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
当别人向你求助时总是难以推辞,尤其是关系没有熟络到一定程度的人,倘若对他说了“不”反倒会令自己心理惴惴不安。但是有些事情硬着头皮答应了却无端的带来很多麻烦,亦或是巨大的压力。心理学家指出,不敢去拒绝别人其实属于危险的人格!本着对自己和他人同样负责的前提我们应当学会如何去拒绝。
1.存在被拒的原始创伤
有过思想被制约禁锢的经历,从而对心理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脑海里充斥着太多的“不允许”,“不可以”,“不应该”……如果不遵循这些严禁的要求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长时间如此增加了个人对和“不”有关事宜的敏感程度,抑制了自身的思想创造力,在此种情况长期的压制下,导致内心产生了不良性的创伤。
2.依赖和分离焦虑
在人们发展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和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就像小时候对父母非常的依赖,成年后对生活中产生积极重大影响的人都会让其对此产生巨大的寄托感。而难于拒绝别人的原因也包括对于依赖的人或事物分别时产生的焦虑,依赖感越强产生的焦虑程度越严重。
3.文化背景下的“自尊”
谦逊有礼是我国从古至今流传千年的文化,为人处世要遵从礼仪细节始终鞭策着历代人的行为。也正因为处于礼貌碍于面子让很多人难以向他人说“不”,不能因为自己的无能而颜面尽失,自尊便成了不敢向他人吐露实情的绊脚石。
4.欲拒不能的迎合
还有一些情况虽然心理并不愿意去接受某些事情,但却必须不得已而为之的去应允。害怕一旦提出了拒绝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和压抑感,感叹生活的无奈和悲凉。却不得不在生活里不断的进行妥协和接受,只有这样迎合他人,讨好对方才能让他消除内心对人际关系的焦虑情节。
如何远离不懂拒绝的危险?
首先,对“拒绝”要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不是拒绝他人就是没有能力的表示,也不是所有的拒绝都是为人冷漠的体现。对于难以完成的事情坦诚相告是对彼此负责任的行为,不会浪费对方的期望,也不会耽误对方的时间,更不会让自己陷入困难之中。再次,应当有能力去判断对方所求助的事情,是否具有合法性,有没有违背你内心的原则,分析你能在事件中起到如何的作用。
还有,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别总是勉强自己去做本部喜欢的事情,压抑自己太久会积累太多难以消化的负面情绪。越是成熟的人越不会对所有的事情都全然接受,敢于拒绝,用最柔和的方式拒绝才是他们修炼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