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如何学会独立思考?

  一直以来,我自以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是不错的。

  但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检视了下自己,发现自己还是不自觉地活成了大多数家庭女性的模板:买房也是盯着学区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鸡娃网上说空气炸锅好我也就跟风买了…… 为什么我们会自以为独立思考能力不错,但最终的决策和行为还是随大流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真正地独立思考吗?我基于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踩过的坑,给你分享四个绝对有用的方法。

  很多时候你没独立思考,是因为你压根没意识到,自己没在独立思考。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很容易就陷入到从众效应中。比如,有朋友在群里发了一篇热文,接二连三地有人冒出来回复“好文,已转”。

  看着满屏的“好文,已转”,你脑子一热也就跟着转发朋友圈了,仿佛不转就落伍了似的,压根顾不上辨别这篇文章内容的真假。再比如,公司同事聚餐闲聊,有人几杯下肚,就开始吐槽公司和领导的各种问题。

  看着别人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地吐槽,哪怕你原先没认为公司有什么问题,甚至心里觉得领导还挺好的。但在这种氛围下,也很容易跟着吐槽几句,而且吐槽完了后,开始跟同事们感觉一样,觉得公司和领导确实有问题了。

  从众效应会让你受到群体的影响,从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以求和他人保持一致。

  这是你缺乏独立思考的最大诱因,因为从众既能让你大脑轻松,无需费力思考自己的观点,又能让你人际交往上更轻松,无需顶着与众不同的压力。所以,如果你要提高独立思考能力,首先就要减少从众效应的影响,也就是不跟风。具体的做法是两步:1.停止盲从2.甄别信息

  ▼ 第一步:停止盲从我们很容易持有一个假设:如果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尤其是我们对情况不确定的时候,会对这种群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但不幸的是,根据《乌合之众》里的无数案例,群体很多时候是错的。

  因为人们往往不是依据理性决策在行动,只是基于从众效应在做反应。我上高一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带着我们做了个小小的社会学实验。

  下午放学时,他故意带着我们班在教学楼下抬头往天上看。没一会儿,凡是经过的同学和老师,都停下来跟着往上看,虽然天上什么都没有,但楼下依然乌泱泱地挤满了人。所以,当你再次要跟随别人做某事时,就要立即停下来,先问下自己:我现在是不是在无意识地跟着别人?

  ▼ 第二步:甄别信息群体在做决策或行动时,绝大多数时候不是基于客观的信息,而是被直觉、情感和感受操控,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相互传染,最终导致所有人都失去独立性,成为被群体裹挟的一员。

  因此,你在准备跟着群体做出决策或行动前,先要去收集和验证下信息。比如,有人在群里跟你说:赶紧去囤货,明天又要静默了。先不用第一时间就冲出门或打开手机去抢货,而是多方采集和求证下信息,看看这个消息是真的,还是谣传。之后再决定你的行动。

  因为人类尚未掌握宇宙的本质规律,所以当前人类的任何认知都是基于局部规律的,在一定的条件内有效,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就不对了。

  比如,你初中物理学习的牛顿力学,就是在低速条件下才有效的,如果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这时的物理现象就得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来解释了。

  因此凡事必有前提。如果你在准备应用某个方法或采纳某个建议时,能先问下这个方法或建议的前提是什么,你就很容易做出与众不同的思考或行动,独立思考能力就有了。

  就像关于我投资的事。有朋友告诉我,我应该去买些股票,因为现在钱放在银行理财里的收益太低了。但又有朋友告诉我,我应该趁着现在房地产处于底部,去买房抄底。还有朋友告诉我,我完全可以将银行理财里的钱放他那儿,保底给10%的收益回报。

  每个给我投资建议的朋友,都是真心为我好,而且都有成功案例佐证,如果是你听了,会不会摇摆不定呢?我一开始也是摇摆不定的,但用了【明确前提】这一招后,就有我自己的独立思考结果了。

  第一位朋友,属于股票投资赚了钱的。但他已经钻研股票十多年了,既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又有他自己熟悉特性的多只股票,因为跟踪很多年了。我并不具备他的股票投资技能,所以这个建议我不能用。

  第二位朋友,是过去十来年通过买房换房实现了财富的大幅增长。

  但这是正好赶上了房地产高速发展的黄金二十年,后面的二十年肯定不能再用之前二十年的经验了。

  第三位朋友,是这几年通过资金加高杠杆赚了钱的。

  但这是2020年疫情以来,财政和银行贷款政策宽松带来的短期机会,一旦政策收紧就不可控了。

  像上面这样,通过明确他们建议背后的前提,我就能选择适合我自己的投资方式,而不会举棋不定了。

  要想明白如何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应当明白什么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前提是,一个人能够根据当下的信息做出独属于自己的判断,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并且能够坚定的相应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误,坚持不懈的为之付出行动与努力。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独立思考是由,丰富的知识储备,宽阔的眼界,坚定的信念,以坚持不懈的实践能力构成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学识是最为核心的要去,也是最为基础的要素,一个人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对于信息有更明确的判断力,最终得到属于自己的结果,也只有丰富的学识支持,自己在不断的实践中才会有对错的区分才能够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更加不懈的为自己的判断而努力。

  学习对于多数人而言是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因此要想长时间坚持下来本来就很困难,而要想培养出良好的思考能力,自己必须要学习那些经典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往往深奥难懂,对于个人的知识储备会有更高的要求。

  坚持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面对枯燥乏味的学习,自己坚持更为困难,而克服内心的反感去坚持阅读那些深奥难懂的作品,显然更是如此,因此对于多数人而言放弃便成为了最为明智的选择。

  当一个人放弃学习的时候,自己的内心便很难再去保持坚定,自己在面对外界言论的时候,往往更愿意去听从别人的意见,而当他人意见发生冲突时,自己往往便失去了判断能力,只能去寻找更多的意见来帮助自己做决断,最终的结果便是自己越来越迷茫。

  对于成年人而言,最为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培养读书的习惯,当习惯培养之后,自己便可以长久的坚持下去,个人的知识储备也会不断增加,自身的思考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思考能力的本质便是在众多的信息中寻找其中的关联性,然后给予其相应的判定结果,自己储备的知识越多,自己所能够关联的信息也就越多,寻找其中的相似性也更为容易,最终能够判断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