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润心灵——共青团商城县委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综述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最大的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团县委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以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采取多项措施切实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强化主题教育,树立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教育实践活动,全县1023个团支部扎实开展“党的青年运动史”、“建团100周年大会精神”等专题学习教育并同步入智慧团建。组织全县各级团组织、少先队认真组织团干部、广大团员青年、少先队员集中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切实抓好“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工作,共组织学习网上主题团课20余期,参学人数达20万余人次,参学率一直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在“五四”“六一”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主题团日、“红领巾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队日等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开展道德实践主题活动。广泛开展“三传四讲”道德实践活动,在中小学开展践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主题队日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播红色基因、传承优良传统、传递理想信念,讲道德去庸俗、讲文明去陋习、讲奉献去攀比、讲奋进去浮躁。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手拉手”等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做文明人、办文明事”。

  

  三是推进“文明志愿行动”。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动员青年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美丽家园”活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组织县直100余名团干部在培山村开展“共植青春之林,扮靓美丽商城”植树活动,倡导健康绿色的环保理念,以实际行动引导全县广大青少年树立爱绿植绿护绿意识、生态环保意识。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入需求,依托共青团“青年之家”活动阵地,不断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重点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

  

  四是扎实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行动。此项工作为今年省市民生实事项目,主要是为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辖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意识,特别是有效应对疫情、汛情等特殊事件对青少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防止青少年因为心理不健康和逆反心理而出现过激行为,为个人和家庭带来悲剧。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4月份启动以来,已建成青翼家园2个,组织开展进村、社区的心理辅导活动8次,对近500名青少年开展了集体心理辅导,个案咨询60人,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依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办公室,加强青少年服务平台建设,将青少年成长发展问题纳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范围,每年开展一至两次专题调研活动。重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展权益维护工作。积极开展各类自护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举办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定期开展法治讲座,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六是擦亮关爱服务活动品牌。以“希望工程”为抓手,关注弱势群体帮扶工作,六一期间开展“小小心愿,帮你实现”六一儿童节关爱慰问活动,进一步弘扬乐善好施的中华美德,架起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让农村留守儿童过一个温馨、快乐的儿童节。积极争取“幻方助学计划”助学金17.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75名;开展“希望工程·圆梦大学”活动,发布倡议书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圆梦大学”资助捐款活动,募集助学资金70余万元,帮助150名贫困大学新生实现大学梦,为留守、残疾等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众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为他们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天空。春节前夕,举办“温暖冬天”爱心慰问活动,向贫困村青少年送去爱心大礼包200余份。

  

  七是加强团队组织建设。健全团队组织,扩大覆盖面,按照分级分层培训的原则,加大对团队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能力。全县建成县、学校级少工委,选齐配强少先队辅导员,进一步完善少先队阵地,规范少先队活动课,开展少先队优质课评选活动,增强广大辅导员的归属感和责任心,为常态化开展团队组织活动,提高未成年人思想建设水平注入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