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实验》—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5073,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思想实验》。

  作者乔尔·利维(Joel Levy) 知名科普作家。撰写了许多大众科学和哲学方面的图书,包括《教堂中的蜜蜂》《99个其他科学类比》《枕边化学书》《牛顿笔记》以及《科学战争:从伽利略到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他还为《国家新闻》撰写专题报道并出现在多家电视台和广播节目中。

  思考一个难题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着手处理有关自然、道德以及形而上学的大问题?怎样给出富有创造性的回应,挑战被认为是标准的概念、消除偏见以及先入之见?

  一种方法是利用问题本身,并且以一种它担负得起的富有创造力以及洞察力的方式来构建它,以明晰取代混乱,使晦涩变得可理解。这些都是“实验”所支持的东西。在现代,或许就科学而言,术语“实验”意味着一种在现实世界中实施的物理的实践操作。但是,它可能还有许多更宽泛的定义,例如一种能彻底保持理智以及发挥想象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称这种“实验”为“思维实验”或者“思想实验”。

  在本书中,“实验”这个术语包含了悖论以及类比,如:用于举例说明,测试并梳理论证以及假说的情境,推平逻辑矛盾并推进理论破壁。

  1

  自然世界的思想实验

  思想实验”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叫“保持绝对理智,又可以发挥想象的思维模式”。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够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

  比如,你不可能让一个电梯,突然从空中直接地坠落下去来完成一个科学的实验,那样会伤害到别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思想,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没有边际的、自由的,但又在理智框架之内的想象,能够帮我们探索很多哲学、科学、伦理学的问题。

  1、“阿喀琉斯与乌龟”

  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的一个战神,特别能打仗,跑步很快。然后芝诺说,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为什么追不上乌龟?因为乌龟比阿喀琉斯提前出发一段,然后当阿喀琉斯追到乌龟的位置的时候,无论多少,乌龟都会往前再走一点。所以,阿喀琉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谁能够反驳这件事情呢?没有人能够反驳。但事实是阿喀琉斯能够追上乌龟,但是芝诺所讲出的这个道理,你没法反对。因为的确阿喀琉斯在走这段路的时候,乌龟肯定要往前走一点,不管多少,肯定要走一点。

  那么,阿喀琉斯在走乌龟这一段的时候,他也得花费点时间吧,在这点时间里边乌龟也得走一点,所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推下去,阿喀琉斯一辈子也追不上乌龟。

  事实上,就是因为那时候的人们没有能够理解极限这件事情,也就是说,乌龟所走的所有的这些路线加在一起,它总的也不会超过阿喀琉斯这一步。

  无限个二分之一加下去的总数一,它不可能加出一点二来。所以,芝诺悖论就给我们打开了人类开始用思想实验解决问题、探讨问题的一个窗口。你确实觉得很难跟他辩论,直到人们后来发现了这就是求极限。当阿喀琉斯能够走过“一”的时候,他就超过了这个乌龟,这是第一个人类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悖论,叫芝诺悖论,也就是无限的乌龟的悖论。

  2、伽利略的球

  在伽利略之前,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世界上重的东西下落得快,轻的东西下落得慢。为什么呢?比如羽毛飘得很慢,这个球下得很快,所以大家很直接、很简单地观测的结果是认为越重的东西下落的速度越快。

  伽利略做了一个思想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打破了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重物一定下坠得更快的道理。那么,羽毛为什么下落得慢呢?因为有浮力。如果没有浮力,在真空管当中的话,羽毛下落的速度和球是一样的。这就是伽利略所做的贡献。

  3、荒野之时

  什么叫荒野之时?有一些人坚定地认为,地球是造物主造出来的。为什么呢?如果你走在一个荒野当中,确信这个地方没有住过人,是一个荒野,然后在这个荒野当中捡到了一块手表,这个手表的设计极其精妙。

  这时候,请问:你会认为这个手表是哪儿来的?难道你会认为这个精密的手表是从地里边长出来的吗?不可能,这个精密的手表,一定是有一个人认真地设计做出来的,放在这儿。

  所以,你看一下,我们人类的眼球设计得多么精妙,你能够看到缤纷色彩的世界。这些东西,如果不是有一个造物主认真设计,怎么可能有?这叫荒野之时。在当年大量的人反对达尔。但是达尔文通过他的研究,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压根就是一个拙劣的设计,千万不要以为我们的大脑是完美的设计。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拙劣的设计,只是适应了现在的环境而已。我们的大脑有特别多的问题:特别容易短路、特别容易忘东西、特别容易冲动、特别容易被骗、特别容易相信别人的东西,我们是完全感性,而不是理性的动物。

  它并不是一个精妙的仪器,只是它在慢慢地进化过程当中,凑合能够适应我们现在的环境而已。而地球一步一步地发展到今天,不是有一个造物主在刻意地关照地球,而是因为我们地球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实现了“金凤花环境”。

  什么叫“金凤花环境”呢?有个姑娘叫金凤花姑娘。金凤花姑娘要求做什么事都要恰到好处。喝水要不冷不热,坐椅子要不软不硬,睡在床上要舒服等等。而地球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满足“金凤花条件”你才能够发展。

  所以,达尔文说,我们进化出这样的眼球,进化出这样的大脑,根本不是什么荒野之时,有一个人在做这样的设计。而是我们足够幸运,而是这个自然界就在不断地筛选。

  你们知道人类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呢?就是人类的胳膊会变得越来越长,脑袋会变得越来越大,然后腿会变得越来越短,肚子会变得越来越胖。原因就是人类不需要那些部分。

  2

  伦理学的思想实验

  接下来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伦理学的思想实验,我主要说说其中3个思想实验。

  1、电车难题

  有一个最常见的伦理学的悖论,叫“电车难题”。意思是说,你在电车上驾驶电车,这时候发现电车的刹车失灵了。但是,在电车的轨道上,有五个小孩在玩。如果你控制这个电车,那五个小孩死定了。但是,这个电车恰好可以扳道岔,如果你能够把这个电车的方向打一把的话,你可以走上另外一条道。但那条道有一个无辜的修路工人正在那儿修路。

  请问:你要不要扳这个道岔?

  这就是说,如果你任凭它自然发生,那么死去的是那五个孩子,但是如果你主观地做一些事,扳了岔道,死去的是一个无辜的人。因为这个人原本可以不死。他原本站的那个地方是安全的。但是因为你的决定扳了道岔,让那个人死了。你会选择什么?

  那么假设你不是那个驾驶员,你是那个在道边扳道岔的人,这时候,你会怎么选?驾驶员什么都没做,但你在道边扳道岔,你会选择扳还是不扳?

  那么另一个说法:假设你不是扳道岔的人,你也不是那个驾驶员,你是站在桥上目睹这一切的那个人。这时候,你旁边恰好有个胖子,然后假如你把这个胖子从这个天桥上扔下去,摔在那个铁道上,就能够救那五个小孩的命,你要不要扔?

  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大量的人会选择不扔,但是当你说我要不要扳那个道岔的时候,很多人说可以扳。其实,结果一样,扳道岔是杀那个人,把这个胖子从桥上扔下去,也是杀这个人。但是问的语境不同,人们就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其实,我们生活当中,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生活在“电车难题”当中。我们要不要牺牲局部的利益来保护更大多数的利益?是功利主义还是道德至上?道德至上,就意味着你最起码不能主动做坏事。功利主义,意味着我主动做坏事,只要结果好就行。

  所以,这会是一个无休止的争论。

  2、”救生艇地球“

  假如你在一个救生艇上,这个救生艇有60个座位,已经上来了50个人在海上漂着,能够活下来。但是,海里边还有100个人在求救。

  请问:你要不要把船开过去救这100个人?如果你把这个船开过去救这100个人,这100个人可能都会往这救生艇上爬。但你的艇上只有10个座位,最后可能会导致整个艇会翻掉。然后所有的人都会死。但如果你不救那100个人,你艇上还有10个空座位,你又会于心不忍。怎么办?

  有人提出来一个反对意见。他说这个前提不对,船上并不是只有10个座位,很多地方放着行李,你应该清掉你头等舱的行李,换那些人上来坐。这是一种比喻。然后也有一派人说,这是我的权利,我只要内心不觉得内疚,我就不需要去。

  3、少数派报告

  有一种计算机是预防犯罪计算机。侦测到小王会在两周以后犯罪,所以为了防止小王犯罪,我把小王先抓了再说。

  这时候,请问:这个事对小王公平吗?

  就是你来抓我的时候,我说我没犯罪,我没有这个想法。但是计算机说,我已经监测到了你在两周之内会犯罪。然后我说,不行,不能抓。我跟他打,打的结果是两周之内真的犯罪。

  所以,由于“少数派报告”的报告,这个预防犯罪的行为导致了我这个行为,真的变成了一个犯罪行为。那你说它到底是预测对了,还是预测错了呢?我们能不能够针对这个预先的错误和可能的伤害做出回应呢?这一点其实已经非常现实主义了。这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的状况。

  9·11以后,美国的副总统切尼曾经提出过一个叫“百分之一主义”:“如果某人在未来可能从事恐怖主义活动,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美国政府也有理由立即宣布他有罪,以此来提早扼杀潜在的恐怖主义行为。这意味着就算你只是策划了一场犯罪且尚未实施,都会被视为犯罪嫌疑人而被起诉。”

  后来,有一个丑闻案件,就是当颁布了“百分之一主义“的规矩之后,大量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探员开始进行钓鱼执法。因为他们有法律的支持,我在钓鱼执法的过程当中,发现你有这样的倾向,我就可以抓你。

  后来,他们抓了一个叫阿里夫的人。阿里夫被钓鱼执法的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诱骗去一个导弹交易的现场。阿里夫是在旁边看的那个人,然后被宣判有罪,判刑15年。

  为什么呢?法官是这样说的:“阿里夫是否真从事了一场恐怖主义行为呢?我们并没有证据。但是,他有意识形态……我们的调查只关心他将要做的事,以此来采取相应措施。”

  15年徒刑,看似是有哲学意味的伦理学的悖论,但一旦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面对伦理学、面对哲学要严肃一点。

  3

  哲学思想实验

  好,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哲学思想实验。

  1、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柏拉图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被拴着绳子,拴在一个洞穴里边的。然后我们不能回头,所以,我们不知道真实世界什么样。每天看到洞穴上的都是外边有人放一个火把,然后表演皮影戏。那个皮影戏投射在那个洞穴的墙上,我们就以为那个东西是事实。

  柏拉图用洞穴寓言告诉我们,我们的认知是偏颇的。然后这时候,如果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外面才是真实的世界,号召大家到外面去,甚至会受到洞穴人的反对。他们会说,不对,这里边才是事实,我们根本不相信那个东西。

  实际上,很多人都在这个洞穴当中,我们永远被自己的无知所限制。柏拉图用洞穴实验,告诉每个人谦卑是很重要的。

  2、笛卡尔的”邪恶天才“

  有一天笛卡尔问自己,我怎么能够确定我所知道的东西都是真的呢?万一我脑海当中有一个“邪恶天才”,他控制了我所有的神经和感受,他把所有的这一切都替我设计好了,他让我感知到我在做这些事。但其实不是真的,有没有可能?

  笛卡尔想来想去,快疯掉的时候,他找到了一个出路。“笛卡尔说即便在‘普遍怀疑’当中,也存在一个‘正在怀疑’的中心自我。这也就是说,“如果我确信自己是某物,那么我确实存在”。

  “笛卡尔的毁灭性工作展示了我们能确切了解的事物是多么稀少,这比他试图在宗教观念的基础之上重建知识论这一举动带来的影响更大。”

  3、“诺齐克的体验机”

  你愿不愿意,享受躺在盒子里边体验的生活?就是你现在交一笔钱,我让你完全享受。比如,你想考清华。我保证让你考上。怎么做呢?那就是植入程序,把你能够想到的最美好的东西,全部通过诺齐克体验机帮你实现。

  “诺齐克的体验机”说明什么呢?诺齐克把所有这种近乎于自杀的方式获得幸福感。当然几乎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事。所以,这个思想实验的关键点,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它“不仅表明大多数人将选择真实生活而非愚人的天堂,而且还表明,真实性才是人们最‘要紧的事’,也是受重视之物。

  诺齐克力图反驳他眼中享乐主义的核心设想——人们应做的是能带给他们最大快乐的事。”这是享乐主义的说法。“因为大多数人会选择以‘不那么快乐’的方式生存而非与机器相连。”

  也就是说,“人们会选择一种并未将快乐最大化的真实生活,而非机器那种虚拟的享乐主义,所以诺齐克断定,享乐主义必然是错误的。快乐绝非幸福的终极度量。“

  我们知道,除了体验以外,还有些更重要的事,诺齐克总结道:通过想象一台体验机的存在,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将不会使用它。所以,通过这些思想实验,我们才能够认清我们的本心到底要什么。

  所以,如果我们学会了用思想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