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网游防沉迷新规出台,海口家长:时间由硬性管控变柔性管理更佳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鲁启兰 摄影报道)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并深入我们的生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也成为了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此项规定是否能够有效落实?海口的老师与家长又是如何看待的?对此,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新规”出台限制未成年人网游时间
根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使用互联网的未成年人当中,有62.5%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其中玩手机游戏的比例为56.4%。
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随着《通知》的落地,记者了解到,不少游戏公司已作出调整。以腾讯游戏为例,9月4日下午,商报记者打开腾讯旗下游戏王者荣耀,在登录前就能看到“防沉迷措施升级公告”,公告从游戏时长限制、游戏消费限制、游客模式限制、单机模式限制四个方面罗列了具体举措。其中,游戏时长限制中明确,未成年用户仅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进行游戏。
海口老师家长对“新规”多持同意态度
“新规”出台后,记者随机对海口的家长与老师进行了采访,得到的均为正面支持态度。同时也有家长指出,时间上其实可以进行柔性管理,未成年人“成瘾”与家长的管理脱不开干系。
“身为家长,我认为本身就应该杜绝学生参与网络游戏,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让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女儿今年上初二的文姓家长说道。
林姓家长则表示,限制未成年人网游还得需要家长的管控才能得以实施。“这个管控其实很好,这也让部分沉迷于游戏的小孩,能够多点时间学习,甚至可以玩玩具,不用再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但是话又说回来,虽然管控很好,但有一说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部分小孩可能用自己家长的身份证注册游戏,也不碍于他们继续沉迷。另外,时间管控有点硬性,如果柔性点就好了,比如一星期最多玩5个小时,时间自己定义,但要在家长的允许范围下,管控太硬性,说不定也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林先生说道。
有三十年教龄的初中教师冯老师建议,在限制时间段的同时,还应该限制年龄段。“做为教师的我认为,限制学生参与网络游戏,应当全社会一起监督,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自我管理的程度也不同,规定时间段同时也应该规定年龄段,其实年龄小的学生更会禁不住诱惑,容易上瘾,伤害更大。”冯老师说道。
“因为未成年人的身心认知还不是很成熟,容易在网络世界里沉迷,有时候还会因为玩游戏过度产生厌学的想法,有些学生还会在游戏里花钱,更甚者还会偷父母的钱来购买所谓的‘游戏装备’,所以防止未成年过度玩游戏还是比较有必要的。”陆老师告诉记者,由于其任职的学校为全寄宿学校,为了方便与家长联系,许多学生会携带手机,藏起来后老师也无法发现。“这就需要家长与学校合作监管,我们在开学前也会有一封‘禁止手机入校园’的告家长书,提醒家长不要让孩子带手机进入校园,联系孩子时可通过宿管电话或老师电话。”陆老师说道。
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因素较多 需要多方积极引导
心理分析表明,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的因素有许多:独生之女多,缺乏沟通;家长陪伴时间太少等。这些客观的因素都增加了孩子接触手游的机会,所以不仅是游戏端口要进行游戏时间上的严格控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更为重要。
此外,关于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发现,网络游戏的成瘾性是客观因素,这是所有游戏的共性,如游戏会通过建立强化循环、让玩家产生美妙的游戏体验、满足玩家的各种心理需求等方式让游戏玩家不断产生愉快体验,进而增强玩游戏的频率,最终沉迷于游戏。
因此,有心理专家表示,《通知》的落地无疑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很好的保护罩,但还需要监护人及社会各界的引导,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一起行动起来,切实承担监护守护职责,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合力。
【责任编辑:庄华敏】
【内容审核:林春森】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