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中刻意篡改,搬运,抹除洛阳历史文化的行为。
今天带大家见识一下某些团体是如何通过影视宣传的夹带私货,来进行宣传战,认知战,洗脑战的。
来看主创如何打造一个“去洛阳化”的盛唐。
1.下面的官方图,李白足迹,故意不写洛阳。写成河南嵩山(郑州)。图里将洛阳地理范围划为郑州。这一波远交近攻,分化郑州洛阳的操作,连西吹都不见得能得手,让《长安三万里》官方办到了,我只能大呼好家伙,专业。
李白:我的董家酒楼呢?我的洛阳天津桥呢?我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呢?我的隐隐五凤楼呢?
2.这个官方长海报里,同样没有洛阳,红圈里是本应发生在在洛阳天宫寺的“一日三绝”——张旭写字,裴旻舞剑,吴道子作画的名场面,也被搬运到了长安。
开元中驾幸东洛,吴生与裴旻将军、张旭长史相遇,各陈其能。时将军裴旻厚以金帛召致道子,于东都天宫寺为其所亲将施绘事。道子封还金帛,一无所受。谓旻曰:“闻裴将军旧矣,为舞剑一曲,足以当惠。观其壮气,可助挥毫。”旻因墨旻为道子舞剑。舞毕,奋笔俄顷而成,有若神助,尤为冠绝,道子亦亲为设色,其画在寺之西庑。又张旭长史亦书一壁,都邑上庶皆云:“一日之中,获睹三绝。”《唐朝名画录》动画中长安的曲江池,南京的秦淮,武汉的黄鹤楼,扬州的运河,四川的剑外,甚至商丘的梁园等等,似乎该有的都有。独独消失了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
3.将童年一直在洛阳的杜甫直接搬运篡改至长安,且让童年杜甫自称“京兆人士”。丝毫不提及洛阳/巩县,绕过洛阳,同时将李白杜甫发生在洛阳的世纪会面虚无化。
【科普:杜甫:出身京兆杜氏(郡望),祖籍襄阳(祖籍),河南府巩县人(出生地,籍贯)。“京兆杜氏”和“京兆人士”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杜甫曾祖父就已从襄阳迁居巩县,已历四世,杜甫生于洛阳长于洛阳(河南府巩县),童年从未去过长安,直到35岁才到长安,在长安居住十年,因号少陵野老,后再到南方漂泊。】
【李白杜甫首次相遇于洛阳,同游梁宋(商丘)时遇到高适,全程没长安什么事。】
然后各位想一想,这动画为什么在刻意绕过洛阳?会是无意或者失误吗?而且已经出现那么多地点了,带出一嘴洛阳又不会影响剧情主线。对吗?用意何在呢?各位猜吧。
那些说洛阳碰瓷,跟西安争历史,或者说西安洛阳城市之争都只是无聊的网友互喷在破坏团结的人,看到这些,你们以后还这么想吗?
我想第3种情况应该不会。所以答案是不是呼之欲出了?
从20年前《大明宫词》把洛阳背景搬到长安,到《神探狄仁杰》第一部直到“滴血雄鹰”案才意识到不对改到神都洛阳,到今天,《大明宫词》式的对洛阳的历史搬运和霸凌还在继续。
至后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好好看看杜甫的诗吧。别都还给老师了。
(顺便一提,杜甫童年不在长安,这点动画已经出错。但就算按照动画剧情,高适说他要直接去长安叩天子门。并且在长安遇见了七岁的杜甫,按杜甫7岁来算的话,是开元六年,那么那时候,天子在哪里呢?在洛阳。开元五年到开元六年的十月,玄宗都在洛阳。)
洛阳官媒公众号都蚌埠住了出来科普历史。评论区依然是陕西网友的天下。
1.看看这位,我就不描述了,因为没说脏话也被举报整改了。这是破防了?
2.转移视线,故作中立,抛开事实不谈,一切甩锅媒体号带节奏。
3.电影名是长安,所以是不是长安的长安都可以拿来用。反说河南人神经。路人都发现不对。
4.用A否定B。对于路人尊重历史的表态,直接人身攻击。
文明城市都不是,说别人没素质。
高校不少文盲率挺高,说别人不读书。
教科书把鬼子当雷锋,还说别人教科书。
发明创造历史,却说别人发明历史。
抢别人历史文化,却说别人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