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的文化修养及职业素质
我并非是一名设计师,但天下诸事,皆有相通之道。因此,以我对其它事物的了解,以及我所接触、认识和了解到的设计师,加之所学到的一些有关设计的知识,我想,我可以写下一些东西。
从职业特点上说,设计师是一个复合型的职业。为了适应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和各个地位的对象需求,他们必须了解多方面的知识,除去必备的艺术知识外,甚至还要了解自然科学、现代科学、心里学等多方面知识。所以,丰富的知识储备是设计师的先决条件。因此,设计师应该是世界上最为谦卑的职业。因为他们要向各行各业学习,去了解他们的文化、习惯、规则和知识。所以,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对所有的文化体系加以尊重并虚心学习。而不能贸然的轻视或否定,甚至不可随意评价。就好像我认识的一位设计老师,他的专业知识还算不错,但对文化的了解却并不到位。所热衷的,也不过是世面上的一些流行事物,但对于真正文化的认知却非常肤浅。虽然他也说过在某某项目中引入了某文化,但提及时,却只是一点面过,根本说不出深刻的东西以及二者的联系,而事实上,他所引入的“文化”与该项目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根本没做到恰当的融合。不但如此,他还对这些真正的文化自以为是的大加评论、肆意否定,说得似乎自己多么了解一般,可事实是,对于这些文化他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而真正了解这些文化的人,会非常谦卑的尊重这些文化,因为他们可以了解其真正的含意,他们知道这些文化的意义和正确的地方。特别是经过历史的考验而传承下来的东西,必然是有着它独特的深度和重量。而未进行认真的了解就如此主观肤浅的恣意妄言,实在是下乘的行为。以一名设计师的身份来说,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然而,虽然设计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但设计本身,只是做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存在,特别是在中国,这种“辅助性”的特征更为明显。特别是国内设计师更多需要通过牵强的联想去将设计与要求进行硬性的联系。进一步降低了设计的地位。因此,即使作为设计师,真的掌握了大量知识,也不要认为设计的职业多么高端,无论是设计还是设计师,都不能掌控世界,更不能拯救世界。还是以那位老师举例,每次教学的时候,总会去问学生的专业,如果学生不是设计专业的,立刻就嗤之以鼻,大加讽刺。好像世界上除了设计就没有别的职业了,好像不作设计就会活不下去一般。一副“万般皆下品,唯有设计高”的样子,甚至还狂妄地说:“你们这样将来只能做个匠人。”其嘴脸不免让我想起了封建社会的腐儒。难道匠人就很低下么?鲁班、庖丁、轮扁,哪一个不是匠人?可是这些匠人却连帝王也不敢小看。他区区一个无名设计师居然说出这种话来,真是不知道是不是该说他不知天高地厚呢?话说回来,设计师应该是最离不开匠人的吧,否则设计出的东西要怎么实现?我相信设计师的设计能力,但在实物制作上,我还没有见过哪个设计师展现实力的。所以说,匠人应该是设计师最为尊重的合作伙伴。是绝对不可轻视的。而像这位老师这种盲目的自大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精神状态。是设计师绝对禁忌的状态。就像前文所说的,设计师应该是最为谦卑的职业,这种谦卑,不是只是设计师应该具备的文化修养,同时也是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
设计师的另一职业素质,是认真的态度。无论是在学习、调研还是工作的过程中。这种态度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事物、一个信息或是一个方案,在没的彻底的了解之前,绝不能轻易作出决定或结论。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前文那位老师。他曾在一次介绍企业文化的课程中向学生提问:从苹果公司的标志中,可以联想到什么故事。有的学生回答《白雪公主》,诚然这个答案是不对的。于是,这位老师轻蔑地撇了撇嘴,说到:你们没有看过《圣经》么?在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吃掉了苹果……然后如何如何……吧啦吧啦……。我知道这件事后真是无语了。这种话要是传出去绝对会让真正的设计师笑话到死的。苹果的品牌是怎么创立的?稍微动一动手就都可以查得到的,在苹果公司创立之初,乔布斯曾经说过一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品牌一定要用A开头,这样别人在进行检索的时候,我们就会排在最前面(按字母序)。之后,公司的成员们就一直在想以A开头的单词,因为当时时间紧迫(公司要成立,急要名称又怕抢注的情况下),乔布斯又说了一句话:如果在四点之前想不出比“苹果电脑”更好的名字,那么就用它了,最终“苹果”便诞生了。而在这之后,才是构思企业文化的部分,其实我们只在上网搜索一下“苹果标志发展史”或是“苹果历代标志”就很容易找到答案。苹果公司有一个最早图标,年代标注为1976,仅仅使用了不足一年的时间,画的是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的图案。意思是因为苹果落在了牛顿的头上,而使其发现了万有引力,为人类打开了科学的大门。而所谓的伊甸园,自始至终都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其实就算笨想也应该知道,苹果是一家科技产品公司。怎么可能会使用宗教性的故事来做企业文化呢?这样的故事如果传出去,岂不是会让业内人士笑话?而如果使用科学家的故事,不但容易引起人们共鸣,还更容易让人了解公司的性质。可笑这位老师还在那里洋洋自得的以为自己说的多么正确。却根本连动动手指的搜索都懒得去做,枉他平时里还表现的以苹果那么热衷,又是电脑,又是手机,甚至还对学生说:连苹果电脑都不会用以后怎么作设计。表现的比“果粉”还要狂热。可是却连苹果经典的“果冻”、“台灯”、“相框”和“CUBE”都不知道,而且还把苹果的企业文化和《圣经》挂上了关系。我真不知道带着这样不认真的态度如何可以成为设计师。
除了以上几点,设计师当然还需要一些艺术修养——虽然事实上,在很多时候设计的产品与艺术并无关联,就好像传单、海报、说明书等等,但不可否认,设计师对艺术的了解仍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与艺术相关的东西,如文学、绘画、音乐、影视等,都应有所涉猎。前文中的那位老师也曾讲到过:设计师要听音乐、设计师要看电影。本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在他讲出来后又变成了另一种情况。他所谓的音乐原来不过就是通俗歌曲,当然,我必须承认,他对通俗歌曲的品味的确比一较人高出许多,知名的、上层次的、高评价的歌手、乐队和歌曲他都了解。CD收藏也颇为丰富。但是,却也仅限于此而已。每一次我听到他谈及所谓“音乐”说得都是这些歌曲、歌手,却从未听他谈及任何一场真正的音乐会,哪怕是最为知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他也不曾提过。他所热衷参加的也只是摇滚或演唱会的现场,而对于那些音乐会的现场却从不见他表现出兴趣。对于音乐人的了解,也仅限于流行歌手、摇滚乐手和乐队,对于这些他如数家珍,可是对于知名的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和交响乐团他连提都不曾提过。哪怕是这之中最大众化的雅尼他也没有谈到,更不要说莱纳?居协尔、卡尔?奥尔夫、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或是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之类。我真的怀疑这种局限性的初级音乐欣赏究竟能对设计起到多大帮助。
在电影方面也是如此。虽然这位老师一直在告诫学生设计师要看电影,但他对电影的了解却停留在表相的层面上。要知道,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设计师的帮助当然也是不可忽视的。而这位老师在讲课时却只把目光放在了视觉系的效果上。什么CG了、海报、服装了等等。除此之外,更内在的东西他提都不提。甚至连有些电影的名字都搞错了。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他讲《黑客帝国》的字体下落CG如何如何有创意,结果不知道是真的不记得中文翻译还是故意要拽英文,竟然把Matrix读成了Mitrix,简直让人无语。还有一次,他居然向学生推荐《索多玛120日》,还说是什么关于性的电影里很牛很牛的……老天,世界十大禁片之首,争议极大,严重挑战道德底线甚至变态到了令人发指的片子他居然推崇到这种地步,真不知道他的心理到底健不健康,如果要看伦理片的话,我觉得《发条橙》已经是足够了。而且,他如此推崇的这部片子居然又一次说错了名字,说成了《所罗马180天》,真是难以置信。我比较奇怪的,他究竟是不是真的那么推崇这部片子,如果是,那按理说是不应该记错名字的。如果不是,却又向学生们强烈推荐,难道他是要故意误导学生么?这可真是不得而知了。抛开这些不谈,他对其它电影的认知也片面的很。根本不去关注故事情节、影片线索、相关背景之类。这些也都属于设计的范畴啊。就好像《时间规划局》、《饥饿游戏》、《分歧者》之类,其中对未来世界的模式设定就是一种非常庞大和宏伟的设计。还有美国特有的超级英雄题材。诸如《复联》、《美队》之流,这位老师是极度鄙视的,因为“乱”、“不现实”,拜托,科幻电影要怎么现实啊?话说回来,就算这种理由是成立的。可这种电影就真的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么?不说别的,至少在《美队》一片中。队长扑向手雷的那一刻,我是真的被震撼到了。要知道,在美国军队中。军队要求的是在危机时刻先保护自己以保存有生力量的。在这样的军规要求下,可以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作出自我牺牲的举动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道德?这难道不是一个感人的场面么?这位老师还一直说,设计师要如何如何去感动别人。却对这样可以感动人的场面视而不见。他真的是一名合格的设计师么?而且,他也从未思考过这些影片背后的东西。要知道,漫画,特别是超级英雄漫画,在美国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了,所以现在才会有这么多的漫画改编成为电影。而这一产业,也已经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体系存在。了解这些文化体系——哪怕不是那么详细——对设计也是很有帮助的。这难道不正是设计师所需要的么?仅仅是因为这样的理由就将之否定,我到是很想问一下:设计师的作品中就没有乱的么?设计师的作品全都是现实的么?连这样的道理都参不透,还惘谈什么设计!
抛开上面两点,其它艺术形式也是需要了解的。毕竟对艺术的了解是设计师不可缺少的文化修养之一。然而,这位老师却几乎不曾提到过其它的表现,即使偶尔在讲解某些案例是涉及到了,也只是一句带过,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对于其它形式的艺术表现可以说是毫不了解。这种对艺术片面而又狭窄的理解真的是让人失望。
以上所提及的这些方面,也仅仅只是几个主要部分而已,作为设计师,需要注意的,其实是最多的,因为,这是最为复杂的职业。因此,当你决定选择这一行业的时候 ,请记住,一定要持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并不断完善自己职业所需的必要素质,只有如此,才可以走向并无限的接近设计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