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筑梦成长 ——邵阳市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作者:欧阳德珍
▲志愿者送法进校园。
▲北塔区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活动。
▲志愿者关爱困境儿童。
▲儿童们共绘美丽家园。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邵阳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大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鲜明的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德,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堂育人,培树优秀德才
该市发挥学校课堂的主阵地作用,着眼“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与学科相结合,把正确的行为准则、优秀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理想信念输入到未成年人的学习中,升华为他们的自觉追求、精神支柱和道德理念。
各学校把思想道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管理,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直接进行道德与思政教育;通过语文课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历史课进行中国国情教育、国际形势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使学生树立光荣使命感和责任感。北塔区协鑫阳光小学组织开展“正气润童心 廉风倡文明”主题队课,通过讲述廉洁小故事,教导学生们廉洁的含义,倡导廉洁之风,让孩子们从小立志成为诚信友善、公正廉洁的人。
该市高度重视、统筹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各学校以文明知识普及、文明环境治理、德育品牌建设、文明素养提升“四大工程”为载体,对照文明校园创建的“六好”标准,持续推动各项创建知识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将文明创建知识和学科教学有机融合起来,真正使各项创建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行动自觉。
●文化育人,渲染红色思想
该市各学校着重抓好爱国主义教育、红色革命精神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清明、“七一”“十一”等节点,广泛开展“童心向党”“我和我的祖国”“和国旗合影”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利用“我们的节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国画、传统体育进校园等活动,使未成年人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党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引导学生传承与发扬红色革命的精神。
今年清明节,双清区37所中小学校开展“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 25000余名师生上网向先烈献花、鞠躬、书写寄语,600余个班级开展了主题班会课,石桥中心小学等20所学校还举行清明祭英烈主题征文、手抄报比赛、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
各学校还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校园文化,激励学生爱学习、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市资江学校结合校园内现存的历史古迹“龙泉”,以“铸民族龙魂 润上善少年”为主题,将龙泉文化作为校园文化核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双清区火车中心完小根据学生年龄和知识特征,开设了经典诵读课,让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天撰写读书笔记;组织学生练习毛笔字,让学生在一横一竖间感受汉字之美;还通过带领师生学习武术修身养性、过传统节日传承华夏美德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校园,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实践育人,锻造奋斗精神
该市各学校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讲雷锋故事、学雷锋名言、读雷锋日记、谈雷锋精神……每年3月,该市各学校掀起学雷锋高潮。今年,大祥区新渡小学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的四爱教育,市第六中学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黑板报展示活动,双清区火车中心完小、龙须塘小学组织全体学生在国旗下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等。
该市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纪念设施,科普、国防等教育基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经常性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活动。
近年来,该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首要工作来抓,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主体责任。同时,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为创文贡献力量。各学校师生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北塔区茶元头小学学生志愿者,到茶元头敬老院清扫垃圾、陪同老人;市第十五中学师生志愿者到李子园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东塔小学开展“大手牵小手,为创森添绿”志愿服务活动;铁砂岭小学学生志愿者到邵水河边清捡“白色垃圾”……
少年强,则城市强;少年文明,则城市文明。今年上半年,我市共产生28名市级“新时代好少年”,市一中谢谦宇、隆回六中黎富鸿,获评2022年度“新时代湖南好少年”,同时,谢谦宇被推荐参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候选人。
来源: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