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建议禁止“文身之手伸向未成年人”

  近年来,文身出现“低龄化”现象,危害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023年5月,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未成年人文身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2022年上半年,14周岁的童某独自前往李某经营的美容生活馆咨询文身事宜。李某当时未核实童某身份,便为其进行了文身,并收取文身费用750元。童某父母事后多次找李某要求赔偿,但均协商无果。童某故将李某诉至法院,柯城区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依法支持了童某的起诉。后经法院组织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李某同意向童某退还文身费用并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为加强未成年人文身治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办结上述案件后,负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柯城法院“浙里春风·红青庭”在辖区内进行调查,发现未成年人盲目跟风文身的现象确有存在。这些未成年人除了将特定日期、特定人员作为文身图案外,一些暴力图案或封建迷信图案也成为了其文身时的选择。此外,因经济条件受限,进行文身的未成年人大多倾向于选择收费便宜、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文身行业店铺。

  根据调查情况,柯城法院发出司法建议,建议柯城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依法查处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各类市场主体,加大对《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的宣传力度,促进文身行业自觉依规经营,并建议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形成治理合力。

  收到司法建议后,柯城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对建议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回复了查处情况。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开展动态监管,依职责严格执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警示教育。卫健部门表明将结合自身职责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未成年人文身服务的各类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项目将一律不予审批通过。

  为更好发挥司法建议的功能作用,加强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群体对文身危害的认识,7月11日,柯城法院“浙里春风·红青庭”联合柯城区卫健局、市场监管局、公安、检察院等部门,开展了一次“守护少年的爱美之心”暑期关爱行动,对辖区内美容美甲店、文身店等10余家涉文身行业店铺进行走访。

  联合走访过程中,“浙里春风·红青庭”为上述店铺经营者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等法律规定,强调文身行业经营者若难以判断服务对象是否是未成年人,应当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并在店内明显位置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等警示标语。

  卫健部门重点检查了上述店铺是否存在未经审批许可开展洗文身等涉医疗经营活动。市场监管部门对在上述店铺发现的经营环境卫生条件不达标、涉嫌违法广告宣传等行为提出整改建议。检察机关提醒文身行业经营者,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涉及公共利益时,必要时将会由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下一步,柯城法院还将尝试把未成年人文身危害纳入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指导和支持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切实履行责任,营造更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

  原标题:《司法建议禁止“文身之手伸向未成年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