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父亲对女儿爱的诗句?
巷角青砖巷尾澄,丁香婀娜软腰能。淡看一霎晨光里,双辫摇摇跳小绳。
《*隽泽赠别幼儿园小朋友》
初识履蹒跚,相嬉语喃喃。
朝夕时相伴,三载乐怡然。
大鹏同风起,别过无幼年。
愿历千帆现,岁岁常相念。
父亲是教我们挺胸的人,为我们弯腰的人。
才华横溢如李白、杜甫、苏轼等诗词大家,在面对自己子女时,也只是一个啰嗦、慈爱的普通老父亲。
父亲节到来之际,笔者精选了9首诗词名家写给子女的诗,祝愿天下父亲,身体健康!
01
《洗儿戏作》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在黄州期间,侍妾王朝云为苏轼生下一个男孩。刚刚经历“乌台诗案”,苏轼有感而发,写下了对自己的反思,还有对自己孩子的期待和美好祝愿。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苏轼认为自己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希望自己的孩子稍显愚钝,做一个平平安安的“公卿”就好。这是最深沉的父爱!
02
《寄东鲁二稚子》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李白对离别了将近三年,远在山东的家庭,田地,酒楼,桃树,儿女等等,无不一往情深,尤其是对自己的儿女更倾注了最深挚的感情。不畏权贵让“力士脱靴”,洒脱豪放“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面对自己的儿女时,立马变成一个慈爱普通的父亲。全篇洋溢着一个慈父对儿女所特有的抚爱、思念之情。
03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陆游写给小儿子陆聿的一首诗。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古人教育子女都这么有学问,值得学习,我们不妨可以借鉴一二。
04
《骄儿诗》
唐·李商隐
爷昔好读书,恳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喂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街。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李商隐深感宦海沉浮,想到自己的爱子正值无忧无虑的好年华,不禁对其将来的人生道路多了几分担忧。担心儿子将来会重复自己的遭遇,因而希望他学兵法,长大为国安边,不要死啃经书,弄得一事无成。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05《诫子诗》
东方朔
明者处事,莫尚於中。
优哉游哉,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惠为工。
饱食安步,在仕代农。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是故才尽者身危,
好名者得华;
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
遗馀者不匮,自尽者无多;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
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东方朔,以历史人物举例,耐心的对孩子敦敦教导,告诉他为人处世之道。这个时候他不再是一个在汉武帝面前谈笑风生的智者,而是一个絮絮叨叨平凡的老父亲。
06
《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郑燮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女儿出嫁无钱置办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代替,并在上面题了这首诗。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郑板桥的言传身教就是留给子女最大的财富。
07
《责子》
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而是采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辞手法,夸大了儿子的缺点,又显出一种慈祥、爱怜的神情。可以看出诗人下笔时的那种又好气、又好笑的心情。对儿子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但又充满了溺爱。
08
《又示宗武》
杜甫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这是杜甫写给最喜欢的次子宗武的诗。诗中包含着杜甫对孩子的无限期望。他看到宗武学习作诗,心里是很欣慰的,所以叮嘱孩子要专心学习,不要玩物丧志,不要羡慕谢玄玩香囊嬉戏,要以曾参那样的先贤为楷模,持之以恒。
09
《北郭闲思》
曹邺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看到乡村老头与子孙尽享天伦之乐,越发想念自己远在天边的子女。这也是现在很多农村的真实写照,在外再忙再累,我们也不要忘了在家的父母,一个电话、一个视频只是举手之劳,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他们。
在这个世界上,父亲是爱我们最深却又不会表达的人,挚爱无声,感恩父亲!
全世界也不过如此
——灵遁者
童年的风
粘稠的像过期的蜂蜜
我不断舔舐它
终于把自己也吃得胖了
胖得像一头猪——
好在我的孩子很聪明
他敢于对拿到手里的一切物体下口
活脱脱若上帝一样以身犯险
在教人类如何去爱这一切
尤其是他啃我脸的时候
露出了咿咿呀呀的笑
让我总是误以为我是上帝的父亲
全世界也不过如此
我应该比我的孩子更会活着
我因爱而在所不辞,无所不能——
独立学者,作家,艺术家灵遁者诗歌。
灵遁者,独立学者。原名王银。陕西绥德县人。现居西安。 中国作家,国学起名师。 代表作品《触摸世界》,《行者乾坤》,《探索生命》,《变化》,《相观天下》,《手诊面诊色诊大全》,《笔有千钧》《非线性波动》等。其作品朴实大胆,富有新意。
孟郊一首《慈母吟》树立了中国古代慈母形象的典范,“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道尽了母亲对远行游子的浓浓爱意。而反观古典诗词中父亲的形象,却显得模糊和浅显,因为并没有一首能准确代表父亲形象的诗词。正如诗人北岛所说,父亲是一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道不尽的真实。
事实上,更为深沉的父爱很少直接表达对子女的爱意,父亲对子女的管教更为严格,常常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劝诫,展现出对子女未来的忧虑。其实这又何尝不是父亲式的表达方式呢,他也许早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只是我们并未察觉罢了。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古典诗词,探究和感受沉默式的父爱吧!
1、指点生存法则
父亲以自己的智慧,为孩子剖析世道运行的规则。并总结出想要成为圣人的方法,即同时学会龙和蛇两套完全不同的生存法则,以便应付风云变幻的时局。
《诫子诗》汉·东方朔明者处事,莫尚於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在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馀者不匮,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2、选择放手
陶渊明对自己五个儿子的评价,可以在这首诗中找到答案。日渐年迈的父亲为何只能饮酒取乐?因为五个儿子无一人喜爱读书,擅长写作。要么懒惰,要么不会算数,要么贪吃,真得挺够伤脑筋的。一位选择无奈躺平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忍俊不禁,也只好感慨这是天意吧!
《责子》东晋·陶渊明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3、后继有人
杜甫发现儿子酷爱读书写作,看起来似乎继承了自己的衣钵,父亲流露出了难得的喜悦。子承父业除去对传统伦理制度的偏见,其实更看重对家族事业继承和发扬的期待。把某项事业做大做强可能真的需要几辈人的共同努力。
《又示宗武》唐·杜甫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街,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4、想念远方的孩子
在李白众多浪漫飘逸的诗歌之外,这首思念远方幼女的抒情诗,感情基调则颇为低回忧伤。李白已离开家乡3年,借描写自己所种桃树之下幼女玩耍嬉笑的情景,表达自己内心更为柔软脆弱的所在,让李白这一浪漫主义诗人形象更为饱满丰富。
《寄东鲁二稚子》李白(唐)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5、思念成疾
闲居僻静小山村,漫天的青草似乎没有尽头。父亲借蔓延的青草表达对远方孩子的思念之情,虽不能够团聚,然而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可见沉默的父爱也同样深沉伟大!
《北郭闲思》曹邺(唐)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6、独宠女儿
父亲对娇弱的女儿充满了怜爱,好奇她为啥不肯乖乖入睡,又好奇她为何一夜哭啼不止。因为女儿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牵动父亲的敏锐神经,可能每个父亲骨子里都是心甘情愿作女儿奴吧!
《与小女》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7、孩子还是笨点好
苏轼一生正直磊落,但却屡遭贬谪。他自我疏导是因为自己读书太多、懂得太多道理、太过聪明所导致的。所以他更希望孩子愚笨和鲁莽一些,一生中少灾少难,平平安安过完普通人的一生。这也许是苏轼用一生的实践为孩子指出的明朗前途。过好普通人的一生,何尝不是胜利?
《洗儿戏作》苏轼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8、天伦之乐
苏轼理想中的普通人生活状态,就藏在辛弃疾的诗中。低矮的茅屋下处处充满了欢乐,白发苍苍的父亲,用目光注视着三个各自忙活的小孩,或者给豆苗除草,或者专注于编织鸡笼,或者以剥莲蓬为乐,任性而为,各得其乐,好不快哉!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9、多做好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名言常被青年人作为座右铭,指导自己务实上进,在理论指导下要积极参加实践。原来这句诗里藏着伟大深沉的父爱,这首诗其实只是陆游勉励自己孩子的谆谆教诲。它却因饱含真理,成为无数代青年的至理名言,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