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增广贤文》中的饮酒之道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增广贤文》它被古人誉为琼浆玉液,不仅让人醉生梦死,还可以让天地颠倒、飘飘欲仙,李白有了它可以挥毫泼墨三百篇。它书写了鸿门宴,湿了清明杏花雨,瘦了海棠李易安,当它与《增广贤文》的文化气息相互晕染之时,便成就了一句句脍炙人口的俗语。它就是成就了英雄豪杰,放倒了村夫莽汉的美酒。自古以来酒文化就深入人心,因此而衍生出来的赋文、诗篇、俗语也别具一格。《增广贤文》中有云:“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老祖宗留下的劝世箴言,教你把握人心、人性。有一句话叫做酒品看人品,从一个人的酒品就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增广贤文》中有关于人性与酒的古训,时到今日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生活中嗜酒如命的人非常多,他们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酗酒,目的就是能够过一过嘴瘾。如果能够把握适量原则还好,一旦拿起酒杯就放不下的人,每一次都会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这样的人不仅会耽误自己的人生发展,而且还会让他人瞧不起。在《增广贤文》中的这句话,是说想要戒酒而不得时,可以在清醒之时看看那些喝醉酒之人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把人的状态分为两种:清醒明白的和迷茫无措的。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人醉酒之后,大脑就会失去理智,从而做出一些失常理的行为来。这些行为,往往就会暴露这个人的真实人品。人生在世我们总会有迷茫的时刻,每当此时,我们就要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因为只有在清醒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明事理、辨是非,找到“拨开云雾见月明”的办法。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口渴的时候哪怕只是一滴水也如同甘露一般甜美,喝醉酒之后即便再添几杯也跟没喝一样。简单来说就是:锦上添花固然好,但雪中送炭更珍贵。对于一些顺风顺水的人而言,别人的锦上添花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大的触动,或许会有一些感激之情,但也顶多只是感谢罢了。而雪中送炭却不同,虽然都是给予帮助,但当人们在危难之时能够得到他人的援助,便能达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效果。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在喝酒之后不胡言乱语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能够在钱财上分得清清楚楚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诫众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时刻保持良好的修养,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才能令人钦佩。“酒中不语”,看似是在说我们醉酒之后的行为,但本意上是在说当我们没有分清是非之前,不要妄下决断。特别是当我们在跟人相处之时,如果我们在不清不楚之时就随口议论他人,那么就是一种没修养的表现。因此,想要在事业、人生的前途上更加顺利,那就需要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内涵。 人生哲理,其实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藏在细节里。读书也好,饮酒也罢,其实都是相通的。只有触类旁通,善于思考,勤于发散,我们才能在书本中、在生活里感悟到更多人生哲理。  责编 / 蒿凤美编 / 艾浩

  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

  委员会成立于2015年7月。针对理性饮酒三大问题领域,即酒驾、未成年人饮酒、过量饮酒,分别以“理性文明,拒绝酒驾”、“关爱成长,非成勿饮”、“适量饮酒、快乐生活”为主题,连续七年开展“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活动。活动覆盖全国五百多个城市,万家酒类消费场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重庆、合肥等地设立会场,大力宣传理性饮酒,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