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立德树人 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是深化实践育人效果。扎实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成立市级劳动教育中心教研组,制定德阳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征集遴选首批劳动教育精品课程23个、典型案例62个;拓展校外劳动实践教育阵地,评选建设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4个、市级20个。开展“宅家抗疫,劳动光荣”等主题活动,评选优秀作品226个。创建省级中学生(中职)志愿服务示范校5所,引导未成年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弘扬劳动精神。

  三、汇聚育人合力,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力量更强

  一是用好一支队伍。强化家校共育,建立以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教师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全市已有教育系统家庭教育指导志愿者4405名,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27个,近两年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培训1530次,培训人数17万余人次。

  二是抓好两个阵地。建好家长委员会,全市中小学100%建立校级、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办好家长学校,坚持普及普惠、规范优质,实现全市城区中小学家长学校全覆盖、家长培训全免费。广汉市“小镜子心语”网络电台“父母云课堂”,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三是注重三个深化。深化课程创新,以班级为单位开设“妈妈社团”“猫爸课堂”“坝坝课堂”等10余类“家长班级课”;深化调查研究,针对家庭教育热点难点,形成《农村留守儿童调查与思考》《呼唤家教自觉的家长班级课实践研究》等多项成果,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深化主题活动,开展“家庭教育名师乡村行”“爱心妈妈结对”“共享蓝天、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目前全市有700余名爱心妈妈与贫困留守儿童结对。

  四、注重环境营造,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氛围更浓

  一是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在争取中央财政支持2000余万元基础上,采取政府投资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打造市级自建乡村学校少年宫267个,县级自建乡村学校少年宫200个,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课后、假期活动等提供实践阵地。

  二是深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完善道路设施、落实重点防控、加大经费投入等措施,对全市中小学校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建立警务室318个,设立“护学岗”586个,启动“三个100%”行动目标,督促城区学校率先实现“三个100%”,创建德阳警校共育模式,夯实安全保障基础。

  三是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及活动。教育、市场监管等六部门制定《德阳市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开展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公布7期“黑白”名单,推广使用《德阳市校外培训机构示范合同(试行)》,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