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日本动画的发展及近年代表作(第一部分)
1.日本动画的发展史2.近年番剧推荐(1995-2019)
日本动画的初期发展可追溯至二十年代,当时日本电影工作者把西方最新发展的动画制作技术带到日本,并开始试制动画。虽然日本电影工作者已于较早的时期开始制作动画,不过日本第一套大受欢迎的动画却在1963年才出现,漫画大师手冢治虫创作的漫画作品铁臂阿童木被改编成动画版本,于元旦当日在富士电视台播放。在七十年代,日本动画进一步发展,放弃原本跟随西方技术的路线,并自行创作日本独有的科幻动画。当时著名的作品包括鲁邦三世和铁甲万能侠。同时,部份电影工作者,例如宫崎骏和押井守亦开始在动画制作冒出头来。
八十年代, 日本动画在国内开始成为主流电视节目之一,并经历日本动画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当时高达皇朝和高桥留美子的职业生涯却刚刚开始。而大友克洋的作品阿基拉更于1988年冠以最昂贵动画作品的称号。
从九十年代开始,日本动画于国际动画市场上愈来愈受欢迎。动画电影阿基拉、新世纪福音战士(EVA)、攻壳机动队在1995年开始成为国际有名的动画电影。日本电视动画例如新世纪福音战士和星际牛仔等亦吸引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的动画迷的注视。2002年宫崎骏凭千与千寻于德国柏林影展中得到金熊奖和在第76届奥斯卡电影颁奖典礼中得到"最佳动画长片"一奖项。而机壳攻战队: Innocence亦在2004年康城电影展上映。
日本动画的初期发展
在日本现时已知的动画作品当中,最早的作品应要追溯至1906年,一套名为《一百块开心的脸》(愉快な百面相)的动画。从二十年代开始,日本电影工作者开始以西方新研发的动画制作技术试制动画作品。日本第一套动画电影短片是由下川凹天创作的《清洁工人芋川椋三》,1917年1月开始播放。当时下川只是一个西方风格的水彩画家。
1918年,日本开始制作第一套以日本原著《桃太郎》改编的同名短篇动画电影。从此于二十、三十、四十年代,日本不断制作多套短篇动画电影,包括日本第一套有声动画《世界中心的男与女》(力と女の世の中)。动画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仍保持一定创作,而《桃太郎的海鹫》就是在当时所创造的第一套日本长篇动画影片。战后,由于设备及资金不足,动画创作并没有持续发展。直至东映动画的前身,日本动画有限公司的成立,日本动画才开始发展成现今的状况。
日本动画有限公司及虫制版动画
1956年,东映动画开始以东映动画有限公司的商号制作彩色动画电影。而1958年上映的《白蛇传》就是当时第一部东映动画推出市场的日本动画作品。《白蛇传》的风格类似迪士尼动画的作品,包括使用音乐数字和动物协助。东映动画的作品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之间仍然保存著这种富有迪士尼的风格。同时,东映动画的风格亦在每个角色之中加强作者自己的构思。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高畑勋的《大阳王之子》。这套动画同时被视为突破原本动画风格的第一大突破,同时亦为后来日本动画"原创化"及"渐进式动画"运动中打下基础。宫崎骏和押井守亦有参与后来的日本动画"原创化"及"渐进式动画"运动。
资源限制是东映风格的动画对现代动画的其中一项影响元素。这种资源控制的办法令到动画工作者把精神灌注在主要的剧情,而其他的画面只是粗略带过。东映动画师大冢康生是第一位尝试用此方法制作动画的工作者,并且在未来推出的电视动画加以发展。
手冢治虫于六十年代初期成立了虫制动画公司。1963年,该公司的第一套动画 - 铁臂阿童木在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映,随即成为日本第一套最受欢迎的动画。虽然铁臂阿童木为日本第一套最受欢迎的电视动画,但文献记载当时的电视台播放的第一套动画为1962年的漫画年表。不过,世界各国,连日本在内都公认铁臂阿童木为日本第一套电视动画,因为铁臂阿童木是第一套动画以主角阿童木为中心故事的动画。铁臂阿童木成功吸引世界各国的注意,连美国的电视台在1964年把铁臂阿童木引进美国,并改编成美国版的铁臂阿童木。铁臂阿童木的成功,令到日本的动画得以发展,并在六十年代制作很多作品,如横山光辉的铁人28、手冢治虫的小白狮(Kimba the White Lion)和吉田龙夫的飞车小英雄(Mach Go Go Go )。
六十年代晚期,日本动画开始向不同故事题材发展,手冢治虫开始制作为成人而设的动画电影,包括大量性感刺激和艺术题材的动画。其中三套试制的动画为:一千零一夜(1001 Nights)、埃及妖后(Cleopatra)和哀伤的贝拉透娜(Belladonna of Sadness)。哀伤的贝拉透娜为当时最成功的电影,并为1997年制作的少女革命带来灵感。第一部原创成人电视动画鲁邦三世亦同时在六十年代推出。
七十年代的日本动画
七十年代,日本电影市场因与电视市场的竞争而衰落。东映开始摆脱以迪士尼式的动画制作并开始以制作电视动画为主。另外,由于虫制动画公司的破产而使更多的动画成立更多的动画工作室如Studio Madhouse和日升动画(Sunrise)。因为以上原因,令到更多年青的动画师都希望可以做到监制而努力工作。此举亦令到更多动画种类试制并带到动画市场上。
其中一个在1974年上映的试制作品是高畑勋的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此作品原本只是一套硬销作品,因为原本是一套简单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儿童故事,当时很多电视台都以儿童都喜欢大量虚拟元素为主的动画为理由而认为此电视动画不会成为一套出色的作品。不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最终都成为世界知名的动画之一,尤其是在欧洲国家。在日本,因为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的成功从而令高畑勲和宫崎骏开始制作一连串童谣动画,后来统称为世界名作剧场。虽然高畑勲和宫崎骏在七十年代晚期退出世界名作剧场的工作,但是世界名作剧场的受欢迎程度仍能维持至九十年代中期。
另外一类动画种类-科幻动画亦是在七十年代开始。早期的作品包括1972年的三一万能侠、1972年的神勇飞鹰侠、1974年的宇宙战舰大和号和1979年的机动战士高达。这些动画从更多的超级英雄故事中反映出当时的科幻动画的进展,以虚幻的背景来增加更多较为真实性的太空故事,包括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难以判断对与错的道德伦理问题。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机动战士高达的马莎,他从原本在机动战士高达作为对抗者,转为后来的高达系列(例如机动战士Z高达和机动战士ZZ高达)A.E.U.G.联盟一员。而在剧场版-马莎反击战中,又再次为了个人价值观而脱离组织变成对抗者。
日本动画的黄金时代
七十年代未期,由于美国的星球大战的成功经历,使更多以宇宙背景为主的动画在七十年代晚期出现。松本零士于1973年制成的电视动画作品宇宙战舰大和号就是从这个背景中重新编制成电影动画,或称为剧场版动画。宇宙战舰大和号剧场版为八十年代的"大爆发",或称日本动画的黄金时代打下基础。
正值此时,在日本动漫界发生两件大事:日本的次文化拥护者(后来简称作御宅族)开始制作动漫杂志(例子有Animage和Newtype)。这些杂志的出现是要回应在七十年代所无法抵御的动漫画狂热热潮。
另外,其中一个动画制作的问题就是如何节省资源。由宇宙战舰大和号的监制西崎义展发展的技术透视法和容许主线原画师把他们的风格放在西崎监制的动画作品上就是其中一些节省资源的办法。在众多的原创作品当中,此发展元素为日本独有的个人动画(尤其是用于动画广告上)风格打下良好的基础。再者,西崎的动画亦为宫崎骏和他发明的广角镜拍摄手法带来灵感。
而科幻动画亦在日本境外有著深厚的影响。在美国,《星球大战》的受欢迎的程度和当时传入日本的动画节目带著相同但较小的影响。其中,《科学忍者队》就曾于1978年被改编成为《地球之战》(Battle of the Planets)及于1986年改编为《重力战队》 (G-Force);《宇宙战舰大和号》亦于1979年改编成《星光使者》(Star Blazers);而最为熟悉的,1985年的《太空堡垒》则是从三套日本科幻动画中创作出来:《超时空要塞》、《超时空骑团》和《机甲创世纪》。而美国的御宅族则从此一班热爱这类型的动画的朋友而形成。
动画在日本流行的结果,连带造成日本社会现象的改变。如1983年《超埋空要塞》流行时,街头随外可见林明美的海报(这是事实!),就好像真有这个歌星存在似的。另外有许多团体每年举办的各种动画排行榜及类似小规模的动画欣赏会。电视上也会随时以影片形式播放过去的优良动画作品。另外谈到动画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就更大了。以杂志为例,目前日本市场上有四种动画排行榜及类似金马奖的”日本动画大赏“等活动。而现在日本各高中,大学校庆时,几乎都会举行小规模的动画欣赏会。电视上也会随时以影片形式播放过去的优良动画作品。另外谈到动画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就更大了。以杂志为例,目前日本市场上有四种动画杂志:《Newtype》、《Anime V》及《Amimedia》。除了《Anime V》以OVA市场为主要报导外,其余三种都是广泛取材。其中角川书店发行的《Newtype》,在日销售量仅次于《Non-No》,为全日销售量第二的杂志。另外动画亦有各种附属商品。如:垫板,笔记本,海报,电话卡,铅笔盒,甚至还有线包……等,不胜枚举。在日本各地都有许多专卖动画附属品的连锁商店。而在动画迷之中,也组成了数百个以上的各种动画俱乐部,并发行会刊。由此可见动画已成为日本文化中极重要的一环。
自1985年以来,由于日本多所动画学院的设立,而造成人才过多现象。于是大量人才外流美国,造成美国动画画技的突飞猛进。同时日本动画也开始在美国电视上播放。由于日本动画风格完全不同于美国动画,因此受到美国观众热烈的支持。1987年更有全美第一种日本动画专门杂志《ANIMAG》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创刊。在香港,1987年《风之谷》、《天空之城》参加香港国际电影节后,由于动画便大量涌入香港,使香港掀起”动画旋风“。动画的唱片,CD、录景带和雷射影碟都和日本同步发行,在1988年七月时香港亦和日本合办了[香港第一届日本动画映展]。而台湾从1985年起,中视播出《超时空要塞》、《机甲创世纪MOSPEADA》,而华视播出《超时空世纪ORGUSS》,吸引不少人进入动画的世界,使得动画在台湾逐渐受到重视。现在,台湾有了动画专卖店,在市面上也可以见到动画录影带及各种动画附属品,在杂志方面也有了《先锋动画》及《神奇地带》等动画杂志。
国内的发展则相对缓慢,从80年代最早有日本动画的引进开始,十几年来只有少量日本动画片在国内电视台播放,而且迄今为止也没有到部日本的动画电影在国内公映过,世面上极少看到动画的CD、录影带、VCD、及有其它周边产品,仅有的一些产品也种类单一,毫无选择余地,是否动画片对国内观众呢?显然不是这样,好的动画片所引起的反应强烈,如近年在国内各电视台播放的《灌篮高手》,在黄金时间播放并创下收视高峰,一时间出现了《灌篮高手》周边产品在市场上大卖的情形!磁带、VCD、海报、拼图、T恤、钥匙扣等等,说明国内不是展的条件,而是缺少思想观念的彻底更新,将动画当成一个全新的文化和市场来看待,让我们摒弃偏见,更新观念,让动画走进我们的生活,给青少年更多的梦想和空间吧!
1^本文部分参考https://wenda.so.com/q/1366084919068629及https://baike.so.com/doc/8986736-931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