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近半数人口面临视力下降危机,但视力下降也“欺软怕硬”。
随着电子设备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近视人口数量激增,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成年人也面临着视力下降的危机。
很多人更是眼睛长在手机上,上厕所都目不转睛。
长时间的近距离看手机电脑,“近视”、“干眼症”、“夜盲症”、“弱视”、“散光”等常见眼部问题随之而来。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中显示,2015年中国近视人口数量已超过5亿。
截止至2021年,中国近视人口达到了7.5亿人。
也就是说,两人同行,一人近视。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近视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视力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近视人数约26亿,其中19岁以下近视人数高达3.12亿。
互联网时代下,远离电子产品显然是不现实,于是就有很多人任其发展,充分发挥“鸵鸟精神”——只要我不测视力,我的视力就永远没有下降。
但其实,电子产品并非洪水猛兽,在不脱离时代的情况下,同样有平衡健康和娱乐的“中庸之道。”
其实,世界各国都已经就视力下降问题出台过解决相关措施。
比如德国在学校里推广眼部肌肉操,促进眼球运动;
日本限制青少年电游时间(个人不是很推荐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
美国学校及家长联合制定的保护孩子视力的“8项注意”等,都可以看出世界人民对视力下降问题的重视。
大量研究报告表明,只要保持健康的用眼习惯,视力下降的问题就能够得到控制。
一、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不要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一整天。
长时间盯着近处的同一物体会使得睫状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导致睫状肌调节能力失衡,使晶状体曲度增加,从而降低调节晶状体“焦距”的能力。
这就是近视的最直接原因。
所以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尽量遵循“三个20”原则——持续用眼20分钟后,眺望超过20米外的远处20秒,可以充分缓解眼疲劳,放松睫状体。
同时也不要在晚上关着灯刷手机。
眼睛在黑暗中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睛的调节系统负担加剧,从而使近视加深。
如果实在工作任务繁重或者学业压力大,可以选择眼部按摩仪帮助缓解眼睛疲劳。
但是注意擦亮眼睛不要被“割韭菜”。
二、保证充足
不要熬夜。
尤其是三点睡七点起的打工人,是不是躺在被窝里看短视频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在这种状态下睫状体会受到压迫,进而充血,加速视力下降。
人眼只有在睡眠时才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使睫状肌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起到减缓睫状肌松弛老化的作用。
长时间睡眠不足会加重眼睛疲劳,从而导致近视度数加深。
三、保持充足的自然光照
不要总宅在家里不出门。
英国伦敦大学在《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期刊(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每天盯着深红的光线看三分钟可以显著改善视力下降的状况。
而光谱中的红光在日常的室内生活中是严重缺失的。
所以多增加一些户外活动,每天保证一定量的红光照射,可以抑制眼轴进展性增长。
在户外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制约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具有哺光功能的设备来补充缺口。
当然如果能够保证户外活动,养成休息时做一做眼保健操的好习惯,也可以极大程度的舒缓眼部疲劳。
随着时代的推进,更多人开始意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在坚持健康用眼习惯的前提下,增加运动量,多补充维生素,定期去医院进行眼部检查,即使在随处可见电子产品的时代,也能保证不被视力下降的“恶势力”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