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考点 | 【谢晋】历年考研真题、考点解析、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谢晋是中国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也是新时期创作最活跃的导演。他注重运用多种电影语言刻画人物的性格,剖析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人物真实动人。他重视五四以来中国进步电影的优良传统,关心国外电影语言和技巧的新发展。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有意探索影片的民族风格。谢晋的创作贯穿了新中国电影的50年历史,探索并推出了电影的谢晋模式。代表作品有《天云山传奇》《芙蓉镇》。

  中国第三代著名导演。被海外影评家誉为“当今国际影坛最有名望的中国人”。他执导了36部影片,先后获得国内大奖23次,国际大奖10余次,谢晋共6次获得“百花奖”,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57年,谢晋执导成名作《女篮五号》,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

  60年代初进入创作高峰,拍摄了《女红色娘子军》《大李、小李和老李》和《舞台姐妹》。1980年代创作“反思三部曲”是《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

  (1)谢晋电影几乎都与各个时代的中心话题息息相关。在中国电影史中,谢晋敢于表现重大历史时期的事件,并运用娴熟的艺术技巧将事件表现得生动感人。

  (2)谢晋的电影视角总是符合普通电影观众的带有普遍性的审美情趣,寓深刻思想于平凡普通事物中。

  (3)谢晋的电影特别善于结构一个与不公平命运进行争斗的故事,并在其中着力塑造和表现一个典型的女性人物。

  (4)谢晋的电影,对女性人物倾注了大量的关注与同情,善于运用丰富的电影语言,挖掘细腻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总是催人泪下。

  (5)谢晋的电影,总能够准确、细腻地在镜头中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

  (6)他不仅喜欢通过大的历史或政治背景来表现人物,而且喜欢用戏剧化的方式来解决个体与历史整体之间的悲剧性矛盾。

  (7)谢晋电影的人物大多是伦理化的人格类型,很少表现人物内在心理冲突,也很少表现人的心理裂变,人物大多定型化。

  (8)谢晋电影基本都采用起承转合的戏剧性结构,故事都有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解决的叙事组合。

  (9)谢晋电影有广大的观众,在于他强调视听语言的指向性、透明性和饱满性,排斥任何陌生化,尽量避免表意的模糊。

  (10)谢晋继承了郑正秋、蔡楚生奠定的现实主义传统,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比兴”手法,善于制造意境,调动观众的共同审美经验,以此引发观众的共鸣。

  ①《天云山传奇》

  1980年,谢晋导演了《天云山传奇》,掀起了巨大的社会波澜。影片构思新颖独特,内涵深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全片通过3个女性的目光来表现男主人公罗群,随着她们不同角度的叙说,罗群的形象也逐渐丰满起来。在形式上也有新突破。

  ②《牧马人》

  《牧马人》描述了许灵均与李秀芝、郭扁子等善良、朴实的劳动者相濡以沫、血肉相联的关系和他对祖国深挚的感情,具有含蓄、冷峻、抒情和笑中含泪的特色。

  ③《高山下的花环》

  《高山下的花环》描写以梁三喜、靳开来、赵蒙生为代表的当代军人风貌,表现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崇高精神。

  ④《芙蓉镇》

  1986年拍摄的《芙蓉镇》是谢晋现实主义电影的一个新的高峰,影片通过女主人公胡玉音和黎满庚、秦书田、谷燕山以及流氓无产者王秋赦、“革命左派”李国香错综复杂的关系,概括了20多年间芙蓉镇的复杂变化,使观众透过人物的悲剧,看到了历史的悲剧。谢晋发扬了善于捕捉广大群众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的长处,深刻地反思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广大观众的心,引起广泛的反响和高度的评价。

  谢晋模式,包括谢晋影片中所反映出的爱情模式和叙事模式。

  (一)爱情模式

  1.在恶劣悲惨的zz境遇中,主人公遇到了他(她),开始常常只是友谊或者工作关系。

  2.两人产生了真挚、强烈、纯真的爱情或友谊。

  3.这一感情成为主人公承受zz压迫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4.这一关系受到力量的破坏。

  5.主人公承受zz、爱情两方面的打击,经历最痛苦、艰难的阶段(这个阶段常常是伴随着上述zz主线进行到第六步的时候与其相呼应。

  6.结果也有两种:

  (1)主人公没能渡过难关,没能与其爱人团聚。

  (2)主人公渡过难关,和其爱人重聚。

  (二)叙事模式

  略

  在谢晋模式的影片中,主人公在经历一番磨难后一般有两种结局,要么在政治和爱情的打击下获得解放,要么因承受不住压力而走向崩溃或灭亡。

  1.谢晋的伦理片继承了郑正秋《孤儿救祖记》、《姊妹花》、蔡楚生《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费穆《天伦》、《小城之春》等伦理片的精华,有所发展,有所开拓,使我国伦理片进入一个新的高潮。道德伦理片是中国电影主要类型片之一,而谢晋电影是其代表之一。朱大可等人指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其实是对中国电影主要类型片——道德伦理片提出质疑,是对中国电影道德观、结构模式提出疑问与商榷,因而引起人们的深思与探索。中国电影要发展、要繁荣,就应该有更多的成熟类型,就应该有更多的成功模式。论辩使谢晋电影受到更大更多更长久的关注,类型片的得与失更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谢晋在百年电影纪念活动中荣获终身成就奖,当之无愧。”

  2.谢晋电影的模式体现了传统电影观的儒学思想,同时也属于时代和人民”,他的电影内容“贴近时代、群众,把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诉诸形象,感染广大观众”,同时在电影中也可以看到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谢晋始终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坚持艺术创作与时代发展同步,改革开放以来拍摄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电影,为解放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作品集中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思想解放、时代风云激荡的历程,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和人民群众思想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