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国家秘密培养她9年,如今转身投向娱乐圈,原因令人深思

  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在现代我们都说生活的压力很大,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两字。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传承更是压力巨大。我们面临的是生活,它们面临的是生存。

  皮影、刺绣、戏曲、评书等等,这些不仅是成年了,还是成年了几百上千年的老家伙们正在努力的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有的国家已经列入非遗,但是国家花大量资金支持,将他们传承发扬的继承者们却不好找啊。

  为什么呢?在现代社会,娱乐节目那么多,诱惑那么大,有多少人愿意守着清贫,一遍一遍的做那些枯燥乏味的事情呢?

  谁来守住这寂寞

  就说刺绣,想象中挺美,拿个针穿呀穿的,好像一会儿一副精美的作品就出来了。其实不然,你得天天在那儿枯坐,不断地劈线,绣花,眼睛都花了,也没有绣出手掌心大的地方。

  又比如戏曲,在电视上看起来很美,优美的唱腔,玲珑的身段,水袖一甩,谁都不爱。实际上呢?天天吊嗓子,天天练枯燥的基本功,就十来岁的孩子,几人能这样坚持呢?

  外面的爱豆不好看吗?剧不好追吗?游戏它不香吗?谁愿意把花样年华扔进寂寞的荒原里?现在人的选择太多了,有这样情怀的人太少。

  李沁被国家秘密培养

  就像国家秘密培养9年的李沁,却转身投入娱乐圈,背后原因令人感慨。

  《庆余年》里的鸡腿姑娘,让大家一下子就熟悉李沁。其实,李沁早已不是娱乐圈的新人了。只是《庆余年》的剧本好,大IP,自带粉丝。李沁经过几年的打磨,演技提升,表演自然和她的长相一样令人惊艳。

  剧组拍摄精心,制作精良,编剧、导演,甚至男主张若昀,其他在剧中的影帝配角们,都是这部剧出彩的原因。

  不管怎样,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几年的李沁,终于曲折的火了,现在应该不会有人把她和孙怡搞混了吧,虽然两人真的很像失踪多年的亲姐妹。但孙怡的演艺道路明显比她顺畅的多。

  李沁虽然前几年一直不温不火,《楚乔传》、《如懿传》《白鹿原》都有她,但就是没有大火。

  李沁也一直憋着一股劲儿,始终咬牙坚持着,等着自己的事业春天的来到。毕竟,当年她放弃了太多的东西,选择了娱乐圈这条道路,如果不成功,实在对不起当年教她的老师们,对不起辛苦付出多年的自己。

  红楼里的薛宝钗

  李沁走进娱乐圈的第一部作品,是部大制作,而且在里面担任的是重要角色。那就是李少红导演当年翻拍的《红楼梦》。

  虽然我们知道这部剧最后网上褒贬不一,也没有翻出什么大的浪花。但是在筹备的时候,闹得阵势是很大的,海选啊,投资啊,有声有色。

  李少红导演的确是想重现经典的,因为曹雪芹那个时代,十分流昆曲,如果将昆曲自然地融入剧中,是不是更加贴近原著的气质呢?《红楼梦》剧组几经折腾,终于把大部分角色定了下来,只有薛宝钗这个角色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昆曲的传承

  这个时候,她发现了李沁。李沁有什么特殊的呢?

  90年代,李沁出生在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那是昆曲的发源地。昆曲滋润了这一方土地,人杰地灵。李沁从小就长得很有灵气,在艺术上也有天赋,关键是她从小就对戏曲这种古老的演绎方式感兴趣。

  父母也很支持她的兴趣,从小就开始培养。11岁的时候,这个美丽的小姑娘就进入了学校的戏曲班学习枯燥的基本功。

  母亲怕影响她的学业,有些犹豫,关键是基本功太难了,还没有什么趣味。但是,这没有阻挡李沁对戏曲的热爱,她坚持去参加,并保证会把学习搞好,母亲才无奈的同意了。

  在上海戏剧学院这一学习,就是9年。老师们对李沁的表现也很满意,把她当成第五代"杜丽娘"来重点培养。

  其实,这是国家为了支持这些传统文化,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理念,对那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们秘密培养,从不对外界宣扬。李沁就是其中被国家秘密培养了9年的人才。

  她学习了9年的昆曲艺术,而且还是"闺门旦"这个角色的传承者。

  走进娱乐圈的少女

  李少红看上了李沁,还让她去娱乐圈演戏,学校的老师们肯定是不同意的,李沁还有一年就能毕业了,怎能功亏一篑呢?

  李少红一看学校不同意,但是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适合"薛宝钗"的演员,肯定也不愿轻易地放弃。

  李少红决定曲线救国,她直接去找李沁的父母。从本心来讲,李沁的父母肯定不花儿一样的少女,天天枯燥的练功吊嗓子。娱乐圈虽然有各种负面的消息,但也不失为一条人生的道路。而且《红楼梦》剧组,多高大上呀,读过书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呢?

  于是,李沁的父母同意了,学校的老师能怎么办,只好不死心的叮嘱李沁,一定要回来完成学业呀!但实际心里已经不抱什么好大的希望了,见识过外面的花花世界,又有几人能忍受学艺的寂寞?

  就他们这个昆曲班,原先是60多人,如今只剩下20多人,能坚持到最后的只能更少。传统文化的传承太难了。

  走上另外一条道路

  果不其然,李沁这个从没有接触过外面如此精彩的少女,迅速的被演戏这样好玩的事情吸引住了。《红楼梦》拍摄结束后,她并没有回到学校,而是选择了把条路走下去。

  李沁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不能说错,大家也不要道德绑架。换作是你我,估计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李沁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这也说明传统文化的滋养,对她的演艺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像李沁这样优秀的人才,在国家秘密培养9年之后,转身投向了娱乐圈,这背后的原因令人感慨,也令人深思。我们的这些传统文化渐渐没落,走向消亡,我们还能找到自己的根吗?我们还能为它做些什么?将这些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与时俱进?还是将它纳入义务教育,扩大它的受众?总之,我们还得再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