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改编,这部母子“爱恨交织”的影史神片,让我垂泪不已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母爱被赋予至高无上的荣耀,也一直是影视作品中的热门方向。

  但因为“母爱”表达形式的不同,于是在影视作品中也有了千百种诠释。

  有《神秘巨星》中的励志鼓励,有龙应台式的《送别》,有《伯德小姐》式的逼迫针锋,也有《万箭穿心》中的忍辱负重。

  千种万种,却始终不离爱的内涵。

  但这世人还有一种“统治型”的母亲,上演着“严父”般的角色。

  试想,当本该温和的母爱变得炽烈和窒息,又会是怎样一段人生旅程。

  皮哥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就是这样一部类型的电影。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一对母子爱恨交织故事的法国高分电影——《童年的许诺》。

  《童年的许诺》丨2017

  La promesse de l'aube

  导演 / 编剧:埃里克·巴比尔

  主演:皮埃尔·尼内 / 夏洛特·甘斯布 / 迪迪埃·布尔东 / 让-皮埃尔·达鲁森 / 凯瑟琳·麦克马克

  电影采用倒叙手法,帷幕一拉开,便是以罗曼视角展开的自我回忆。

  幼年时的罗曼一直跟着彪悍的母亲生活在异乡波兰。

  以彪悍的词语来形容他的母亲,一点儿不为过。

  因为犹太人身份而遭遇歧视,母子生活都极为不易,即使卖女帽也被排挤。

  在面对来抄家的波兰警官时,作为一个无助的单身母亲不仅没有哭哭啼啼,反而冲着高大的男人吼叫“继续搜吧,反正我们钱多!”

  即使被波兰邻居鄙视,她也会拉着儿子来到高楼之下,对着整栋楼的人喊道:

  “我的儿子会成为法国大使、作家、荣誉军团骑士、甚至是一名将军,他会找伦敦最好的裁缝为他定制套装!!!”

  年幼的罗曼抬头望去,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嘲笑脸庞,十岁的他第一次感受什么叫做屈辱和痛苦。

  母亲一次次对他天才式的“捧高”,使他不仅感到迷惘,而且在生活中也渐渐沉默和无措。

  他只能靠用头锤墙进行痛苦转移,继而麻痹自己。

  作为一个男孩,他的童年在母亲强势的期待压迫和同龄人的戏谑轻视之下,变得扭曲。

  不仅如此,母亲还教导他用凶恶的表情来吸引女孩,结果他被九岁的小女孩认定为神经。

  为了讨得女孩欢心,他吃泥土、干枯的花、螺、皮鞋……

  结果被母亲看到后狠批一顿,告诉他未来功成名就,会有无数好女孩任他挑选。

  在得知有人侮辱自己后,母亲也生气地告诉罗曼:“如果以后有人侮辱你的母亲,我要你打到躺在担架上回家。”

  

  为了让罗曼未来能够作为绅士进入上流社会,母亲给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课程:礼仪、射击、写作、小提琴等全得掌握。

  但母亲却扼杀罗曼喜欢画画的爱好,即便在老师称罗曼有天分,她据理力争:

  “梵高在35岁自杀,就算你是天才,也会被现实击垮。”

  虎妈式的教育,强势的占有欲,自我感动的母子情(母亲为了罗曼,放弃演员梦想),始终坚信儿子是天才……

  她将儿子视为全世界,在幼年成长时代给了罗曼难以磨灭的痛苦。

  神经质的行为,在罗曼渐渐长大后,逐渐变本加厉。

  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后,青少年的罗曼也开始变得更有主见,紧接着,罗曼的青春期到了。

  

  他与女佣在房间发生了性行为,母亲发现后闯进房间强行将女孩赶走。

  

  电影中耐人寻味的是母子在车站送别的场景。

  在临行之前,她将罗曼带到教堂,要他大学期间保证不许拿女人的钱。

  画面一转,火车站台,母亲将一卷钱塞到罗曼手中。

  她一边追赶着儿子的脚步,一边喋喋不休地嘱咐。

  车窗外的垫脚注视,追上车的拥抱,母亲渐渐老去,她对于儿子的爱更加浓郁。

  看到电影的场景,让皮哥想起自己曾经与父母告别时的画面,有着同样的真实触动。

  天下的父母皆是一般,对于子女都付诸深情。

  也许是离开母亲后终于可以任性放纵,在大学开始后罗曼度过了一段浑浑噩噩的时光,但人就是这样,单独生活后才会冷静思考当初亲人对自己的意义。

  为了给母亲和自己一个交代,罗曼拿起了笔开始写作,有着不错基础的他,第一篇文章就被报社刊登出来,也赚到了人生第一笔钱。

  回家后罗曼也将这一成绩告诉了母亲,母亲欣喜若狂,儿子从此刻开始,已经真正变成了她的骄傲。

  

  但好景不长,没多久战争爆发,母亲也鼓励罗曼要去参军,战场上杀敌是一个男人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为了为了证明儿子的与众不同,还给儿子安排了刺杀希特勒的任务……

  而罗曼从小练就的神枪手也终于在军队中得以发挥,所有人惊觉,他真的是一名天才。

  但母亲的管制依旧没有停歇,她搭车来到军队探望儿子,但渐渐走向母亲的罗曼心里想起的却是:

  “应该没有人向我一样讨厌自己的母亲了吧。”

  短暂的母子会面,母亲也并未停止她的“安排”,她要罗曼去最危险的地方战斗,当罗曼躺在病床上她依旧要求他不能停止写作……

  后期罗曼渐渐获得军队荣耀,他才终于懂得母亲当年的所作所为一直激励着他前行。

  从懦弱到坚强,从平庸到天才,他的人生中有母亲残忍的努力。

  母爱有千百种类型,他尊重并从容接受母亲的爱。

  电影根据法国同名作家罗曼·加里自传体小说《我答应》改编,这位法国文学巨匠,将母爱刻进了自己的一生。

  如同电影结尾一样,他终于功成名就,成为法国的外交官、小说家、电影导演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出身的飞行员。

  他还是龚古尔文学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两次获奖的作家。

  和电影中饰演罗曼的男演员皮诶尔·尼内一样,他迷失和捶悔过母亲的存在,却在母亲去世后抵不住思念的侵扰。

  

  最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母亲的饰演者——坎城影后夏绿蒂·甘丝柏格,从年轻到老年,她为观众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影后本身的气质的迷离、骄傲、疏离,使她成为罗曼母亲这一性格复杂角色饰演得入木三分。

  甘丝柏格也凭借影片中精湛的演技,获得了第43届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童年的许诺》作为一部史诗级的温情巨作,由《贝礼一家》王牌监制群操刀,横跨五个国家,耗时十四个星期,为大家展现了一位伟大作家和他母亲传奇的一生。

  皮哥在看完电影后久久不能平静,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终于不再是司空见惯的断舍离。

  女子本弱,为母则强,身为男子的皮哥,在电影中找到了另一种格外的力量。

  影片就介绍到这里,有兴趣的影迷朋友可以找来亲自观赏。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辑一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