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老赖失踪人口条件

  申请老赖失踪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自然人失踪已满两年。 下落不明,指自然人离开住所或居所地无任何消息。下落不明的时间必须是持续地、毫不间断地满2年。2年的期限是从失踪人最后离开住所或居所而下落不明的次日开始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2、失踪自然人的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所谓利害关系人,指在法律上与下落不明的自然人存在一定的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人,包括失踪人的近亲属和其他与失踪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3、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宣告。人民法院收到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后,应发出公告,寻找该下落不明的人,公告期为3个月。公告期届满后仍无下落的,判决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失踪人口离婚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一方下落不明起诉离婚方:

  1、直接起诉到法院离婚。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另一方当事人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法院经过立案审查,发现当事人下落不明,人民法院通过公告方式发布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在公告期满时,被送达人仍未到庭应诉,人民法院将按照缺席程序进行审理,依据审理查明的事实作出判决。

  2、申请下落不明人失踪后,再向法院起诉离婚。夫妻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是法院准予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申请失踪,要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书应当写明失踪的事实、时间和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

  《民法典》第四十条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第四十一条 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失踪人口立案标准

  在我国失踪人口立案有具体的标准。

  失踪人口立案标准:《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中要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后,应当登记受理,开展查找工作。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中对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一)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

  (二)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三)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四)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超过48小时的;

  (五)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

  (六)失踪原因不明,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的;

  (七)其他疑似被侵害的。

  与此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一)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

  (二)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

  (三)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的;

  (四)发现流浪、乞讨的儿童可能系被拐卖的;

  (五)发现有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六)表明可能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事实发生的其他情形的。

  如果是符合上述情况的人口失踪,可以马上报警,并且公安机关会立即立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可能遭到犯罪行为侵害而下落不明的人员:

  (一)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

  (二)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三)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四)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超过48小时的;

  (五)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

  (六)失踪原因不明,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条 【宣告失踪的条件】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一条 【下落不明的时间计算】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二条 【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

  代管有争议,没有前款规定的人,或者前款规定的人无代管能力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三条 【财产代管人的职责】财产代管人应当妥善管理失踪人的财产,维护其财产权益。

  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财产代管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失踪人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