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40%的人因盐吃多了丧命,江疏影吃一盘子盐、舒淇27年不吃盐

  最近小编看到了个惊出冷汗的热搜,在最新的《中国人死亡原因排名》里,中风以39.9%风险率的压倒性优势稳居第一。而中风的根本原因竟然是高钠摄入,也就是盐吃多了!

  我国的人均盐摄取量是居民膳食指南中标准量的2倍,并且还有“北高南低”的趋势,西藏地区的盐均摄入量更是高达20克

  不过不少明星却刚好相反,在综艺《忘不了餐厅》中,舒淇点餐时拒绝盐类调味品。

  陈妍希更是夸张到完全不吃盐!

  连店长黄渤都过来再三确认,陈妍希还是坚持吃盐会肿,坚决不要。

  小心猜测下,这可能是当初被嘲小笼包造型留下的心理阴影,康康给妹子都逼成什么样了!

  心疼归心疼,一姐还是要拿出健身博主的严谨劲,无论是前面的多吃盐还是女星的不吃盐,其实都是不合理的。

  过量食盐综合症:变丑、变傻、变胖

  考古一下以往的知识点,杜江曾发博为了脱水而吃盐,结果被江疏影误解成吃盐可以减肥,吓得赶紧在留言区解释。没看过的→戳这里~

  明星的言行对大众有导向作用,如果不是杜江出来解释不知道有多少人效仿,稍微查一下也不至于这么反智。

  澄清一下,吃盐不仅不会变瘦,还会变丑、变傻、变胖!

  吃多盐会变丑

  女生们一辈子都在和身材+皮肤battle,两样中只有有一样变差,整个人的外在形象就会大打折扣。

  食用过量的盐的后果是大量饮水,但是这些水对细胞的新陈代谢并不能起到作用,反而会因为新补充的水分无法到位,盐又在身体里疯狂的吸收水分,最终导致皮肤颜色暗淡+长雀斑。

  同时,盐中的氯化钠影响着我们身体的酸碱平衡,一旦氯化钠量过高,酸碱平衡被破坏,本就缺水的皮肤环境会变得更加严峻。

  加上太阳暴晒和食用动物脂肪过量这些其它原因的推波助澜,用不了多久好皮肤就会说拜拜。

  吃多盐会变傻

  高盐饮食可引发大脑认知功能缺陷的结论最早见于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虽然当时的实验对象是小白鼠,但依旧有足够的理论证明,食盐过量确实会造成反应迟钝。

  后来《英国医学杂志》还将每天摄入1500毫克钠的人和每天食用3500毫克钠的成年人相比,发现后者比前者头痛的可能性高出了近1/3。

  也就是食用盐过量不仅会容易头疼,还会影响大脑导致行动迟缓,从此人生开启慢动作。

  吃多盐会变胖

  之前被鼓吹的“吃盐减肥法”实质上就是节食,吃盐大量饮水会提升饱腹感,但是这种吃法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会让你反弹得更胖。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研究人员发现,肥胖症和食盐量也有很大关系,每额外增加1克食盐量,患肥胖症的风险就会增加25%。

  并且这项研究结果不因食物热量的多少而改变,即使在相同热量摄入的情况下,盐还是占据了肥胖的决定性因素。

  高盐饮食会引起身体的瘦素抵抗,从而让人产生旺盛到难以自抑的食欲。

  想想我们曾经吃过的高盐食物,是不是比平时吃饭的量高出好多。并且高盐食物还会激发人对碳酸饮料的渴望,这些热量可都是实打实的。

  除此之外,一姐之前也说过盐中含有大量的离子,当人体的盐摄入过量,体内的离子的增多会影响组织液的浓度,血液的浓度高于组织液的浓度,水则会从浓度低的地方流向浓度高的地方。

  所以食盐过量会导致水肿,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女星拒绝吃盐的原因。

  吃多盐会钙流失

  高盐饮食会激发身体的自我保护系统,剩余的钠会被尿液排除,这不仅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尿液带走钠的同时,也会导致一部分钙离子的流失。

  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就会同步损耗约26毫克的钙。以此类推,排掉的钠越多,意味着钙的消耗也就越大,钙失衡必然会影响骨骼健康。

  在钙不断流失的情况下,骨头中的钙会首先维持血清钙的正常水平,这时骨骼自己的钙不足,腰酸腿疼是难免的。

  在低血钙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容易引起抽筋。

  不仅如此,缺钙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体态,缺钙使身体骨小梁变细、甚至减少,这样的骨骼更容易发生断裂,长此以往,椎骨塌陷使上身前弓,颈前倾+脊椎弯曲更容易形成。

  不吃盐的危害

  为了避免过量食盐的危害,很多人干脆选择了不吃盐,不止陈妍希,舒淇和郑秀文都曾公开表示自己从不吃盐。

  吃盐的危害不小,不吃盐的危害同样也不小。

  53岁的胡先生因听信无盐饮食健康后开始拒绝吃盐,在连续吃了20多天的“无盐餐”后突然晕倒。检查结果发现他血中的钠含量110mmol/L明显低于正常人,被诊断为重度低钠血症。

  运动型低钠症

  健美先生在比赛前都会进行脱水,因为钠元素会让身体存水,所以很多健美选手选择断盐,断盐断水再加上高强度的训练,不少人会在比赛中晕倒。

  来自印度的健美先生甚至为此送命。

  盐的成分中有20%~40%是钠,一个140磅体重的人,体内的盐含量只有40克,汗也是能带走盐的体液之一。

  当我们运动时,皮肤表面会出汗,按一小时一升汗液来计算,就算损失1.75~3克的盐,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又是持续时间比较久的运动,以此计算下去损失的盐含量会越来越高,从而导致运动型低钠症。

  运动型低钠症的症状和中暑类似,会出现胃部不适、抽筋,疲劳以及头疼头晕和恶心干呕。

  美国乔治城大学内分泌学和代谢主任Joseph Verbalis博士表示,一般的急性低钠症会在48小时出现,而运动型低钠症会在4~6小时内出现,是最危险的急性低钠症。

  虽然拒绝长时间的大剂量运动可以避免一部分运动型低钠症的风险,但是低钠情况下的运动表现不佳,也会影响运动效果,怎么算都划不来。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粗脖病,不吃盐会粗脖仙女们应该从小就听过吧。

  盐中含有钾离子,如果长期不吃盐,身体的钾离子摄入量下降则会导致甲状腺的激素分泌量同时下降,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甲状腺肿大,严重了还会形成甲亢。

  糖尿病

  盐中含有的碘元素 可以和身体内的胰岛素相平衡,一旦碘元素摄入下降,胰岛素就会增加,除了碘元素,盐中氯化钠的缺失也会导致胰岛素的升高。

  一旦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力增强,就会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当中,死亡率较高的是体内含钠量较少的病患。

  所以在生活中适量摄入盐也会对预防糖尿病起到一定的帮助。

  厌食症

  刚才说过盐有激发食欲的效果,如果长期不食用盐,就会出现视力模糊、体力不支的状况。

  身体不接触盐会削弱大部分的食欲,长久对食物失去兴趣和欲望,就会慢慢形成生理性厌食症。

  所以,对于食用盐,一定要掌握好适量,不宜过量摄入即可,也不宜全盘否定。

  认真吃盐

  多吃盐和不吃盐都不可取,一姐今天和大家一起研究如何规范吃盐。

  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的每日盐摄入量在6g以内,6岁儿童的摄取量则节制在3克。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提出了每人每日5g盐的建议,但对于我国这样的高盐大户来说,能做到每日6g就已经是超长发挥了。

  即使这样我国的每日人均盐摄入量还在12克晃悠,一姐下面就来推荐几招能够减少盐摄入的方法。

  点蘸吃法:在吃饭时,对于酱油、醋这样的调味品,采取点或蘸的吃法,能够保证高盐调料不完全渗入食物,既健康又美味。

  低钠盐:低钠盐的成分是70%的氯化钠和30%的氯化钾,选择低钠盐就意味着在同等盐摄入量的情况下,能够减少30%的氯化钠摄入,也就减少了食盐过量对身体的影响。

  做菜最后放盐:出锅后放盐是为了保证盐只停留在食物表面而无法渗入,这样的食物自然含盐量更低,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拒绝隐形高盐食品:当你决定减少盐摄取量时,就意味着你要远离那些高盐高调味添加剂的垃圾食品了。快餐、零食、方便面通通打包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