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难题的终极解法:只招成年人

  为了不让我们失联,请记得 设为星标  ★哦

  奈飞(Netflix),一家颇具传奇色彩的公司。

  成立5年便成功上市,成立21年时市值一举超越92岁的迪士尼,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媒体公司。与Facebook、亚马逊、谷歌并称“美股四剑客”。

  奈飞的创始人哈斯廷斯曾说:“奈飞的成功如果要说有什么秘诀,那可能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

  只招成年人,是《奈飞文化手册》八条文化的第一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条简明有力的招人准则,凭什么能风靡硅谷。

  

  1

  管理没效果似乎每位管理者都在头疼一件事儿,如何才能激发团队活力?这个问题之所以高频,就是因为很多看似有效果的招数,都没起到实质作用。比如,提高底薪额度、加大提成比例、创新奖金机制、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内部文化建设、设置福利机制,等等。不少团队负责人反应说,把几乎能想到的办法用了遍,但仍没有解决团队成员的现状——对目标没有动力,客户不逼永远不会提前规划,内部公共事务推进缓慢,多数事情拖沓至极......

  

  2

  怎么办既不想管太死,又期待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只有一个办法,招对人,也就是奈飞一直强调的“成年人”。那到底什么样人才能算是“成年人”?

  01

  自驱力够强热爱解决问题。他不是按部就班的执行任务,而是在理解你的思路后去执行。执行过程中,出现疑问也会指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自驱的本质,是把所有要做的事儿,都当作自己的事,并全身心投入和对待。

  02

  沟通不费劲懂你所做所想。你与他沟通,能够得到有效反馈,并愿意多说一些。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可能在成长背景中,你们有相似的部分。在对事情的基本判断上,你们的价值观能趋同,认知能接近。比如,当你谈及一个项目,你与其他人的思路不同,最终取得了好的结果。他会饶有兴趣地聆听,并在你讲述关键节点时,给予反馈。沟通的价值,在于将团队的内耗降至最低。

  

  03

  极具耐受性不需要格外照顾自尊心。他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具体任务上,对结果负责,敢于认错,敢于直面问题。道理很简单,放在团队管理上,如果指出错误时,还需要照顾成员情绪,理论上,这个团队什么事儿也干不成。举个例子,你看到他犯错误,丝毫不避讳直指问题,并提出意见和改进方法,对方不会因此情绪低落,或是无法承受,更不会甩手不干等;即使是争吵,都会放在如何把事儿做好上。耐受的意义,就是不用顾及,可以有一说一。每个团队的管理者,都希望内部伙伴是“成年人”,这是团队最有魅力的地方。彼此之间,都对事儿负责,目标感一致;都不愿意浪费时间,有着相同认知,可以极度透明、纯粹地沟通,没有内耗;都足够坚强,意见与情绪都不用藏着、掖着……

  这样的团队,也就自然不需要条条框框来约束。管理者唯一要做的,是让这些“成年人”充分地了解团队任务,以及提供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支持,剩下的时间,聚焦在如何处理复杂问题上。因为,这些远远比研究管理带来的效益要大。

  

  3

  只招成年人“只招成年人”,是管理难题的终极解法。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却非常难。管理者要愿意付出更多找人的时间和精力。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对待每一位优秀人才,会保持2-3年的跟踪;小米雷军小米早期就把80%的时间花在了找人上;乔布斯坦然言,他的成功,得益于发现了许多才华横溢,不甘平庸的人才。从这个层面说,“成年人”是培养不出来的,一定要寻找。管理者对优秀人才有多渴望,就离打造优秀团队有多接近。所以,一个团队的成功本质上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管理出效益;一方面是吸引优秀人才。前者是小成,后者是大成。如果,觉得管理太难,又不愿意在找人上下功夫,团队的问题是永远无解的。对于那些不愿意深陷管理事务中的老大来讲,只招成年人,或许是唯一的成功之路。来自小博的暖心提醒:最近微信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点“在看”或没有“星标”,您可能就会和我们失联了!为了让大家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一定要经常点在看和赞,转发分享,给我们评论留言,感谢各位的一路支持!博思尊重原创也乐于分享,所推送文章仅作交流学习非商业用途,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尊重每位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