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国新加坡:拥有亚洲唯一合法的“红灯区”,在夹缝里求生

  原标题:小国新加坡:拥有亚洲唯一合法的“红灯区”,在夹缝里求生

  古往今来,美女都是吸引人的,而青楼,妓院则屡见不鲜,不仅仅在中国有这样的市场,世界各地都有着不同规模的经营。

  新加坡“红灯区”芽笼的发展是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的,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或隐或现罢了。

  谈起新加坡,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其优美的环境与城市。它处在马来西亚的南端,其中高速发展的商业CBD,优美宜人的环境让新加坡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然而,其背后芽笼的发展也为世界所熟知。

  都说人生有三大喜事,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能够作为三大喜事与之并列,可见其重要性。

  但这种出于生物的本能行为却又伴随着高危险的发生,如此该性质的职业就备受排挤,显得十分尴尬,而在今天这种性工作则遭到许多程度的打压和规范,唯独新加坡却拥有如此的“红灯区”。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它又该如何发展?

  01新加坡“红灯区”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新加坡的芽笼,展示了属于风月女子的一面,也可以从中观察出属于新加坡的另一面。

  芽笼,是世界闻名的红灯区,为寺庙和教堂所包围,这样的老旧的街区与略显静谧的环境让新加坡的芽笼显得别具特色。

  一切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源头可溯,新加坡的芽笼亦是如此。

  早在19世纪,英国殖民者入侵新加坡的时候,就给新加坡带来了灰色地带的经济与产业。

  大不列颠国的入侵让新加坡的男女比例陷入严重失调的状态,因此对性商业活动的需求达到了一个高潮。

  由此,越来越多的女性投入到这个灰色产业中,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社会大环境的驱使,这个产业真正地开始兴起与发展。

  虽然英国当时明令禁止不许从事这种特殊的交易,并且把这种交易作为非法交易,但是依然阻挡不了产业大势的发展。

  但是从事性活动的人,并不是都是出于自愿,大多都是为了生计而被迫从事该类的工作。

  并且,在新加坡的“红灯区”,有许多并非新加坡本土人,有许多是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女性。

  而这些女性大多并不是出于自愿而去出卖身体,更多的女性以爱护自我身体为观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如果说这个时候还算受到管制,而一战后英国政府可以说是彻底放飞自我了。他们采取的政策以放任不管为主,不管表面上还是背地里,英国的总督可以说是保持着一种彻底纵容的态度。

  管理者的态度对于被管理者往往是一种引导与支持,因此这样的产业开始明目张胆地发展起来。

  但是,英国政府始终带有偏颇,他们规定白人女性不许从事该类灰色产业,并且进行严厉打压。

  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白人女性特殊场所已经逐渐销声匿迹,白人女性从事该类产业已经是在道德与法律红线之上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在新加坡的殖民政府(包括英国)也对非白人女性做出来了规定与规范。这个时候,我们通常情况下所说的“红灯区”就应运而生,性工作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性工作也必须拥有营业执照才能开展相关工作,这也意味着性工作职业的合法化与制度化。

  在新加坡的芽笼地带也逐渐呈现一种区域化的状态,今天我们提起芽笼,会立刻联想到性工作从事者,因为目前,它已经是亚洲唯一合法的“红灯区”了。

  而发展到大约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类似于“妓院”的集体性活动已经消失,只有个体性工作从事者才被允许。

  这样突破禁忌的新规则使得原本暗不见光的性产业窥见新加坡的太阳光,得以迅速发展。

  随着新加坡的殖民统治者改朝换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日本占领了新加坡,采取了不同于以往英国统治者的性政策,这个时期,性活动达到了高潮与顶峰。

  并且,这个时候特殊产业的工作内容往往是服务日本军官。

  新加坡本身就具有的产业链更是让日本军官有了可乘之机,只是想想这样的情形,就让人不寒而栗。

  女性的美应该是容貌,气质,人格魅力的美,而不是联想起来,只能想到风花雪月与久经沙场。

  日本的殖民让女性的魅力变得没有下限,趋于低俗。这样的特殊产业在日本的推波助澜下掀起了一种非正能量的妖风。

  比起含蓄的女性美,或是健康的运动美,脂粉气息的诱惑曾一度在新加坡的社会上占领着主流,着实令人咂舌。

  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奋起抵抗过,为了女性的权益而进行斗争。女权运动的领导人希琳·福斯达曾这样形容当时的新加坡:“整个新加坡,根本就是一座大型‘妓院’。”

  她为维护女性权利而努力,为了让女性爱惜自我而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个人的努力并没有在新加坡掀起巨浪,可是已经让女性产生了自我意识。

  在这种个人意识与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中,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了其他的职业,但是这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直至二战后,新加坡已经有力量可以主导自己的国家,其领导者李光耀宣布女性工作者违法。

  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李光耀曾多次强调令行禁止,对维护女性权益做出了努力。

  毕竟对于女性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仅仅需要女性自身的努力,国家的形势政策与领导人的态度都尤为关键。

  然而,由于多年来的灰色产业兴盛的工作环境和女性谋求自身经济水平的需求,在新加坡这样的特殊产业并没有像其他国家的灰色产业那样走向消亡和毁灭,反而走向了另一条道路,也就是规范化与制度化。

  虽然这个时候女性工作仍然存在,但是已然合法化与合理化。

  此后,新加坡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与法律条例,对“红灯区”进行整改与规范,让这样的产业逐渐正面化与常态化。

  在今天,我们能在芽笼区看到“按摩”“桑拿”“会所”这样的招牌和林立街头的各种女性揽客者,而“妓院”这样的字眼,基本上已经被遏制与禁止。

  这个时期,由于政府不断地加以管制与治理,场面呈现着一种欣欣向荣之态。这样的性产业似乎已经难以发展,或者说被逼到了角落。

  不管“红灯区”采取怎么样的招牌或者形式,其中有的门店或许也并不提供特殊服务,但是依然掩盖不了大多数门店提供特殊服务的本质。

  正是这样的大环境,让新加坡的性工作成为亚洲唯一的合法区,在其他国家都已经令行禁止的大背景下,新加坡的性产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02新加坡“红灯区”该如何发展

  解铃还须系铃人,新加坡“红灯区”该如何发展,是模仿他国走过已经被走过的道路,还是坚持自我继续走下去,或者说不断进行完善形成自我鲜明的产业链条,都是值得新加坡领导人与民众深思的问题。

  纵观世界格局,其他国家都给新加坡作出了表率和范例。

  以日本为例,日本在《卖春防止法》颁布以来,特殊交易实际上是不被允许的,甚至可以说是违背法律法规的。

  这样的法律法规让性工作产业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如果想要真正实现一个清朗的大环境,还需要更先进的法律法规和行动措施进行制约。

  因此,红灯区依然游走于灰色地带,其原因是这种产业本身就不具备明确的特点,朦胧的交易方式让官方执法取缔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法律法规的出台还是让性交易的大环境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为人如此,治国亦然,我们从来不应该对一个小细节而求全责备,只要大方向是正确而清朗的,事物就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并且,新加坡政府的整治与治理一直在路上,并且朝着正确的方向和光明的未来前进。

  性交易者自身心理和身体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首先,我们从心理来说,不仅仅是社会上一些传统固有观念的歧视与嘲讽,还有自身也自觉卑微的观念影响。

  社会普遍的对红楼女有认知与偏见,并且进行言语的攻击与身体的侮辱,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

  再者性工作者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对自己的认知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此容易在一声声谩骂与诋毁声中失去自我,自觉低人一等,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不懂得自尊自爱。

  这在心理上就造成了性工作的不对等社会地位。

  另一方面,其家庭也给她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很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长辈对从事性工作者嗤之以鼻,并且抱有一种瞧不起的态度。

  同时他们自己的晚辈或者直系亲属也不能幸免,家庭与亲友环境也是导致她们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

  而身体所受的伤害不比心灵少半分。社会上鱼龙混杂,性病并不少见,无数从事特殊职业的女性在服务时身体受到损害,染上了难愈的性疾病,而是并不是工作需要那么简单。

  它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只有从事者能真正体察到其中的痛苦。

  这种工作的背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交易性质的问题了,且应该上升到道德伦理和法律维权层面。

  不仅仅需要大量医药费用以治疗疾病,并且还需要忍受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痛苦,这样的情形不容乐观,这就需要国家出手解决问题。

  上层应该做的是,尽量减少游走于法律边缘的“灰色地带”,同时确立更多的法律法规将“红灯区”的营业方式与行为加以落实。让法律法规做制止灰色地带的栅栏,用国家的手让问题得到解决。

  虽然新加坡的芽笼比起泰国曼谷的娜娜广场和日本的新宿歌舞伎町来说名气小了许多,但却是唯一合法的“红灯区”,因而需要更多的法律法规加以整治与落实。

  新加坡政府也确实在这方面作出了努力,比如出台了“黄卡”政策。在合法的性工作从事区,性工作从事者需要纳税,并且有严格的营业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性交易工作进行了规范。

  而且,不管是本地还是外地的性工作从事者,都需要和新加坡警方签订协议,其中的要求例如“下班后立刻回家”“不得在除了特殊服务区之外的地区提供服务”等都维护了女性的权益。新加坡应该继续保持着这样的法律规范。

  同时,政府应该对性工作者进行相关的知识教育与法律普及,教会女性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性工作者常常因为模糊与朦胧的交易问题与方式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种不公不仅仅体现在薪酬方面,还体现在身体与心理方面。

  而部分性工作者又缺乏维权意识,或者说其在这种体制下思维已然僵化固化,使得大量的性工作者在工作中常常处于受伤害的一方。

  这正是新加坡政府值得注意的地方,维权意识的普及和专项教育已经是需要提上日程的事情。

  对于新加坡“红灯区”的发展,政府应该从法律,监管,性教育等多方面改善与完善。

  同时社会要有正确观念的氛围,性工作者自身也要有自身正确的认知,提升法律维权意识。

  多管齐下是解决新加坡“红灯区”的最优之选,如此,新加坡的性事业才能进一步发展并得到规范。

  参考信源

  王琛.小国的自我认知与外交行为:冷战后新加坡外交的演变与新挑战[J].太平洋学报,2021,(02):43-57.

  戈多;路柯;李鹏飞;Groey.花园城市的另一面 寺庙和红灯区里的新加坡芽笼[J].环球人文地理,2019,(23):92-99.

  陆离.新加坡的红灯区[J].读者(原创版),2011,(12):58-59.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