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迎拐点 自动驾驶巨头公司激战下半场
本报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
“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汽车的自动驾驶。”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通过视频形式如是说道。
“自动驾驶将大大提升车辆的利用率。”马斯克指出,特斯拉目前的技术已经非常接近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在美国道路上进行测试的特斯拉车辆,已经很少需要人工干预。“特斯拉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就具备L4或L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
特斯拉还在大会上展示了自身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实际上,除了特斯拉在深耕自动驾驶领域外,国内也有诸多企业在深度布局自动驾驶领域。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独角兽”意欲上市,以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不过,也有不少自动驾驶企业身陷困境。
“很多行业的发展都有波峰波谷,目前自动驾驶行业在蓄势,大家都在探索商业化落地的可能性。”在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上,友道智途CEO王瑞如是分享道。
记者了解到,自动驾驶商业化政策在持续落地。华西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人工智能、5G 通信、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加快推广应用,逐步由研发测试转入实际运营。“随着政策、产业、技术等不断完善,以及商业化进程的提速,中国自动驾驶产业有望在未来2~3 年内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创新发展。”
多企业竞逐资本市场
根据此前普华永道发布的《车联网产业发展洞察》报告,我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呈快速发展趋势,预计在2026年达到8000亿元,网联汽车渗透率将在2030年达到56%。
王瑞表示:“2004年以前,自动驾驶处于科学研究阶段,是大学老师们的研究课题。2004年以后,国内外很多科技公司脱颖而出,资本也很推崇,这个阶段大家做了很多技术落地的尝试,把智驾的技术和车做结合,在加州、北京、上海、深圳等世界各地进行了示范运营。”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受大环境的影响,目前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行业来说比较冷静。“从一级市场来看,投资者目前对自动驾驶公司处于比较谨慎的阶段。”
上述行业人士进一步说道:“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高潮和低谷,未来两三年内,当一些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包括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的案例越来越多,那么自动驾驶行业自然也就会经历下一个繁荣时期。”
记者注意到,近期自动驾驶赛道竞相赴港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包括知行科技、黑芝麻智能等企业。其中,知行科技成立于2016年12月,总部位于苏州,其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量产解决方案,并于今年4月选择递表港交所上市募资。
招股书显示,知行科技第一个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于2020年首次实现量产,2020~2022年共交付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超过10万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销售收入计,知行科技是中国第二大第三方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6.2%;按2022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销售收入计,包含整车厂(OEM)自研的域控制器,知行科技是中国第四大整体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8.6%。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知行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48亿元、1.78亿元、13.26亿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0.54亿元、4.64亿元、3.42亿元,相应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0.36亿元、0.34亿元、0.17亿元。
除了知行科技外,自动驾驶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也在今年6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其是领先的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2020~2022年,黑芝麻智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53亿元、0.61亿元、1.65亿元,公司年内亏损额分别为7.6亿元、23.57亿元、27.54亿元,同期经调整亏损净额为2.73亿元、6.14亿元、7亿元。
行业玩家“各显神通”
上市潮之外,行业正呈现众生相。今年6月,自动驾驶公司图森未来发布公告称,正在探索美国业务的战略替代方案,包括可能的出售。如果美国业务出售,图森未来仍是一家L4级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接下来的重点是在亚太地区及其他主要全球市场运营。
据悉,图森未来是一家专注于L4级别无人驾驶卡车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人工智能企业,面向全球提供可大规模商业化运营的无人驾驶卡车技术。对于美国业务或将出售的相关事宜,记者联系到图森未来董事长陈默,其表示,目前不方便回答公告以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