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那个情绪最稳定的34岁妈妈,竟得了乳腺癌……

  作者:主创团·猪妈妈

  睡前刷手机,看到大学好友,忽然更新了一条朋友圈:

  “长辈教会了我懂事,却从未教过我快乐,我不是抑郁,是真的可怜……”

  正想问她怎么了,却发现状态秒删。

  我犹豫了下,还是点开她头像,发了个安慰的表情。想着中年老母亲,谁没有过深夜崩溃的时刻,心累了相互吐槽几句,明早起来又是一条好汉。

  可接下来的消息,让我整夜失眠。

  她说,她被查出了乳腺癌,还是晚期……

  如果我没记错,她今年才34岁,她女儿只比我儿子大2岁,今年刚上小学三年级。

  大学时,她是我们一堆人里边,最温和、最能坚持、最会关心人的一个。

  有次,我经期痛得厉害,还是她把自己的暖宫腰带借给我,“教育”我说,女孩子要少吃生冷的东西。

  我想减肥,也是她让我早上6点跟她一起去跑步,结果坚持了两星期,我找借口撤了,她却从入学跑到了毕业。

  毕业后,她嫁给了恋爱多年的初恋,去了对方的城市生活。原本一家人和和美美,没想到竟遭遇这样的事。

  想着想着,我心里一阵发酸……这样温暖、善良、又自律的人,怎么会得癌?

  

  

  每个情绪稳定的妈妈背后,都有看不见的辛酸……

  以前,在她朋友圈,我从没看到过任何负面情绪,一直以为她过得很好,没想到,我们都被她“骗”了。

  她说,有了孩子后,有很多身不由己。

  因为远嫁,自己父母帮不上忙,公婆身体又不好,生孩子后,她只好辞掉国企的工作自己带。

  孩子小,她想着老公白天还要上班,晚上都是一个人照顾。

  新生儿时期,要喂奶、换尿布、拍嗝,想完完整整睡上1-2小时都难。后来大点,她自己又开始失眠……孩子有个什么感冒、咳嗽,也是她折腾着去医院。

  孩子上学后,她也开始上班。以为终于可以轻松些,却发现:当妈哪有容易的时候。

  她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做家务,送孩子,再上班;下班先接孩子,再回家做饭,收拾家里,陪孩子写作业;一直到晚上10点,孩子睡下,都还有家长群消息要回,孩子周末的兴趣班要选……

  更磨人的是,因为压力大、长期被迫熬夜,她患上了严重的睡眠障碍。

  想睡却睡不着的她,经常在深夜醒来,听着孩子均匀舒展的呼吸、丈夫此起彼伏的鼾声,百感交集,默默流泪。

  有次,朋友打电话问她最近怎样,一向坚强的她,顿了顿,说:“都好,就是想睡个好觉。”

  身为妻子,身为妈妈,把什么都照顾好,唯独自己“想睡个好觉”,成了奢望。

  孩子学校活动,她跟老公商量能不能他去,结果老公说,自己在晋升关键期,只有再“辛苦”一下她。

  重返职场本就不易,要管孩子,又不能加班,还经常请假,这让她在工作中也处处碰壁。

  明明像超人一样承担了所有,在家人眼里,却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甚至连自己也感觉不到价值……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一位二胎妈妈,因为熬夜玩手机猝死。

  当婆婆去房间叫她时,发现她侧卧着,眼睛还紧紧地盯着手机的淘宝界面。

  

  作为全职妈妈,这样的熬夜死因,在很多人看来,有些可笑,但却戳痛了很多妈妈的泪点。

  孩子每天那么多吃的、用的,哪一件不需要花时间去挑、去买,大家只看到妈妈在刷手机、逛淘宝,做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不知道,这本身也是“家务”生活的一部分!

  妈妈们没有那么多想熬的夜,只有想睡又不睡不着的觉,和手机放下又拿起的焦虑和无奈。

  “不就是煮个饭,带个娃吗,能有多难?”

  “哪个当妈的,不是做这些,怎么就你受不了?”

  这些话说着多容易啊,可只有真正经历过,才明白:

  那个看上去无坚不摧、无所不能的妈妈,背后默默承受了很多旁人都无法共情的苦累和辛酸。

  

  太懂事的女人,都是在透支自己

  朋友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很少,所以她说,自己跟谁都不是很亲近。懂事,是她打小就学会的“生存之道”。

  长大了,成了家,需要承担的事情更多,但即使再需要帮助,她也开不了口。因为“不麻烦别人”是她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看她每天那么辛苦,我曾不止一次跟她聊,“要不跟你妈说说,反正他们也退休了,过来给你帮帮忙嘛。”她直说:“算了算了,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孩子还是自己带的好。”

  家人也曾建议,要不就把孩子放回老家?她没同意。我知道,她不是没有选择,只是舍不得女儿再跟自己小时候一样。

  她想做一个好妈妈,也想尽量照顾到每一个人。

  可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又有哪个妈妈真的是超人?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排除生理因素,所有心身疾病,都在言说未被解决的心理冲突。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90%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确实会对健康造成一些影响,但真正对身体消耗最大的,是情绪。

  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泌尿系统感染、妇科慢性炎症等疾病,在生育后的女性身上非常常见,说白了,都是“情绪病”。

  明明一个人做不来,还为了当一个“好妈妈”硬撑;

  明明希望丈夫支持、理解、呵护,嘴上却说:你忙工作吧,事业最重要;

  明明累了想要歇一歇,还要给自己打鸡血:我可以坚持,别的妈妈都行,为什么我不行?

  总是压抑自己的情绪,把矛头对准自己,这些独自吞下的委屈、扛下的压力,才终于在身体上显现了出来。

  可她真的错了吗?

  她不过是太想做一个100分的好妈妈,也太想尽量让每个人都“满意”……

  

  做60分的妈妈,100%的自己

  人们总喜欢用勤劳、伟大、贤妻良母来赞美妈妈,仿佛只有为家庭奉献、牺牲,才是好妈妈。

  现在,还多了一些标准,好妈妈还得情绪稳定,自律、上进, 家庭、事业兼顾。

  为了达到这些标准,妈妈们不光一言一行要做好表率,甚至,连情绪释放都背负着责任。

  但想要成为“好妈妈”,真的需要做到这样“完美”吗?

  我有个闺蜜,性格特别直,老公问她情人节想要什么礼物。

  她回答说:“你什么都不用送,把儿子带出去,好好玩,让我好好躺一天就行!”

  有时候忍不住对儿子发了脾气,她也会坦然地说:“对不起啊,妈妈今天太累了,所以情绪有点不好,我生气是因为你刚刚做的事,不是不爱你……”

  有一次,她突然给我发消息,喊我出去旅行,我问:“你儿子呢?跟他爸两个在家行吗?”

  她说:“都这么大的人了,我能行,他为什么不行?遇到问题,很正常,自己想办法!”

  原来,她跟老公吵架,二话不说,把6岁的儿子丢给老公,就出来了。

  在大家眼里,她可能不是“贤惠”的妻子,也不是“称职”的妈妈,但事实上,她老公、儿子都特别爱她。

  因为有独自带孩子的经历,老公能理解她一个人带娃的辛苦,经常跟儿子念,这个家,没你妈妈不行。

  而孩子,有个从不生闷气的妈妈,还有个时不时都能陪自己的爸爸,也特别开朗、独立。

  我们常常认为,身为妈妈,必须为孩子付出;好妈妈,更要为孩子创造好条件。可回头来看,这些从来不是孩子的“要求”,所谓的“好”,不过都是别人的看法、别人的标准。

  妈妈这个角色,真正需要面对的,仅仅是:孩子和自己!

  所谓能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完美妈妈”,真不在于你一定要做到什么,而在于,你的存在,对孩子而言,本身已是独一无二。

  前几天,心情沉重,和一位非常尊敬的老师,聊起我朋友的事情,她分享的几点,让我瞬间轻松了许多。她说:

  第一,我们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多多宠爱自己。

  多宠爱自己,并不意味着妈妈自私,而是,只有当自己的基础需求满足了,才能有能量去满足家人。

  就像《你是孩子的光》一书中说的那样,只有当我们“呈现出更放松和真实的状态时,反而更能体会亲子间情感流动的幸福”。

  第二,我们要学会放手,孩子没想象得那么脆弱。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也不是丈夫或者家人带不了孩子,而是我们“不放心”。妈妈们不如放下对“完美”的执念,袒露自己的弱点,也接纳生活中的“不足”。

  当你放开手,你会发现,孩子比我们想象得更“强大”,这些“不足”也远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

  第三,育儿路上,要多向老公和家里人求助。

  人是群居动物,育儿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是社会行为,本就不该“孤军奋战”。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年轻父母又都还有工作,孩子哪是以前那样,随随便便就可以“拉扯大”。我们不要因为对“独立性”过度地强调,而忽视了人类本身的“互赖”需求。

  就像复旦大学沈奕斐教授说的,强调合作育儿模式非常必要,这是未来精细化育儿的必然特征。我们千万不要羞于开口。

  叔本华说:“ 别人眼中的你并不能决定你的幸福程度,你的幸福取决于你自身的感知 。”

  80分也好,60分也罢,妈妈们一定要从自身感受出发,找到更舒适的人生模式。

  成为好妈妈,比100分更重要的是,始终做100%的自己。

  别人都说,当妈妈后,就很难有自我,但在我看来,当妈妈,反而是重活一次的机会。

  当你参与一个生命的诞生、长成,体会为人母、为人妻的艰辛,你才能更通透的审视自己,才能明白:

  真实,其实远胜完美。

  愿,我亲爱的朋友、还有万千受“情绪”所累的妈妈们,都能够恢复健康;

  更愿,每个在成长中碰撞得伤痕累累的女性,都能在这场生命的试炼中,锻造出更灵质、更剔透、更美丽的灵魂!