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课堂】医学伦理学知识点总结

  1864年日内瓦公约→提出现代人类主义原则

  核心:尊重病人(军医中立)

  托马斯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

  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不伤害原则→符合适应症的诊疗(妊娠大出血,及时手术流产)注意记忆:利大于害

  违背→无为的检查,粗暴检查诊疗(过度医疗)

  尊重原则→①尊重病人理性决定②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自主选择权

  有利原则→对病人有帮助,但不能伤害他人不能违规

  不仅对患者有利(或无利),而且有利于医学发展

  公正原则→形式上:人人享有平等医疗权

  实质上:根据贡献大小分配医疗权利

  2.医学伦理学基本规范

  医学伦理学的规范是指在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指导下协调医务人员人际关系及医务人员、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或具体要求,它强调的医务人员应履行的义务为内容,“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形式出现。

  医疗人员的行为准则(宣誓、誓言)

  执业价值目标: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人民服务)

  执业道德手段: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动词)

  理想人格形象:大医精诚(人有担当是为“大”)

  执业道德要求:以人为本,人道行医

  以患者为中心,全新全意

  医学职业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人文特征:尊重

  记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医疗卫生职业的内在要求:严谨求实,精益求精

  3.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

  a.权利和义务 记忆:权力—应得的;义务—应该的;

  特殊权利:干涉权

  b.情感和良心

  最低级情感:同情感 最稳定情感:责任感 最高级:事业感

  

  c.审慎与保密

  

  保密:保护患者隐私

  第三节 医患关系伦理

  1.医患关系是具有契约性质的信托关系

  2.医患关系模式:

  ①主动-被动模式

  ②指导-合作模式

  ③共同参与模式

  3.医患医护关系伦理学

  医生对患者→关心爱护保护隐私

  医生最应履行的专业责任→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水平

  医医之间、医护之间最重要伦理学应以彼此互相信任为前提

  医务人员之间得特点:

  ①协作性:专业分工不同,必须同心协力,互相尊重,互相配合

  ②平等性:医护药技学科渗透、优势互补、平等合作

  ③同一性:都以病人为中心

  ④竞争性:形成“比学赶帮超”得人际关系模式

  4.医务人员的道德权利与义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具有下列权利:

  ①执业权(履行职责和获取相应条件)

  ②报酬权

  ③学习、科研权

  ④尊严和人身安全权

  ⑤参与权、建议权

  ⑥特殊干涉权(精神病人、自杀未遂病人 、传染病人)

  医生的义务内容

  ①遵守法律、法规,技术操作规范;

  ②敬业,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

  ③关爱、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④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⑤从事科学研究,发展医学科学;

  ⑥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

  此外还有:维护病人健康,减轻痛苦;解释说明与履行知情同意原则;保守秘密。

  第四节 临床诊疗伦理

  1.四大原则

  a.患者至上原则

  b.最优化原则(最少钱看好病)

  c.知情同意原则(病人基本权利)

  d.保密守信原则

  2.基本要求

  询问病史 语言得当,耐心倾听

  体格检查 认真细致,关心体贴,减少痛苦,心正无私

  辅助检查 目的纯正,综合参考

  医技人员 严谨求实,工作敏捷

  急救人员 勇担风险,争分夺秒,团结协作

  手术:手术前最重要→知情同意

  手术中→精密团结,密切合作

  手术后→减少痛苦,加快康复

  第五节 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

  1.临终关怀:尽可能满足患者临终前的需求

  根本目的: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

  英国 桑德斯提出

  2.安乐死伦理学

  主动安乐死:给患者给药

  被动(消极)安乐死:拔管,停止抢救

  第一个承认安乐死国家:荷兰

  第二个:比利时

  3.人体死亡伦理

  欧美国家判断死亡标准:脑死亡(美国哈弗医学院制定)

  ①对外部刺激和内部需求无接受性无反应性

  ②自主肌肉运动和呼吸消失

  ③诱导反射消失

  ④脑电波消失

  持续24小时,每次不少于10分钟,反复检查多次结果一致者,就可宣布死亡

  排除体温过低(<32.2℃),排除服用巴比妥类CNS抑制药物

  脑死亡伦理学意义

  ①更准确判断人的死亡

  ②维护死者尊严(最直接的伦理学目的)

  ③有利于节约资源,减轻负担

  ④间接有利于器官移植

  第六节 公共卫生伦理

  1.研究疾病发生和传播,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不研究 临床治疗

  不研究 医患关系

  2.公共卫生伦理原则

  全社会参与原则←特有的、最重要的:

  必须信息公开原则

  社会公益原则

  3. 传染病防控的伦理要求

  ①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控;

  ②认真做好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

  ③尊重科学,具有奉献精神;

  ④尊重传染病患者的人格和权利。

  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伦理要求

  ①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人们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

  ②加强慢病的监测、筛查和普查工作,履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道德责任

  第七节 医学科研伦理(助理不考)

  1.要求→动机纯正

  诚实严谨

  知识公开

  2.依据:

  最早→《纽伦堡法典》

  全面完善→《赫尔辛基宣言》

  3.伦理学原则

  第一位原则→把维护受试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知情同意原则 用于医学目的 随机对照原则 伦理审查

  4.人体试验受试者无需任何人同意,随时可以退出

  5.人体试验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各个单位伦理委员会只能审核本单位

  第八节 医学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伦理

  (助理不考)

  人工受精遇到的问题

  是否影响妇女贞操问题

  精子有可能商品化

  婴儿和亲代关系模糊混乱

  代孕

  如何确定配子、合子和胚胎的道德地位

  错用或滥用的可能

  1.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

  ①知情同意←最基本原则

  ②保护后代原则:一个精子供给最多供给五名受孕

  ③代孕绝对违法

  ④单身禁做辅助生殖技术

  2.社会公益原则

  不得实行非医学性别选择

  不得实行生殖克隆

  不得用异种胚子胚胎

  胚胎试验时,囊胚不能用超过14天

  3.公益原则

  ①供受双方必须双盲

  ②供者与后代必须互盲

  唯一不盲→供精者和精子库工作人员

  人体器官移植伦理

  1.捐献人体器官必须:自愿

  2.必须年满18岁

  3.活体器官捐献

  配偶、直系亲属、三代以内旁系、有证据表明长期帮扶形成亲情关系

  仅限于双器官或移植单器官一部分

  第九节 医务人员的伦理素质的养成与行为规范

  1.医学道德境界

  最常见→先公后私 最高→大公无私

  2.医学的道德途径和方法

  最重要→实践

  3.医学道德的评价标准

  首要标准:疗效标准→是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是医疗行为的基本出发点

  社会标准→是否有利于人类健康

  4.医学道德的评价依据

  动机和结构的统一 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5.医学道德评价方式

  ①社会舆论:广泛性

  ②传统习俗:持久性

  ③内心信念:自我评价的重要方式

  6.医疗人员从业规范

  以人为本

  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宗旨

  以患者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重磅】2019医师技能考试形式发生大变动!19年医考生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