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生理学 习题库(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Na+-K+泵转运离子的特点是,将___________转出细胞外,同时将____________转入细胞内。
3. 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血小板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
4. 在影响动脉血压因素中,________主要影响收缩压的高低,_________主要影响舒张压的高低。
5. 心室肌动作电位2期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共同形成。
6. CO2在血液中以结合方式运输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的是________,不含消化酶的是________。
8.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9. 牵张反射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10. 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中,具有产热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向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生理过程中,存在负反馈的是( )
A.排尿反射
B.降压反射
C.分娩
D.血液凝固
2. 维持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形成生物电的基础是( )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大
C.Na+ 、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作用
3. 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物质是( )
A.Na+
B.K+
C.Ca2+
D.Mg2+
4. 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内会引起( )
A.单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
C.完全性强直收缩
D.等张收缩
5. 50kg体重的正常人,其体液和血量分别约为( )
A.40L和4L
B.30L和4L
C.40L和3L
D.20L和3L
6. 下列哪一项可使心肌自律性增高( )
A.4期自动去极速度减慢
B.增大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C.阈电位下移
D.阈电位上移
7. 减慢射血期( )
A.室内压低于动脉压
B.动脉瓣关闭
C.房室瓣开放
D.心室容积增大
8. 容量血管是指( )
A.大动脉
B.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静脉系统
9. 心肌细胞膜上肾上腺素能受体为( )
A.α受体
B.β1受体
C.β2受体
D.M受体
10. 房室瓣开放见于( )
A.等容收缩期末
B.心室收缩期初
C.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舒张期末
11. 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 )
A.口径粗、容积大
B.管壁坚厚
C.血流速度快
D.管壁有可扩张性和弹性
12.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 )
A.潮气量
B.深吸气量
C.肺活量
D.残气量
13. 与小肠吸收葡萄糖有关的离子是( )
A.Na+
B.K+
C.Ca2+
D.Mg2+
14. 家兔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0ml,尿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循环血量增加
B.动脉血压升高
C.血浆胶渗压降低
D.血浆晶渗压升高
15. 哪一段肾小管对水不通透( )
A.近端小管
B.髓袢降支细段
C.髓袢升支细段
D.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16. 大量出汗后,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血浆晶渗压升高,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
B.血浆晶渗压降低,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
C.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
D.血容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17. 有产热效应的激素是( )
A. 甲状腺激素
B. 生长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胰岛素
18. 与递质释放有关的离子是( )
A. Na+
B. K+
C. Ca2+
D. CI-
19. EPSP的产生是后膜对那种离子通透增大引起的( )
A.K+
B.Na+
C.CI-
D.Ca2+
20. α受体阻断剂是( )
A. 酚妥拉明
B. 阿提洛尔
C. 普拉洛尔
D. 丁氧胺
三、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突触传递的特征有( )
A. 单向传递
B. 突触延搁
C. 兴奋节律的改变
D.总和
E.对内环境敏感和易疲劳
2. 与Na+有关的生理过程有( )
A. 肌肉收缩
B. 葡萄糖的重吸收
C. 动作电位
D. 递质释放
E. 静息电位
3. 能促使蛋白质合成的激素有( )
A. 睾酮
B. 糖皮质激素
C. 生长素
D. 雌激素
E. 生理剂量甲状腺激素
4. β受体兴奋产生的效应有( )
A. 瞳孔扩大
B. 心率加快
C. 支气管扩张
D. 胃肠道运动增强
E. 逼尿肌舒张
5. 属于胆碱能纤维有( )
A.副交感节前纤维
B. 副交感节后纤维
C. 交感节前纤维
D. 交感节后纤维的一部分
E.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6. 有关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经过丘脑感觉接替核
B.产生特定的感觉
C.具有点对点投射D.维持大脑皮层兴奋状态
E.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7. 决定和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有( )
A.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
B.静息电位大小
C.邻近部位阈电位水平
D.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变化
E.细胞直径大小
8. 单纯大动脉硬化会引起( )
A.收缩压升高
B.收缩压降低
C.舒张压升高
D.舒张压降低
E.脉压增大
9. 唾液的生理作用是( )
A.分解淀粉
B.湿润、溶解食物,便于吞咽
C.杀菌
D.引起味觉
E.分解蛋白质
10. 葡萄糖在肾小管的重吸收( )
A.主要在近曲小管
B.属于被动重吸收
C.属于主动重吸收
D.重吸收有一定限度
E.重吸收与Na+有密切关系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兴奋性
2.动作电位
3.射血分数
4.肾糖阈
5.激素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心迷走神经的生理作用。
2.血管升压素有何生理作用?其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3.什么叫牵张反射?如何分类?各有何生理意义?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心脏泵血过程。
2.试述兴奋性突触的传递过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细胞外液;稳态(内环境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2. Na+;K+。
3. (4~10)×109/L;(100~300)×109/L。
4. 每搏输出量;外周阻力。
5. Ca2+;K+。
6. 碳酸氢盐(HCO3-);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
7. 胰液;胆汁。
8. 重吸收;分泌或排泄。
9. 腱反射;肌紧张。
10. 甲状腺激素;孕激素。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D 3.C 4.B 5.B
6.C 7.A 8.D 9.B 10.D
11.D 12.C 13.A 14.C 15.C
16.A 17.A 18.C 19.B 20.A
三、多选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BCDE 2.BC
3.AC D E 4.BCE
5.ABCDE 6.ABCE
7.ABCDE 8.ACE
9.ABCD 10.ACDE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兴奋性:活的组织、细胞或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反应(兴奋、动作电位)的能力。
2.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兴奋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发生的快速、可逆、短暂的变化(波动)。
3.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安静时射血分数约为60%。
4.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肾糖阈为160~180mg%(9~10mmol/L)。
5.激素: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具有传递信息的高效能有机化合物。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1分)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结合(1分), 提高膜对K+通透性,引起心率减慢(1分)、心房肌收缩力减弱(1分)和房室传导速度减慢(1分),即具有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
2.血管升压素也称抗利尿激素,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1分)
调节血管升压素的因素有
(1)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通过下丘脑室上核渗透压感受器是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2分)
(2)循环血量和动脉血压:当循环血量增加和动脉血压升高时,分别通过容量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反射抑制血管升压素的分泌,尿量增多。(2分)
3.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1分)
牵张反射分为两类:
(1)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完成的牵张反射,检查腱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2分)
(2)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生理意义是维持姿势。(2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心脏泵血过程可分为7期:
(1)心房收缩期:房内压升高,房室瓣开放,血液右心房进入心室。(1分)
(2)等容收缩期: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心室容积不变,血液不进不出。(1.5分)
(3)快速射血期:室内压↑>动脉内压,动脉瓣开放,血液由心室快速进入动脉。(1.5分)
(4)减慢射血期:室内压<动脉内压,动脉瓣仍开放,血液依靠惯性作用逆压力差由心室进入动脉,射血速度减慢,射血量减少。(1.5分)
(5)等容舒张期:室内压↓<动脉内压,动脉瓣关闭,房内压<室内压,房室瓣仍关闭,心室容积不变。(1.5分)
(6)快速充盈期: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开放,血液由静脉、心房快速快速进入心室。(1.5分)
(7)减慢充盈期:房室瓣仍开放,心室与心房、静脉间压力差减小,血液进入心室的速度减慢,充盈量减少。(1.5分)
2.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来,使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1分),改变前膜对Ca2+通透性,使Ca2+内流(2分),使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与前膜融合,胞裂外排,释放出兴奋性递质(2分),经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1分),引起后膜Na+、K+、CI-通道开放,主要为Na+内流,使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2分),EPSP为局部电位,总和达阈电位水平,产生动作电位,最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2分)
推荐阅读:
医柚课堂:【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生理学 试题及答案(一)
医柚课堂:【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生理学 试题及答案(二)
医柚课堂:【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生理学 试题及答案(三)
医柚课堂:【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生理学 试题及答案(四)
医柚课堂:【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生理学 试题及答案(五)
医柚课堂:【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生理学 试题及答案(六)
医柚课堂:【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生理学 试题及答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