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与诱惑前,如何做一个自律的成年人?

  

  作家萨克雷说过一句话: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我们的一生正是被这所谓的命运驱动着向前。

  在充满冲动与诱惑的时代,收获命运的关键,就是从播种行为开始。

  3条建议,助你养成自律,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01

  自律,是从自控开始的

  人生,由一天天的时间组成。

  纵观我们走过的路,你或会有遗憾地感叹:自己当初在某方面做得不够努力,少了一份坚持,而使某些东西与我们擦肩错过。

  就像青春,像旺盛的精力,都和时间一样珍稀;像你曾遇见的某个人,如初恋般永远地远去了。

  自律并不是限制自由,它是更妥善的制定与规划。

  控制外因,形成新的局面,使之更有效地达成我们的心意,包括建立自己的内心驱动力。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呢?

  人天性中有给自己找借口的习性,这是最难改变的。因此,首先需要我们找到自己想要改变的“诱因”目标。

  比如,女性的朋友若想要拥有曼妙的身材与干净的皮肤,你就要戒掉熬夜,克制诱人的美食;进而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不给自己设置任何找理由的机会。

  这一点就如村上春树先生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说的:“除非万不得已,一天也不间断”。

  如果你想修练成优雅而又知性的气质,你就要抛掉无效地刷屏、无限制地浏览网页,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这些碎片的时间学习,不断地提升、精进自己。

  通过“目标诱因”,从自控到习惯,让你的生活展开新的一页。

  02

  从行为上改变自己

  健康的身体是生命创造更多可能性的基础。当我们拥有并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可以更进一步了。

  利用好自律的利器,创造条件和改变环境的机会。

  所谓“勤能补拙”,勤奋也是一剂良药。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他一生极度自律与勤奋,靠着“笨拙”的求索精神,步步攀岩,建立功业。

  他创立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发起洋务运动……

  你可能不会相信这样一个“挽狂澜可既倒,扶大夏之将倾”的清代名臣,却并非是因天资聪颖而取得诸多功绩。

  恰恰相反,许多的资料是以“愚笨”来记述他的。

  有一个“比贼笨”的小故事,就佐证了这一点:

  说曾国藩小时候天赋不高,可以说是比较笨,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一天晚上,他在家读书。有一篇文章已重读了好多遍,还是背不下来。他就一遍一遍地重读、一遍一遍地重背。

  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一个人。

  原来,他家来了一个小偷,躲在书房的屋檐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好进屋偷点什么。

  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小偷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

  于是小偷将那篇文章从头至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不必深究于故事的真伪,但可以说明:曾国藩在学习上并不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他出生于普通的耕读家庭,但自幼勤奋好学,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

  “笨”,并没有让他止步不前,反而使他更加勤勉。

  据资料统计,曾国藩留下的文字信息达两千万之多(包括著作、书信、日记),令人瞠舌。

  这和他平时极其的自律、严格要求自己不无关系。

  

  早年的曾国藩虽取得一些成绩,却因他性情刚直、直言进谏,得罪了咸丰帝和众多大臣,以致他受困于当时的局面。

  直至后来曾国藩父亲去世,他在家丁忧三年。在极度苦闷的情况下,接触了老庄的处世哲学,终悟到自己以前太锋芒毕露,太刚强自敖。

  此后,曾国藩为人处世圆融了许多,变得和气、谦虚、包容,也愿意照顾周围人的情绪。这为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好了铺垫。

  想要“学以致用”,不单单依靠硬功夫,还要运用好周围的环境,以此实现自身价值。

  放到现在的解释是:统筹资源,互助、共赢。

  03

  规划自己的生命

  所有的质变,都是量变引起的。

  上天极其公平,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而怎样使用,却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境地。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想和怎样的异性结为伴侣、共度余生……这都是属于生命的规划。

  虽说“随缘”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但是有些东西是要靠努力去争取的。有了明确的方向,你才能向那个你想成为的人、你所向往的生活更近一步。

  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规划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活出精彩呢?

  《自律力》作者小野给出了几点建议,可作参考:

  ①减少物质的束缚,做一个不被物欲吞噬的人,给眼睛更多的自由。

  ②有选择的勇气和底气。我们所有自律下得到的力量和成果,就是我们面对未来、未知的底气。

  ③态度是我们面对世界的情绪。

  有时候客观条件与环境因素固然会对人产生影响,但真正能够决定自己人生走向的是我们的态度。

  人生并不像“成功或失败”断定的那样简单、宽泛。它更多的是生命的体验和所产生的价值。

  04

  结语

  “自律即自由”。

  所谓的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我们是要依据这一点,给生活创造多一些的选择机会。

  马歇尔?古德史密斯的《自律力》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创建持久的行为习惯,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与其临渊羡鱼,羡慕别人因自律而自由,不如从当下开始改变自己。

  共勉!

  作者:简y,精读读友会会员,从简约中汲取生活的清香。

  每天精读一个新概念,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本文原创首发于微信公号:精读(ID:jingdu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