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类虚不受补的人包括你么?来对号入座

  日常人们所用的补品,容易偏多偏热,体弱之人非常脆弱,也非常敏感,用药稍过则不能耐受,出现胸闷、胃堵、头晕、心悸等现象。

  另外,体弱之人多是指先天之本肾虚,后天之本脾虚,尤其是后天之本更加重要。

  因为先天不足之人,后天可以补充,如后天之本脾胃虚弱,那么后天补充先天的机会就大打折扣了。况且,如果存在脾胃虚弱,很容易出现脾胃呆滞,进食、进补均会出现中焦堵塞现象,中焦枢纽不通,上下左右气机均会受阻,故虚不受补就很容易发生了。

  因此,脾胃虚弱之人,无论食补药补都要和缓进行。

  

  03 肝郁之人

  肝郁之人虚不受补的情况最为多见。肝郁,通俗讲就是情绪不畅。

  中医认为肝主情志,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就会出现肝郁气滞,表现为情志抑郁、心烦易怒等。同时由于心主神志,情绪也常与心有关,故心火与肝火常常互相影响、互为作用,以致出现心肝火旺等表现。

  这些人由于体内蕴藏着郁火,所以稍用补品就会使得郁火燃烧,而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04 痰湿阻滞之人

  同样的道理,只要体内有郁滞的人都容易虚不受补。痰湿之人体内痰浊胶着,阻气伤阳,也很容易出现虚的情况。

  这时候如果不先清理痰浊郁滞,单纯地应用补品,就会加重痰浊的郁滞,不会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越补越不舒服。

  常看到有的患者用了很大量的党参、黄芪,却感觉更加乏力。一看舌象只见舌苔厚腻无比,这样再补下去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导致原有病变加重等。

  故一定要先将体内痰浊充分清理干净,之后才好谈补。

  05 瘀血阻滞之人

  瘀血阻滞之人也容易虚不受补。瘀血日久,血中郁热日深,如果进补,有人就会有出血的情况。

  如果出血在小血管,如牙齿、皮肤尚无大碍,但若发生在肾血管、脑血管等大血管,出现尿血、脑出血等问题就严重了。

  尤其是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血管功能薄弱,最容易出现问题。这些人平日应注意应用疏通血管、改善血管机能的药物,包括中药或西药。如果需要用中药补剂,一定要同时加用疏通气血的药物,方可达到好的效果。

  你是哪种,请对照自个的症状,也有可能是几种类型间杂在一起。没关系,进补不要着急,要想补得好,得先慢慢调养脾胃。

  

  怎么补才补得进?

  当你胃口变好,便正常就可以进补了,平补清补最保险。下面特别为虚不受补的人,推荐几种比较平和的进补方法:

  芡实——脾肾双补

  芡实,也叫鸡头实,用来补养脾肾特别好。苏东坡有一家传益智强身之法,就是每天吃一些芡实。

  《本草经百种录》中也说:"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它的最佳搭配是西米、银耳、莲子肉、山药、白扁豆之类的白色食物,既可强强联手,又可弥补润肺功能的不足。

  经常用它煮粥或煲汤后,细嚼慢咽,一次不要吃太多,25~50克就好。由于芡实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便秘、尿黄的时候及产妇都不适合。

  羊肉——益气补血

  五畜为益,有血肉之情的羊肉,补益气血也是非常好的。

  体质偏寒的人,特别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温中补血、补肾驱寒。体质偏热、上热下寒的人也可以吃羊肉,只要配上甘蔗就可以了。

  因为甘蔗生津止渴,除胃热的功效特别好,把甘蔗切成小段,跟羊肉一起煲汤,不上火,不会口干舌燥,汤还特别清甜。

  记住别放太多生姜、大葱、胡椒、八角、香叶等辛温调料,以免助长热性,有几片生姜去去腥就可以了。

  

  黄酒——温阳行气

  肝郁和体寒的人喜欢这种补法了,温上一小杯,小口慢饮,怡情又温补气血。补身首选黄酒,经过发酵,度数不高,口感不激烈,温和的把脾肾都补了。如果怕上火,可以辅助吃点酸性的山楂丸、乌梅汤等,收敛肝胆火气。

  记住,酒一定要温热了喝,酒乃水中火、湿中热,如果冷酒入喉,湿热会郁在体内,缠绵难除。

  足三里——健脾和胃

  民间流传:「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名医华佗用足三里治疗「五劳赢瘦,七伤虚乏」,因为它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肠导滞之功。

  体质虚寒的人经常艾灸足三里20分钟左右,有时间的话搭配关元穴、三阴交穴,效果更好哦;身体不通畅、有湿热的人按揉更适合,每天用大拇指由轻到重按压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按压5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

  

  补虚损需要注意这些

  膏方虽然特别擅长补虚损,但需要量身定制。如果你真的特别虚,又体质复杂,就找有经验的中医师开方定制,不要盲目跟风。

  感冒、发热、咳嗽、有积食的时候不能进补,急性病或慢性病发病时,也不适合进补。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妙招,进补的时候,每天看看舌苔。如果舌苔厚、嘴里粘腻就要暂停几天,这时候清理体内淤积的垃圾更重要,特别推荐吃点萝卜。

  《本草纲目》中记载:萝卜,大下气,消谷和中,利五脏,宽胸膈,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治反胃噎疾等。补过了、吃多了、吃的不合适,腹胀、没有食欲,可以生吃几片萝卜消食化痰,和胃顺气。吃了辛辣食物上火,口鼻干燥、流鼻血、便秘,吃几片生萝卜,火就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