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倒在石榴裙下的含义(男人败在女人的石榴裙下一句)
和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的意思一样。 就是说宁愿为女人臣服,为心爱的女人抛开一切,无视生死,只为一睹红颜。
石榴与中国的服饰文化关系密切,梁元帝的《乌栖曲》有云:芙蓉为带石榴裙。石榴裙在唐时,是一种流行服饰,尤其中青年妇女,特别喜欢穿着。唐诗中亦有许多描写,如李白诗:“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武则天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等。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描写了那位弹琵琶的女子色艺惊人:“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血色罗裙”即是石榴裙。石榴裙一直流传至明清,仍然受到妇女欢迎。
如今大伙都知道,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慕倾倒之意,会被说成“拜倒在石榴裙下”。
这就引人发问了,那为什么是石榴裙下?而不是牡丹裙下?荷花裙下呢?据说呀,跟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有关。
看过京剧贵妃醉酒的人知道,杨贵妃喝了酒以后,更加的妩媚、楚楚动人。
唐明皇非常之欣赏,爱慕她醉后的美态,然而宠妃总是这样大醉也觉不妥,便想了办法。
唐明皇晓得石榴有解酒功效,故在观赏之后,常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
朝中群臣知道了,对唐明皇的举动很是不满,纷纷上奏,然而唐玄宗根本不予理会,对杨贵妃的怨言也就日渐增多,杨贵妃为此怨恨在心。
一天,唐明皇请杨贵妃弹曲助兴。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曲子突然停下,唐明皇忙问是什么原因。
杨贵妃乘机说:大臣们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故把弦弄断了。
唐明皇很是相信,于是降旨: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贵妃必须行跪拜礼,跪拜中呢,杨贵妃吃着这石榴,所以就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一说。
都说“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你愿意做这样的裙下之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