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男子睡觉1小时呼吸暂停56次!快@身边打呼噜的人

  

  呼噜噜

  呼噜噜

  如果你身边有个打呼噜的人

  别以为Ta睡得香

  其实Ta可能是病了

  并且这种病还可能致命

  男子打呼15年,总是被憋醒

  打呼噜不代表睡得香!36岁的吴先生绝对有发言权。

  虽然正值壮年,但他却有长达15年的漫长打呼史。

  “一睡着就打呼噜,夜里总是被憋醒,早上起来头痛的厉害,人也没精神。”吴先生说,以前认为打呼噜不是个病,但长期下来,人越来越累,白天容易犯困,就连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激动、烦躁,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得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睡眠中心”后,吴先生立即预约了睡眠监测,拿到检查结果后整个人都傻了眼。

  1小时呼吸暂停56.4次

  

  报告中的数值大家可能看的不太明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朱黎容介绍,AHI为56.4,意味着患者平均每小时发生了56.4 次的呼吸暂停。夜间最低SPO2:50%,持续时间1分47秒,处于一个重度缺氧的状态。

  报告显示,患者呼吸最长暂停时间1分47秒,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气流进入肺部会直接导致大脑从深睡眠转到浅睡眠,由于身体长时间不呼吸,大脑为了不发生危险本能会觉醒,这就是为什么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白天会嗜睡的原因,因为大脑频繁的觉醒夜间无法进入深睡眠。

  治疗后吴先生症状消失

  根据检测结果,吴先生被诊断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排除了上气道解剖异常后,医生对其进行了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3个月后,吴先生夜间打鼾、睡眠暂停、频繁憋醒症状消失,白天精神明显改善,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致死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范围内约27%的人有睡眠障碍,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良好的睡眠质量能让我们在白天更高效的生活与工作。

  不过,有一种睡眠相关性疾病,会影响我们的睡眠状态,但很多人却总是不以为意,它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甚至会引发心率失常,出现夜间猝死。因此,OSA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

  很多名人因忽视该疾病而导致猝死,如著名的好莱坞演员詹姆斯.甘多菲尼、我国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航母舰载机总指挥罗阳的去世,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发的心源性猝死有很大关系。

  如何判断有没有这个病呢?

  打呼噜的人那么多,难道都会得这种病吗?当然不是!

  如果你的呼噜声均匀有节奏,呼吸很平稳,这种一般称之为生理性打呼,属于“良性打呼”,可以通过调整睡眠习惯和纠正体位来改善。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该病的典型症状,做个自我参照。

  典型症状

  ?

  夜间持续大声打鼾

  ?

  夜间频发憋醒

  ?

  睡眠不安、多动

  ?

  夜尿增多

  ?

  多汗

  ?

  晨起头痛

  ?

  白天嗜睡

  ?

  精神行为异常,性格变化,烦躁、易激动

  再看一下该病的常见病因,判断下自己是否为高危人群。

  常见病因

  1

  肥胖:BMI超过标准BMI的20%或以上,即BMI≥28kg/㎡

  2

  年龄: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女性绝经期后较绝经前患病者增多

  3

  性别:女性绝经前发病率显著低于男性,绝经后与男性无显著差异

  4

  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或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黏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及小颌畸形、颈短等

  5

  有OSA家族史:遗传因素影响,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类药物

  6

  长期吸烟:可加重OSA

  7

  其他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胃食管反流及神经肌肉疾病等

  诊断金标准:PSG多导睡眠监测

  如果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典型症状,应及时来院就诊,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的金标准是PSG多导睡眠监测,也可以选择便携式监测仪及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来进行诊断。

  监测过程是无创的,而且大多在夜间进行,不耽误白天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确诊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也无需太过紧张,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症状一般很快就会缓解。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有:

  1.危险因素控制:应控制体重,包括饮食控制、 加强锻炼。戒酒、戒烟、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可引起或加重OSA的药物。

  2.病因治疗:纠正引起OSA或使之加重的基础疾病,如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等。

  3.体位治疗:侧卧位睡眠,应对患者进行体位睡眠教育和培训。

  4.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成人OSA患者的首选和初始治疗手段。

  5.口腔矫治器:适用于单纯鼾症及轻中度的OSA患者,特别是有下颌后缩者。

  6.外科治疗:仅适合于手术确实可解除上气道阻塞的患者,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通常手术不宜作为本病的初始治疗手段。

   7.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可以使用。

   8.合并症的治疗:对于并发症及合并症应给予相应治疗。

  来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