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侵权怎么进行损害赔偿

  未成年人若对他人实施了侵权行为,同样应当就损害结果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数额根据造成损害的数额决定;没有民事能力的,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一、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的要件有哪些

  侵权行为的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所应当满足的要件包括有:行为人具有侵权行为;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结果;行为人具有过错;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等。我国《民法典》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二、监护权转移后监护人还承担什么责任

  监护人依法取得监护权,应按照设定监护的初衷,谨慎地履行监护义务,以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监护人履行义务以法定义务为限,对被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进行保护和照管。

  如损害被监护人的权益,应承担赔偿责任。但监护人履行职责,可以亲为,也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将监护权转移给他人行使。

  在此种情况下,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并不因为委托他人代为履行而告终止。

  如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监护人仍应承担赔偿责任。

  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行使,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

  可见,监护人监护职责并不因监护权转移给第三方行使而免除。

  值得注意的是,监护人委托他人代为履行监护职责,如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的,亦应对被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三、未成年人开车发生事故由谁来赔偿

  未成年人造成交通事故的,由其监护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只有18岁以上的人才能取得机动车驾驶资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18岁以上的人才能理解机动车的高风险。事实上,由于机动车的普及,一般来说,15岁以上的儿童可以意识到机动车的危险,因此有可能承担交通事故责任。但即使侵权人承担交通事故责任,监护人也应当赔偿其造成的损害。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