感,包裹我们的脆弱。可是,我们不能一直待在里面,我们总要走出它,去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厕所终究是个冰冷的物理空间,大家内心所希望的,不过是在落寞和无助的时候,有一个真正的生命体来关心我们。

  就像豆友@找不到我了 的感慨:即使在厕所唱歌,也希望有人能来听。我很喜欢一个人唱歌 一般是走在凌晨空无一人的街道 偶尔还是会想唱给别人听 最好是陌生人

  网上曾流传过一张国际孤独等级表,从第1级到第10级,孤独程度由浅至深,而“一个人去KTV”位列第六,孤独程度高于一个人吃火锅。时间君好奇,怎么没有人把“一个人在厕所唱歌”列进这张表里?图源网络

  或许是因为KTV本是和朋友聚会的场所,但一个人去,唱的歌,没有人听。但卫生间,是一个介于公共与私密的微妙空间,唱的歌,都是给自己听。图源电影《花束般的恋爱》

  不得不承认,配合着卫生间特有的环绕立体音效,跟着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唱,都不用酝酿,情绪便不自觉地流露,因而唱得格外动听。

  至于选什么歌,也暗藏着每个人的小心思。曾有豆友发帖问:大家在厕所里喜欢唱什么歌?其中豆友@小光睡着的回答非常有趣:唱得最多的好像是五月天的《彩虹》: “坐在浴缸里莲蓬头 代替我哭泣像下雨” 莲蓬头,太应景了....

  浴室唱歌,就是个人的小剧场,或上演喜剧,或上演悲剧,既做导演又做演员,不亦乐乎。澡洗完了,戏也演完了,开心或不开心的情绪,又归于平淡。或许,唱歌是用另一种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它真的能在无形中疗愈我们的创伤,补充我们的精神能量,甚至带给我们创作的灵感。据说,不少知名歌手都在用歌唱来疗伤,这并非现代人的独有。图源日剧《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曾有人和时间君分享了这样一个传说。

  在太平洋上有一个叫做多戈的小岛国,一个婴儿出生,亲人们围坐在一旁,他们看着刚刚出生的婴儿感受着他,然后经由这些感受,每个人会唱出一句旋律或是仅仅发出一种声音,以此来庆祝这生命的到来。而这一连串的旋律和声音则被组合成了独属于这个婴儿的生命之歌。

  婴儿渐渐长大,在他成人那一天,在他婚嫁之时,当他遇到病苦挫折乃至获得成功,在他生命中所有重要的时刻,那时候属于他的生命之歌,都会经由与他相爱的人一次次的被唱响。据说这个国家没有监狱,甚至没有人会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因为当人们犯了错,所受到的提醒,就是来自亲人对他生命之歌的吟唱。从人们出生那一刻开始,这首融合了爱、祝福和最宽广的悦纳的生命之歌会一直陪伴着人们,直至生命的消融。图源电影《侧耳倾听》

  这或许是时间君听过的关于歌唱的最美的传说了,它呈现了歌唱这个行为在人类世界最美妙的存在形式和意义。在语言被发展起来之前,人类的祖先就早已开始歌唱。在那些没有言语的或高或低、或强或弱、或短或长的声音里,人们清晰地表达着对这个世界的所有意图,像天空去求一场雨的到来,赞颂土地中一颗种子的萌芽。

  这是歌唱本来的模样,驱散心灵深处的恐惧,从天地间获得力量。如果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像我们的祖先那样毫无阻隔,灵光乍现的在歌唱中忠实地表达着自己内在的意图,与自己和这个世界建立清晰的连接,那我们的身心想必也会像他们一般的自在。因为几乎所有真实的艺术表达都在疗愈着人类。图源电影《音乐之声》

  声音治疗的一位先驱曾经说过,当一个人某一部分的情感在一次歌唱中被做了全然的表达,那么针对这一部分的情感的疗愈就发生了。这里所说的疗愈,并不仅仅是指像我们的祖先一样,以歌唱和舞蹈来治愈疾病,或者是像现代身心医学心理治疗领域,把人声也就是人的声音用于治疗心理创伤和身体疼痛,而是指在我们最平常的日常生活中,让歌唱像一道光一样照进我们的喜怒哀乐,像一道桥去连接我们的意识和感受。

  歌唱对于所有想要歌唱的人而言,无论是出于职业还是爱好,歌唱最重要的意义是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正在发生着什么,而这种知道是非常有力量的。

  人们想要通过歌唱去跟广大的群体建立连接,被或多或少的人认同,这是一种关系的建立。我们如果想要建立起这种关系,首要的必要的第一步,就是要先通过歌唱建立自己跟自己的关系,你只有对自己是足够的了解,才能够明白关于歌唱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全部都在我自己的身体里。图源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

  

  在成年人的世界,如果面对真实的自我过于痛苦,那我们可以通过唱歌这一方式“曲线救国”,在歌声中看见自己,走出阴霾。这或许就是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存在的意义。图源电影《两生花》

  UCL的范考特教授形容唱歌好比是一个多项运动,具有多种功能。它既是一种对精神健康有益的情感表达,同时还具有社交互动、减少孤独感的作用。

  可是,从浴室歌手到KTV麦霸,大多数人很难走出第一步,离开了卫生间的混响,KTV的麦克风不仅放大着我们的声音,也放大着我们的脆弱和不完美,再一次把我们打回原形。或许,我们需要一些专业技能的帮助,从歌声中找到自信。

  时间君很荣幸能够邀请到歌手魏雪漫老师,在20年的从业生涯里,她不仅唱歌唱到金曲奖,她还研究声音,教人如何突破演唱技巧的障碍,成为真正的歌手。

  魏雪漫老师告诉时间君,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歌者,很多人觉得自己唱不好或者唱不了,其实更多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而她所做的,是唤醒沉睡于每个人身体里的歌唱基因。

  这不仅是一次唱歌训练,更是一场心理治疗。在这个训练中,我们可以放下所有的担心,发现生活可以变得很简单。

  在豆瓣时间专栏,用歌声治愈自己。新专栏限时特惠中,欢迎订阅完整专栏↓

  

  --今日互动--

  你喜欢在浴室唱歌吗?

  欢迎分享你的歌唱体验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