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甘岭》(国1956)

  原标题:《上甘岭》(国1956)

  “小校观影笔记本”

  这是经典老电影,每每观看这部老电影,首先,让我回忆起那首歌: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一部电影,唱响了一首歌,一首《我的祖国》,也唱尽了一部老电影,像极了军人的灵魂,一代人,又一代人传唱下来,可以肯定地说:这部电影的影响力极其大,因为有了这么一首响亮的、唱进人民心灵的歌。

  这部电影时长124分钟,反映的是抗美援朝关键的决胜(板门店谈判)期间,美军暗中调集军队,发动突然袭击。他们的目标明确,攻占上甘岭,以此为据点,夺取五圣山,增加谈判的筹码。在当时,要算是超长故事影片,当时的电影基本上都在90分左右,甚至很少超过90分钟,观影后,你会觉得超长主要是为了把故事讲好。电影分成两个部分,上部分是简单介绍战役,阵地上的战斗情况,八连上了上甘岭阵地,从七连接过了阵地;下部分是影片主要讲述的故事,八连如何在坑道里克服重重困难,艰难等待战略大反攻。

  八连队在连长张忠发的带领下,浴血奋战,面对敌众我寡,顽强抵抗,然而,军部传达下来撤入坑道的命令。八连在坑道也发挥着灵活机动的作用,有力地打击和牵制敌人向对面主峰阵地的进攻。影片从细枝末节入手,抓住能突出人物、情境的细节。一只小松鼠出现在坑道,小生灵显然给坑道带来了生命的活力和生机。坑道里的环境恶劣,面临着断水断粮的危险,志愿军硬是一天一天地坚守着,万分艰苦的日子度过20余天。在坑道里的生活小插曲很有趣,如,为了将坑道口的敌人据点拔掉,张连长亲自带领战士出击,出击前,让战士扔空罐头盒,麻痹敌人,出击后,胜利归来却遭到党小组的教育批评,使他认识错误的严重性。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琐碎,却突出表现了八连长及八连战士。

  艺术表达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还记得,师长特意让炊事班老王冒着生命的危险送来两个苹果,这两个苹果则有了特殊的意义,那种鼓舞贯穿坑道,提振精神。那个年代,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有过一个“芒果之歌”,就是某国亲王,带来了几个芒果,结果,这几个芒果从北京一路传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还有,连长上战场爱亲自上阵,爱操重机枪,一打仗就喊着:“水、水,”要水喝;连长和通讯员同睡一张床,两张酣睡的脸,官兵一致的作风,爱护士兵的好连长跃然银幕之上。

  后来到如今,这场战役又从另一个角度延展开来,拍了一部影片《长津湖》,这部新电影更是超长故事片,但是,主要为了演绎战争场面的需要,七连不知道是不是还是同一个七连,两厢简单的比较一下,就会感觉到老电影讲好了故事,新电影则突出了场面和兵器,突出了感官面的刺激,老电影唱响了一首歌,新电影打得鲜血淋淋,老电影向往祖国和平家庭美好,新电影向往战争场面刺激。

  通过电影,可以感受到老一辈和新一代在意识形态上发生的变化,不管如何变化,我还是深刻地感受着老电影的那句歌词唱得好: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片头

  卫生员王兰演唱《我的祖国》

  八连长(高保成饰演)兴奋的举起苹果

  八连长和通信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