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人于无形的抑郁症,这真不是“矫情”
首发 | 微信公众号「 吐逗保 」
文 | 逗逗酱
(,,???)?゛Hello~大家好,我是逗逗酱。
有关抑郁症的话题总是来得很突然。
10月14日,韩国艺人崔雪莉被发现在家中自杀身亡。据其经纪人描述,雪莉生前患有严重抑郁症。
虽没有证据表明,抑郁症是导致其自杀的主要原因,但这次事件,再一次将“抑郁症”推进了大众的视野。
其实抑郁症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7年发布的《抑郁症及其他常见精神障碍》(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报告显示:现在世界范围内预计有超过3亿人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全球平均发病率在4.4%左右;其中中国的抑郁症发病率也达到4.2%,抑郁症患者数量在5500万人左右,差不多每20人中就有1人患有抑郁症。
由此可见,抑郁症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此外由于抑郁症的承保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会被许多保险公司拒之门外,投保难度不小。
就曾有小伙伴在后台留言咨询“曾有过抑郁症治疗记录的话,还能不能买保险”?
今天,逗逗酱就来和大家聊聊“抑郁症与保险”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是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疾病之一。
?从地域、年龄、性别等维度,《抑郁症及其他常见精神障碍》报告还有以下发现:
·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平均发病率为5.1%,高于男性的3.6%;
· 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55-74岁的男性抑郁症患病率超过5.5%,55-74岁的女性抑郁症患病率超过7.5%。60-64岁女性为高危人群,发病率接近8%;
· 低收入国家/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国家/地区。(WHO报告截图)
从人群特征上,抑郁症的发作基本遵循着女多男少、发病率随年纪上升的特点。
同时,抑郁≠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情绪消沉、自卑抑郁、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甚者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等方面。
而抑郁与抑郁症之间的区别在于:
· 是否长期情绪低落;
· 是否现在或曾经有过自杀的冲动;
· 是否长期自闭,不愿与人交流。
如有以上的情况,请尽快找权威机构就诊。
此外,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有抑郁倾向,也可以参照哥伦比亚大学罗伯特·斯皮策教授的“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自测:
(PS:测试结果仅供参考,抑郁症的严重程度还是以专科医生的判断为准)
每个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打分,相加分数后情况如下:
· 0-4 分:没有抑郁倾向;
· 5-9 分:有轻度抑郁倾向;
· 10-14 分:有中度抑郁倾向;
· 20-27 分:有重度抑郁倾向。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自测表并不能直接代表医生的诊断,如果你有中度或重度抑郁症状的话,逗逗酱建议尽快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2、引发抑郁症的诱因
抑郁症从精神病学上来说,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发病病因和机制尚不清楚。
《精神病学》一书中是这样写的:“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生化、生理、内分泌以及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
· 特定脑区神经递质的改变: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为神经递质减少(比如大脑中特定脑区5-羟色胺又称血清素),这导致神经元间信息传递失灵,从而引起快乐感消失。
· 自身心理因素: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沉默寡言、不善人际交往、遇事消极、玻璃心等。
· 社会因素:生活中遭遇应激性事件,意外或者重大疾病,如亲人去世、离婚、失业、罹患重病、经济状况恶化等,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
不过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在各方面因素联合作用下导致疾病的发生。
抑郁症属于典型的精神疾病,凡是精神疾病,对保险公司而言,承保风险是极大的,主要原因如下:
· 大部分有自杀自残倾向;
· 需要长期服药,服药会诱发心血管、免疫系统等疾病;
· 根治难,复发率高达30%-40%。
因此保险公司对于抑郁症患者投保都会很谨慎。
以健康保2.0的健康告知为例:
在健康告知就明确问到“是否患有或者曾经患有抑郁症”。
因此,一般只要有抑郁症诊疗记录的,基本会被拒保。
不过如果已经康复,还是有成功投保的可能性,只是可选的产品会非常少;
且必须在投保前如实告知(必须提供持续性的证明资料)并通过保险公司审核后才能购买。
一般保险公司会需要完整的就诊资料,结合“首次发作时间、发作的频次,每次持续的时间,症状/诊断/严重程度/治疗情况,有无自杀倾向/行为、有无酒精/药物滥用、工作情况、日常生活情况”等风险因素综合考量,决定是否承保、又以何种条件承保。
具体分为以下4种情况:(制图By吐逗保,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投保的保险公司不同、险种不同、个体情况和危险因素不同,核保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目前还没有一款专门针对抑郁症进行保障的保险。
为了大家更省时更方便的投保,逗逗酱手动测试了线上数十款产品,筛选排查出抑郁症可投保的保险产品。
1、重疾险
大家可以选择对精神疾病不询问的重疾险产品,例如:
· 微医保1年期重疾险
· 微医保终身重疾险
这两款重疾险健告中都没有问询是否有抑郁症、精神类疾病或长期服药,可以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被保人故意自杀、自伤的情况是除外的,也就是这种情况是不赔付的。
2、百万医疗险
目前经过筛选,百万医疗险入选的是“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
无论轻度、中度还是重度,不管是已治愈还是正在治疗,都可以智能核保后“除外承保”。
不过在承保同时,平安e生保也有除外责任,即“精神疾病引起的治疗费用,保险公司会拒绝赔偿”。
3、意外险
绝大多数意外险是没有健康告知的,抑郁症患者可以进行投保的。
不过在免责条款上,各家意外险产品有不同要求。
有的意外险免责上会对“自杀自伤、精神疾病导致的意外、以及精神疾病期间导致的意外”这三种情况有限制。
PS: 意外险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而自杀不属于“意外”的定义范畴,所以不赔付。
因此,如果曾经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可以尽可能的选择免责限制最少的意外险;
如“小蜜蜂(超越版)”,性价比高,仅对自杀自伤免责,赔付条件宽松。
4、寿险
寿险相对其他险种更加严格,因为它就是以死亡为赔付条件的保险,而抑郁症却与自杀关系紧密。
而《保险法》有明确规定,将自杀列为法定免责事项:
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复之日起两年内被保险人自杀,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
也就是说投保两年后自杀,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两年内自杀,是可以要求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的。
总之,整个理赔过程将会相当复杂。
因此,抑郁症患者投保寿险,保险公司一般会直接拒保,大家可以多家尝试一下核保。
5、防癌险
由于癌症和抑郁症没什么关系,所以抑郁症患者投保防癌险还是可以的。
如“信泰i立方”就没有询问,可以直接购买。
总而言之每个人的病症都不相同,无论是抑郁症还是其他疾病,大家可自行尝试一下“智能核保”,想要更好的核保结论,也可以多试几款产品。
此外,逗逗酱还要提醒大家一点,产品的健康告知和核保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未来不排除出现更改的情况。
所以,大家如果有需求且满足其目前投保条件的话,建议尽早投保。
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抑郁症就像是一场心灵的感冒,谁都有可能会得”。
面对抑郁症,我们不必害怕也不用怂,乐观面对生活,积极治疗,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坚强。
同时科学地进行风险化解,保险就是一种好选择,趁健康早投保是真理。
若涉及其他健康问题的小伙伴,可在下方留言。
不妨多多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
最后,我是逗逗酱,希望大家对抑郁症患者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愿每个人心里充满阳光。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复制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