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未成年人远离饮酒,法律怎么说?
案例
就读于职中的未成年人张某,在与宿舍同学外出聚餐饮酒时,与邻桌王某等人发生争吵,继而发生肢体冲突,在互殴的过程中,张某一气之下拿出随身携带的折叠刀,在王某的肚子上捅了一刀。经鉴定,王某系锐器刺伤腹部致脾脏破裂,构成重伤。本案中,张某酒后一时冲动用折叠刀刺伤他人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饮酒不仅会对肝、胃等器官造成伤害,还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此外,酒精往往是犯罪行为的催化剂,意识不清、情绪激动极可能诱发诸如斗殴、抢劫等犯罪行为,一旦发生,刑罚无可避免。
呵护未成年人是文明底线,也是法治底线。预防未成年人饮酒,我国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呢?
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预防未成年人饮酒问题规定得更加细致和清晰。
家庭保护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监护人的监护职责作出全面规定,针对饮酒问题,作了具体严格的描述和细化。具体条文如下:
第二章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四)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下同)、饮酒、赌博、流浪乞讨或者欺凌他人。
(七)放任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而且,不仅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做了要求,对代为照护未成年人的被委托人也做了严格要求:
第二十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被委托人:
(二)有吸毒、酗酒、赌博等恶习
社会保护
在社会保护方面,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仅规定了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而且对场所位置和经营者行为都提出了更为详细严格的要求。具体条文如下:
第四章 第五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不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五十九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不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
处罚措施
在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方面,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处罚主体和监督主体,并对违法行为做出了详细的处罚规定。
第八章 第一百二十三条 相关经营者违反本法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六十条规定的,由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烟草专卖、公安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吊销相关许可证,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全民参与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报告义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提出检举、控告。可以说,该条款是未成年人保护共同责任原则的体现,也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发现难’的问题。
总则 第十一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
有效预防未成年人饮酒行为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除政府部门和执法机关外,更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让我们一起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未成年人饮酒说“不”!
来源: 中国酒业协会
1. 细说酒业反腐倒下的高管们
2. 历年茅台酒价格表,看看你的茅台值多少钱?
3. 喝酒的九重境界,你到了哪一重?
——————————————————————
声明:本公众平台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个人的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将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认为本公众平台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